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护一体手术室综合护理预防俯卧位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压疮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压疮也称为压力性溃疡,指的是长时间压迫神经局部,阻碍正常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使表层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破损、溃疡、坏死,可使皮肤溃烂,增加炎症和细菌感染发生风险[1]。骨科手术患者需长期卧床,体力虚弱、运动功能丧失,无法自行变换体位,导致骨骼突隆与床褥接触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溃疡病变。
- 叶亚群黄伟计宪丹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俯卧位组织缺氧皮肤溃烂
- 胰岛移植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研究
- 第一部分胰岛移植逆转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效果 目的:观察胰岛移植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效果。 方法:经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50mg/kg)诱导42只Wistar建立糖尿病模型,测尾静脉血糖,连续3天...
- 黄伟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移植心脏损伤心肌纤维化
- 老年人群体质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究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老年人体重管理和肥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体检的1 140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男性511名,女性629名,年龄>60岁,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3种疾病中的1种及以上定义为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亚洲人群BMI分类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低体重(BMI<18.5 kg/m_2),体重正常(18.5kg/m_2≤BMI≤22.9 kg/m_2),超重(23.0 kg/m_2≤BMI≤24.9 kg/m_2),肥胖I级(25.0 kg/m_2≤BMI≤29.9 kg/m_2)和肥胖II级(BMI≥30.0 kg/m_2)。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老年人群中,男性、女性至少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2.8%和7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肌力、吸烟、饮酒、运动锻炼、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后,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低体重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为1.57(95%CI:1.09~2.26),超重、肥胖I级和肥胖II级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1.49(95%CI:0.94~2.02)、3.21(95%CI:2.28~4.52)和4.12(95%CI:2.23~7.60)。结论老年人群BM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之间存在"U"形关系。低体重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上升。
- 黄伟叶亚群王毅陈必成
- 关键词:老年人群体质指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
- B超引导“改良一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B超引导"改良一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科应用B超引导"改良一步法"建立标准通道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共131例,对其通道建立过程及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通过"改良一步法"均成功建立通道,共建立皮肾通道149个,一期单通道122侧,一期双通道8侧,一期三通道2侧,一期四通道1侧,二期新建通道1侧,平均单个通道建立时间为(6.36±1.04)min。通道建立过程中,扩张过深5例,致上尿路穿孔3例和对侧肾实质损伤2例。无术中术后严重出血、邻近脏器损伤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一步法"建立标准皮肾通道技术具有安全、可行、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益华蒋旭敏黄伟陈浩卢毅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B超
- 定期个体化营养咨询与宣教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达1.7%~16.7%[1~3]。GDM不仅增加了妊高征、剖宫产及产后糖尿病的发病率,而且易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胎儿等并发症[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GDM非常重要。目前,在GDM的治疗方法中口服降糖药因易致胎儿畸形而不被采用[4],而胰岛素治疗则仅适用于在饮食治疗基础上血糖仍控制不良的患者。因此,营养治疗成为防治GDM母婴并发症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观察首次诊断为GDM的营养咨询患者经过定期个体化的营养咨询与营养宣教后血糖控制的情况。报道如下。
- 谷斌斌张蕊王毅黄伟王超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营养咨询营养宣教GESTATIONAL母婴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
- 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氟尿嗜噪联合灌胃马利兰法建立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4周模型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等体积0.9%NaCl),肠内营养组给予百普素营养液灌胃[10g/(kg·d)],益生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灌胃[2g/(kg·d)],联合组给予百普素[10g/kg·d)和酪酸梭菌活菌[10g/(kg·d)]灌胃,连续灌胃4周,HE染色观察骨髓病理结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及NKT细胞含量。结果模型组WBC、RBC、PLT和Hb含量低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WBC、RBC、PLT和Hb含量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NF-α、IL-2水平高于空白组,而IL-11低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TNF-α、IL-2水平低于模型组,而IL-11高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和NKT细胞低于空白组,CD8^+高于空白组,肠内营养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CD4^+和NKT细胞含量高于模型组,CD8^+含量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组优于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进食或口服葡萄糖相比,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炎症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 王毅单培仁黄伟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肠内营养益生菌炎症因子
- 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调查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部分内科患者的可行性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住院期间的改变。方法对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三个专科新入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80例患者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该工具的可行性及该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营养风险的变化。结果入选患者中完全适用NRS2002的患者比例为85.0%,评定率及完全适用率最低的均为神经内科;全部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从入院时的32.8%上升为出院时的38.3%,住院期间神经内科及消化内科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升高,呼吸内科降低。结论NRS2002应用于部分内科患者是可行的;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进行监测,给予适当的干预,以降低住院期间营养风险发生率。
- 谷斌斌张蕊黄伟姚建高
- 关键词: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 应用频域OCT测量PACS眼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术(FD-OCT)测量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眼(PACS)的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相比较,以了解其视网膜厚度的变化规律。 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是病例对照临...
- 黄伟
- 关键词: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 文献传递
- 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神经性厌食(AN)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A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精神卫生科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胃肠外营养(PN)+常规饮食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两组非胃肠外营养支持供能达基础能量消耗时,停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和进食障碍调查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对瘦的追求、贪食、完美主义、人际不信任、内感受的觉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精神卫生科治疗和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AN,能有效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对进食障碍的认知。
- 沈苏丹黄伟谷斌斌
-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
- 乳清蛋白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乳清蛋白肠内营养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蛋白质和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清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28天的临床疗效、血清蛋白质水平、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4%(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乳清蛋白对急诊脓毒症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王毅单培仁黄伟
- 关键词:乳清蛋白脓毒血症低蛋白血症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