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水利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Ⅰ.方法与参数选取被引量:5
- 2016年
- 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是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中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天然植被、河流湖泊等生态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以期为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方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和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90×108m3、1.00×108m3、1.11×108m3、0.83×108m3、0.68×108m3、2.70×108m3。根据目前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应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协调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关系以及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间水资源配置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制定中游绿洲近期和远期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目标,确定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区,准确计算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流域中游绿洲生态需水量及阈值。
- 孙栋元胡想全杨俊金彦兆张云亮
- 关键词:绿洲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
- 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文章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相关做法和措施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与措施,从而为指导同类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可参考依据。
- 杨俊
- 关键词:甘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基于宏观调控、生态防护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与配套设施、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甘肃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并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继续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重产业开发,保证效益持续发挥;加大预防保护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工作等。
- 杨俊
- 关键词: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
-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与展望被引量:3
- 2022年
- 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为缓解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高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不均等特点,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存在的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提出拦蓄灌溉、雨水蓄集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3种模式,为淤地坝工程水资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保障。并建议今后应着重加强对淤地坝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淤地坝水资源管理系统、雨水蓄集利用、淤地坝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的研究。
- 兰立军杨俊李晓霞孙栋元贾玲武兰珍王兴繁张军
- 关键词:水资源淤地坝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探讨
- 2022年
- 基于黄土高原切沟形态特征、切沟影响因子分析,在归纳、总结、梳理切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介绍了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QuickBird影像目视解译法、SFM摄影测量法、最优尺度分割和阈值统计优化、高分遥感立体影像的切沟关键参数提取方法,希望能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技术保障。
- 徐智曹喆孙栋元王强杨俊王苗王兴繁武兰珍
- 关键词:关键参数黄土高原
- 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确定及预警方案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生态流量是维护河流生态健康和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以大通河流域青石嘴站、天堂站、连城站、享堂站的长序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基流比例法、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90%保证率法和7Q10法计算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同时研究流域生态流量预警方案和预警流量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基流比例法计算结果更具全面性和合理性,可以反映各年际各时段的流域生态流量;大通河流域生态流量的流量范围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1%~35%,相应的青石嘴站、天堂站、连城站和享堂站的生态流量分别为5.57~17.73 m^(3)/s、8.68~27.61 m^(3)/s、9.08~28.88 m^(3)/s和9.39~29.89 m^(3)/s,经过保障度分析,各水文站全年生态流量保障度达到90%;依据确定的生态流量,将生态预警划分为蓝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3个等级,并制定预警方案,该方案可以提高流量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优化水库调度,维护生态环境健康。
- 张文睿孙栋元曹晓萱杨俊周敏赵文琦
- 关键词:生态流量
- 基于生态保护目标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以疏勒河中游绿洲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技术,选择1990年、2000年和2013年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并确定了中游绿洲2020年和2030年生态保护目标。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现状和保护目标下流域中游绿洲生态需水量,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2020和2030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疏勒河中游绿洲2013、2020和2030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最大、最小和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7.42×10~8、7.09×10~8、7.29×10~8,8.24×10~8、7.91×10~8、8.11×10~8m^3和9.12×10~8、8.79×10~8、8.99×10~8m^3。2013、2020和2030年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年内变化主要集中于5—8月,累积生态环境需水量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58.01%、58.08%和58.13%;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瓜州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玉门相对最小,敦煌介于二者之间。
- 孙栋元杨俊胡想全金彦兆张云亮
- 关键词: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生态保护目标
-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 2024年
- 推进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和谐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文章基于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泰尔指数揭示驱动因素和空间异质性,并利用趋势面映射耦合协调度全域分布。结果表明:(1)由经济发展带动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综合发展指数由2006年0.29增长至2021年0.65。(2)河西走廊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两两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不同趋势上升,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处于颉颃阶段向磨合阶段升级;协调度经历“轻度失调衰退-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初级协调发展-中级协调发展”五个阶段。(3)区域空间异质性逐渐发展为减小趋势,2021年空间分布表现出东南部发展优于西北部格局,金昌和张掖逐步成为河西发展优势区域。(4)城市化率、排污总量、节水灌溉面积对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发展起到较大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对河西走廊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文睿孙栋元王亦可杨俊兰立军靳虎甲徐裕
- 关键词:河西走廊
- 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方案及设计注意事项
- 淤地坝经过多年运行,部分淤地坝达到或超过设计淤积高程,滞洪库容严重不足,安全隐患逐渐显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淤地坝下游陆续建设了村庄、学校、道路、企业等重要设施,使这些坝变成了威胁下游安全的险坝,为确保淤地坝安全运...
- 张军董俊天杨俊李晓霞崔清慧
- 关键词:淤地坝除险加固处理
-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Ⅱ.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管理对策被引量:4
- 2016年
- 基于疏勒河中游绿洲不同生态环境需水量类型的计算,估算了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规模。计算结果表明,疏勒河中游绿洲最大、最小和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7.22×10~8 m^3、5.58×10~8 m^3和7.09×10~8 m^3,分别占疏勒河中游绿洲水资源总量(15.65×10~8 m^3)的46.4%、35.7%与45.3%。在不考虑河流输沙和考虑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疏勒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49×10~8 m^3和2.62×10~8 m^3。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生态需水调控与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 孙栋元杨俊胡想全金彦兆张云亮
-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