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彬

作品数:2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东北亚
  • 5篇冷战
  • 4篇外交
  • 4篇公共外交
  • 4篇国际社会
  • 3篇英国学派
  • 3篇冷战时代
  • 3篇后冷战
  • 3篇后冷战时代
  • 3篇反美主义
  • 3篇一带一路
  • 2篇东亚共同体
  • 2篇主权
  • 2篇冷战结束
  • 2篇历史问题
  • 2篇霸权
  • 1篇单边主义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战略
  • 1篇东北亚安全

机构

  • 23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共中央对外...
  • 1篇弗吉尼亚大学
  • 1篇中国外文局对...

作者

  • 23篇王秋彬
  • 1篇马胜荣
  • 1篇钟新
  • 1篇余万里
  • 1篇张志洲
  • 1篇王文
  • 1篇赵磊
  • 1篇赵明昊

传媒

  • 5篇史学集刊
  • 4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理论视野
  • 2篇公共外交季刊
  • 1篇当代世界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区域国际社会结构分析
2010年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区域国际社会基本形成,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在政治—军事层面,东北亚各国在无政府状态下展开相互竞争与合作;在经济层面,东北亚各国存在着优势互补、贸易往来频繁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的局面;在社会层面,东北亚地区则呈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与脆弱的区域主义观念的巨大反差。这些相悖相离且大量继承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遗产的结构特征,使得东北亚区域国际制度在主权、领土、民族主义、历史问题等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东北亚区域也因此体现出了明显的"共存型"国际社会特征。
王秋彬
关键词:后冷战时代国际社会英国学派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及其成因解读被引量:4
2009年
东北亚是目前世界上安全困境体现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具体表现为:朝鲜与美、韩、日之间的对峙,中、日两大国间的相互猜忌和提防,美国对中、俄的防范等方面。其成因可归结为历史恩怨、现实竞争、机制缺乏、地缘独特、外部干扰等方面。化解安全困境,铸剑为犁,是东北亚地区开展实质性合作的必要前提。
王秋彬
关键词:东北亚
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困境、原因及其化解路径被引量:4
2017年
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周边国家对华"近而不亲"的困境愈发凸显。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美日的势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介入和离间等是导致"近而不亲"现象的影响因素。化解"近而不亲"困境,不能只依靠公共外交,还需综合运用其他手段。
王秋彬
关键词:公共外交领土争端历史问题领土主权经济发展
关于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公共外交在中国悄然兴起,从政府到民间,从中央到地方,从决策层到学术界,"公共外交"变得炙手可热,中国俨然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不仅面临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诸如配套机制建设赶不上公共外交发展速度;公共外交的官方色彩明显而民间力量参与不足;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步伐,等等。为了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当转变政府在推进公共外交中的职能与角色,鼓励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在推进公共外交过程中实现平等交流与双向互动,还可以尝试在国外建构本土化的公共外交平台。一言以蔽之,中国公共外交需要在技术层面有所改进,在观念层面有所提升,在机制层面有所创新。
王秋彬
关键词:公共外交人文交流国家形象
长期施肥条件下吉林省主要耕地土壤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本研究以多年来吉林省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吉林省中西、中、东部5个代表吉林省主要耕地土壤类型的监测试验区土壤pH、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产量和施肥量等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吉林省主...
王秋彬
关键词:耕地土壤长期施肥土壤质量
文献传递
谁来引领东亚共同体: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
王秋彬
关键词:东亚共同体历史经验
赫德利·布尔的“大国”观评析被引量:1
2012年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体,联合国宪章明确提出各会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但实际上,受经济与军事实力、政治与文化影响力、领土与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层次的国家在诸多方面是不对等的。大国是国际关系舞台上永远的主角,能够影响甚至左右国际关系规则的制定及其走向。"大国之所以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不仅仅因为他们共有的重要利益以及能够产生一套规则,
王秋彬
关键词:国际社会主权国家联合国宪章文化影响力主权平等军事实力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构建的思考被引量:22
2015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构建国际话语权的难得契机,但值得反思的是,中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还不尽人意,海量的对外传播内容并未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改进对外传播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国际媒体平台,以争取更多的国际受众.
王秋彬崔庭赫
关键词:话语权中国媒体媒体平台受众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大国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所经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大国利益盘根错节。面对"一带一路"这一规模宏大并具有世界性反响的中国倡议,各大国心态复杂。为了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需要与各大国超越零和思维,共同探索大国合作的新模式。
王秋彬
权力转移与东亚国际体系变革——19世纪末日本崛起与21世纪初中国崛起之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在国际关系史上,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对国际体系的变革具有重要影响。19世纪末日本崛起后,用武力摧毁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封贡体系,尝试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殖民帝国体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1世纪初,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再次出现大国实力对比的剧烈变化,权力正在悄然发生转移,但与19世纪末相比,当前东亚地区的权力转移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中国的崛起主要得益于现有体系,因此自身并无意改变现有秩序。这种情形之下,现有主导国家能否摒弃历史的惯性思维,对中国的崛起采取包容态度,是对东亚局势未来走向的重要考验。
王秋彬
关键词:权力转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