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堃
-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在上前牙美学区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38例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患者分成3组:对照组16例,常规植入种植体;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种植后二期手术时种植位点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转瓣处理组14例;另一组为即刻种植组,8例。3组均于二期手术后2—3周行永久修复,并于永久修复完成时(基线期)及完成6个月后(随访期)应用Ftirhauser红色美学评分系统(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评分。两实验组基线期或随访期评分均较对照组基线期或随访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实验组基线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随访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种植转瓣组和即刻种植组评分,其随访期均较基线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刘堃张志宏张磊杨治洁唐庭刘红红
- 关键词:上颌前牙种植牙结缔组织瓣
- 即刻与延期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及主观满意度调查被引量:4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即刻与延期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方法选取37例上颌单个前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植方法不同分为即刻种植组(n=17)和延期种植组(n=20),观察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槽骨吸收情况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即刻种植组红色美学指数(PES)为(9.82±2.40)分,延期种植组PES为(9.70±1.69)分。随访12个月,种植体成功率100%,即刻种植组PES为(11.12±2.47)分,延期种植组PES为(10.40±1.93)分。两组患者修复完成时与修复完成后12个月的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完成后12个月的X线片与修复完成时比较,即刻种植组骨吸收低于延期种植组(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提示即刻修复组患者对软组织附着高度、整体美观效果优于延期修复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可降低牙槽骨吸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李伟张志宏边华琴刘堃
- 关键词:延期种植前牙美学效果
- 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在水平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比较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与单纯GBR应用于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先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组)为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对照组(B组)为单纯GBR。在术前(T_(0))、术后即刻(T_(1))和术后6个月(T_(2))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植骨区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宽度,评价两组成功率、骨增量、骨吸收率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植骨术后6个月,两组成功率均为100%;骨宽度均明显增加,在嵴顶下1 mm和3 mm处A组相较B组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6 mm和9 mm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吸收率A组较B组在嵴顶下1 mm、3 mm和6 mm处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9 mm处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水平向骨缺损,应用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较单纯GBR在嵴顶和中段处吸收率低,可获得更佳的骨嵴顶轮廓。
- 何修全李玉山水宇豪刘堃
-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
- Mtwo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预备成形是决定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Mtwo机用镍钛锉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特殊锥度的根管预备器械,独特的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切削能力和安全性。本文分别使用Mtwo机用镍钛锉和传统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孙琼张志宏刘堃赵兵黄继玲刘红红
- 关键词:根管预备器械镍钛器械机用镍钛锉不锈钢K锉
- 利用CBCT对上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通过口腔锥形束CT(CBCT)扫描、三维重建和测量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及周围牙槽骨的距离,研究上颌第一磨牙即刻种植的可行性。在CBCT系统的软件里对200例上颌骨影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距离,根分叉顶至上颌窦底的距离,根分叉顶至颊、腭侧牙槽骨表面的距离,牙根间隔牙槽骨在根颈处、根中处和根尖处的宽度,腭根根尖至上颌窦底的距离。上颌第一磨牙牙槽嵴顶至上颌窦底的距离男性平均为(12.80±2.59)mm,女性平均为(11.29±2.18)mm;根分叉顶与上颌窦底之间的骨高度男性平均为(9.15±0.49)mm,女性平均为(9.07±0.46)mm;上颌第一磨牙腭根根尖与上颌窦底之间骨高度男性平均为(2.38±0.69)mm,女性平均为(2.10±0.51)mm。上颌第一磨牙的即刻种植,建议选择牙根间隔牙槽骨为植入位点;腭根的拔牙窝直接植入种植体需慎重考虑。
- 胡晓蕾张志宏刘堃李矛刘红红张磊
- 关键词:上颌第一磨牙CBCT
