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中“幸”的解读
- 2020年
-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单元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此句中的"幸"字的不应译为"幸亏",而应译成"表示敬意,即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没有实意"。
- 彭建
-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列传》
- 明确叙述视角,破解叙事难题--小说阅读“叙述视角”专题复习教学思路讲解
- 2022年
- 根据高考评价体系“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考查内容,设想从叙事学的角度回答文学类文本“考什么”的问题,再从“叙述视角”思考小说文本“怎么答”的问题。课堂紧扣“叙述视角”这一知识点,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料,以“回归教材,温故知新;扩展延伸,巩固提升;专题训练,学以致用”三个环节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在叙事学理论的指导下梳理脉络,读懂文本,破解题目,积淀语文学科素养。
- 彭建
- 关键词: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 “春秋笔法之‘曲与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2022年
- 针对课标要求,特选取了适宜高中学生学情的三篇文言文,力求通过师生品读、前后勾连、比对思辨的过程,由探究“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带领学生领略高中古代历史散文运用“春秋笔法”的精妙所在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言翻译上,应更多着眼于“言文结合,文道统一”背后的文化浸润,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探究意识,以及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
- 彭建
- 关键词:教学设计
- “别出心裁”而非“别出新裁”
- 2012年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第一节《写出自己的个性》第二页顺数第四段中这样写道:“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从操作方法上来讲要有个性化的思维、个性化的选材个性化的谋篇布局。其中包括的内容与环节很多,如别出新裁的开头、结尾,……”
- 彭建
- 关键词:文章写作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课程标准写作实践
- 观察体验生活 自主积累素材
- 2014年
-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因而,只要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点感悟和体验,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内容。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素材。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就是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周围也有感人的事情,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的喜怒哀乐,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感动自己,才能通过文字去感动别人。
- 彭建
- 关键词:积累素材作文教学写作欲望新课程标准社会热点
- 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语文作文试题简析
- 2020年
-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作文试题较之往年可谓"稳中有变"。"稳"是指其承袭了全国卷一以贯之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运用实用类文体针对具体情境进行任务驱动型写作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所谓"变"是指2020年的考题围绕"自画像",更注重引导考生关注、思考自我的成长、价值。这一"变"为今后的作文教学起到了一个正面的引导作用。
- 彭建樊云霞
- 关键词:作文审题
- “被改变”阅卷实录
- 2019年
-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生,是充满未知的旅途。有时候我们主动寻求改变以适应这个世界,有时候我们希望维持一种状态,却又被外部世界无形地改变着。这种'被改变'的情况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彭建
- 关键词:结晶釉
-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作文简析
- 2018年
-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作文题在往年的作文题上守正出新,“立德树人” 的育人理念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是不变的, 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变的.只是在形式上以三个标语的形式组成一段 “非连续性的文本” 材料, 但其写作的要求仍然是明确的——任务驱动型写作.
- 彭建
- 关键词:作文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