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植物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小秦岭
  • 3篇保护区
  • 2篇地形
  • 2篇国家级自然保...
  • 1篇等渗溶液
  • 1篇地形因子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多样性
  • 1篇盐分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活型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特征

机构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河南财政税务...

作者

  • 7篇张旭
  • 5篇袁志良
  • 3篇贾宏汝
  • 3篇叶永忠
  • 2篇黄群策
  • 2篇陈云
  • 2篇王进
  • 2篇冯佳伟
  • 1篇何青山
  • 1篇杨慧玲
  • 1篇魏玲玲
  • 1篇刘国方
  • 1篇杜晓军
  • 1篇胡金涛
  • 1篇李培坤
  • 1篇郭磊

传媒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生物量随地形因子变化格局被引量:2
2015年
在河南省小秦岭地区设置56个样方进行调查,根据树木异速生长方程,探讨了小秦岭森林乔木地上总生物量随地形因子的变化格局,并研究了该区物种多度最大的华山松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与海拔因子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相关性;(2)乔木地上生物量随海拔上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物种多度最大的华山松的地上生物量随海拔上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与总体乔木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格局有一定差别,可能是由于华山松生长在较高海拔不占优势;(4)华山松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海拔先上升后波动性下降,与华山松生物量随海拔变化一致;(5)华山松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其比值在3.1~3.2,随海拔升高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
贾宏汝张旭陈云韩军旺叶永忠黄群策袁志良
关键词:小秦岭生物量海拔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等指数对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的2个1 hm2样地内各种木本植物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的生态位宽度并不一定大于灌木的生态位宽度,灌木可能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2)重要值较小的物种可能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在取样面积不足时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3)不论生态位宽度的大小,物种均会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但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更多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4)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与生态位重叠的结果相似,但不尽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明物种利用相似的资源并不足以引起竞争。
韩军旺冯佳伟张旭袁志良
关键词:种群生态位特征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死亡原因被引量:7
2016年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近几年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衰败死亡现象,并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分析研究就地保护这一珍稀植物资源迫在眉睫。在对小秦岭全部秦岭冷杉定位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活树、死树分布和结构的对比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结构等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秦岭冷杉的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结果如下:(1)枯死树与活树分布基本相一致,活树个体中小树和大树相对较少,死亡个体主要为小树和中龄树;(2)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SEM分析结果显示,秦岭冷杉活树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系,而死树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枯死树与空间位置和地形表现出的负相关关系要明显大于活树。上述结果说明,秦岭冷杉幼苗和小树较少,更新能力差,秦岭冷杉的死亡不是个别现象和局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对秦岭冷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是影响秦岭冷杉死亡和衰败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今后秦岭冷杉经营保护过程中要注意微环境的变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
贾宏汝陈云张旭袁志良王海亮黄群策
关键词:濒危植物小秦岭土壤地形
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2015年
对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区植物物种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共有维管植物1 874种(含变种、亚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54属、160种,裸子植物5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25科、656属、1 704种;本区植物涵盖15个分布区类型,科的区系类型以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为主,属、种的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科、属、种的R/T值分别为1.35、0.37、0.16;区系起源古老,存在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本区植物的区系地理性质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最相似,且5个地区的R/T值符合植物地理分布规律。该区所呈现出的区系特点,与该地成陆历史悠久,地貌多样,且位于暖温带与温带的南北过渡地带有关。
赵利新王进冯佳伟张旭郭磊叶永忠
关键词:植物区系维管植物
宝天曼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多样性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宝天曼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1 hm^(2)样地,通过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等指标对样地内不同附生基质上苔藓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苔藓植物共有29科57属98种,羊角藓为优势种。样地内石生苔藓物种数最多,共有77种;石生苔藓、土生苔藓和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石生苔藓与土生苔藓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22,而土生与腐木生苔藓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523。苔藓生活型以耐旱能力最弱的平铺型为主,反映出样地内水分状况良好,但在不同生长基质中苔藓生活型的比例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不同苔藓对不同生长基质的适应存在一定差异,生境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苔藓的多样性。
张旭李培坤胡金涛杜晓军叶永忠袁志良
关键词:苔藓生活型生物多样性宝天曼
温度、光照、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测定温度、光照、盐分和干旱胁迫(Na Cl和PEG)对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究该物种对荒漠生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种皮具有透水性,吸水2 h后开始萌发,低温(5/15和5℃)条件下种子平均萌发时间(MGT)延长,萌发速率(GR)及发芽指数(GI)降低,但在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下,所有梯度均可达到较高最终萌发率(95%~100%),因此,该物种种子无休眠;种子初始萌发率随溶液渗透势降低而下降,渗透势高于-1.4 MPa的等渗溶液对种子初始萌发无显著影响,但是发芽指数(GI)显著降低;而在渗透势-2 MPa,种子仍保持10%~14%的萌发率,高渗透势溶液(0^-2.0 MPa)处理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而-2.7 MPa Na Cl处理下的种子死亡率高出与其等渗的PEG溶液处理的51%,高盐分胁迫会导致种子失去活力;华北驼绒藜种子具有快速的萌发特性及耐旱特性,有利于该物种在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和种群维持。
何青山魏玲玲张旭刘国方杨慧玲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等渗溶液温度光照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7
2015年
设置25个20 m×20 m样地,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分类,采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并比较了4种排序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植物群落分类和命名原则,对25个样方进行多元回归树分类,本区植物群落可分为3类;样方除趋势对应分析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生境分布范围,较好地反映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类与排序结合起来分析群落特征效果更好.
韩军旺王进张旭贾宏汝袁志良
关键词: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