- 上颌前牙区腭侧黏膜厚度的CBCT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one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前牙区腭侧黏膜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了解其分布规律,为临床上上颌前牙区腭侧瓣的制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于本院因治疗需要拍摄CBCT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30例,对中切牙、侧切牙、尖牙腭侧距离龈缘3 mm、6 mm、9 mm的黏膜厚度进行测量。利用SPSS 23.0软件,分析比较左右侧黏膜厚度分布;不同牙位,不同水平的分布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腭穹隆中黏膜厚度的差异。结果约2.1%的位点黏膜厚度小于2 mm;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点的黏膜厚度基本呈现对称分布;同一牙位黏膜厚度随着与龈缘距离而变化;在距离龈缘同一距离水平上,不同牙位黏膜厚度不同;不同性别之间的黏膜厚度无差异;不同年龄段以及腭穹隆形态的黏膜厚度在大多数位点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在生理状态下,上颌前牙区腭侧黏膜基本呈对称分布;黏膜厚度随着与龈缘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厚;从前至后依次增厚;性别对黏膜厚度的影响甚微;年长者的黏膜多厚于年轻者;高腭穹隆者的黏膜多厚于低腭穹隆者。
- 张建忠陈志方刘堃赵兵
- 关键词:上前牙区CBCT
- 翼上颌区种植体联合前部种植体修复萎缩上颌无牙颌的临床回顾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评估翼上颌区种植体联合前部种植体修复后部萎缩的上颌无牙颌的短期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研究筛选25例行前部和翼上颌区种植体支持的上颌固定修复并随访1年以上的上颌无牙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周软组织状态(包括探诊深度,改良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边缘骨吸收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前部和翼上颌区种植体的1年存留率分别为96.5%和97.8%(P>0.05)。2种种植体的探诊深度、改良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部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为0.62mm±0.44mm(近中)和0.61mm±0.40mm(远中),翼上颌区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为0.64mm±0.46mm(近中)和0.68mm±0.41mm(远中),2种种植体近中、远中边缘骨吸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前部与翼上颌区种植体支持的上颌全牙弓义齿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对于后部萎缩的上颌无牙颌,前部和翼上颌区种植体支持的全牙弓固定义齿具有可以接受的短期临床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可预测的和可行的修复方式。
- 吴瑾刘堃刘堃李明朱志军
- 关键词:边缘骨吸收
- 条带状游离龈移植增宽种植区角化龈的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评价条带状游离龈移植增宽种植区角化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角化龈不足的患者29例(40个牙位),在种植前行条带状游离龈移植增宽种植区角化龈,记录不同时期角化龈宽度、收缩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止痛药服用量及组织学特征。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术前角化龈宽度(0.99±0.77)mm,移植术后即刻颊舌侧膜龈联合间距离(9.58±1.45)mm。1.5个月(种植术前)角化龈宽度(7.46±1.14)mm,收缩率24.5%,与移植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种植术后即刻愈合基台颊侧角化龈宽度(5.56±0.76)mm,3个月宽度为(4.78±0.65)mm,与种植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个月(戴牙后即刻)冠颊侧角化龈宽度(4.31±0.52)mm,12个月(戴牙后6个月)宽度为(4.29±0.49)mm,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种植术后即刻至12个月收缩率为22.5%。移植术后1周疼痛度评分(2.90±1.05),肿胀度评分(1.72±0.65);术后2周疼痛度和肿胀度为0,止痛药服用量(66.29±37.44)mg。移植术后1.5个月HE染色显示移植区与邻近角化龈组织结构相同。所有患者均完成种植修复,随访期间无失败病例。结论:条带状游离龈移植可显著增宽种植区角化龈且术后反应轻。
- 李玉山何修全水宇豪刘堃
- 关键词:种植牙
- 两种腭侧结缔组织瓣移植后的早期愈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与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后的愈合情况,评价2种方法的早期疗效。方法:将25例上颌前牙缺失行种植术后唇侧丰满度欠佳的病例分为2组,二期手术时分别采用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移植术和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移植术进行软组织增量,观察2组术后45 d内移植瓣成活率、厚度及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分析2组患者早期愈合的情况。结果:腭侧游离结缔组织瓣组(游离组)移植瓣的成活率为91.67%,腭侧反折结缔组织瓣组(反折组)移植瓣的成活率为100%。2组都经历了先肿胀后收缩的短暂变化过程;术后第3天是肿胀的高峰期;术后第45天,游离组的收缩率为34.3%,反折组的收缩率为16.6%,游离组收缩程度大于反折组。2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均为轻中度,持续2周,但游离组的疼痛程度略大于反折组。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利用腭侧结缔组织反折瓣行唇侧软组织增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早期成活率较高,体积收缩程度较小,患者疼痛程度较轻,但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 张建忠陈志方刘堃龚语林马山无
- 关键词:上前牙美学结缔组织瓣早期愈合
- 腭侧带蒂结缔组织瓣在上前牙美学区的应用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种植义齿用来恢复缺牙,越来越多地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特别是在种植成功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种植修复的美观问题/[1/]。2005年奥地利学者Fürhauser提出的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
- 刘堃
- 关键词:上颌前牙种植牙结缔组织瓣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