陈华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的临床经验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国人乳腺癌术后修复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15例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修复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患者中,即刻修复5例(4例为即刻修复临床Ⅳ期乳癌术后胸壁创面),延期修复10例。单纯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3例(2例为即刻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加乳房假体3例,乳腺瓣修复保乳术后局部缺损1例,内窥镜辅助背阔肌肌瓣带蒂转移修复保乳术后乳腺局部缺损1例,组织扩张术行局部皮瓣转移2例。随访2~1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形态满意。结论自体组织修复保乳术后的局部缺损对于乳房普遍较小的中国患者实用方便,设计灵活,可同时修复腋窝缺损,不影响放疗和化疗的及时进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吴煌福穆兰花熊伟张洛韩华吴晓明陈华敏张亚珍张妍
-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术背阔肌肌皮瓣
- pNO贲门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
- 2011年
- 淋巴结微转移是指常规病理性检查难以发现的直径小于2mm的转移灶。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贲门癌淋巴结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者的微转移。
- 张洛李青欧阳范献吴煌福陈华敏
- 关键词:淋巴结微转移贲门癌术后早期复发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病理学检查转移灶
- 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常规病理学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细胞角蛋白19(CK19)单抗和CD44v6单抗检测48例贲门癌患者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323枚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结果本组9例14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贲门癌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与贲门癌的Lauren分型有关(P<0.05)。45例随访患者中,有淋巴结微转移者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微转移者(P均<0.01)。结论常规病理学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患者淋巴结常存在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有助于贲门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 张洛李青欧阳范献吴煌福韩华陈华敏
- 关键词:贲门癌淋巴结微转移细胞角蛋白19细胞表面黏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