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重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脑海绵状血管瘤(CCM)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动脉畸形疾病,在临床上分为家族型和散发型两大类,它容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如癫痫、出血等),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及时鉴别与诊断CCM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对CCM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基因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CCM的诊断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孙重阳肖喜刚
-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特征
- 宝石能谱CT在颅内动脉瘤夹闭及栓塞术后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术后患者体内植入物材料种类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金属类材料会产生明显的金属伪影,给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患者术后复查及随访的质量。对于CT检查而言,金属伪影会直接影响植入物及其邻近结构的显示与观察,影响术后疗效的判断及其并发症的诊断,而这也一直是临床随访及疗效评估的难题之一。
- 孙源源贾玉琳孙重阳肖喜刚
- 关键词:宝石能谱CT金属伪影颅内动脉瘤
- 能谱CT在脑海绵状血管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利用宝石能谱CT的物质分离及单能量成像的特点,探讨其在鉴别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与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颅内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1例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19例,采用能谱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得到混合能量图像及...
- 孙重阳肖喜刚
-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脑出血CT能谱
- 能谱CT在脑海绵状血管瘤与小灶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在鉴别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与小灶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8月~2018年2月颅内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1例和小灶脑出血患者19例,采用能谱CT进行扫描,获取两组数据的混合能量上的CT值、40~140 kev(以10 kev为间隔)各个单能量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及分布值、曲线斜率K值、钙(水)基物质浓度值、能谱曲线类型及其ROC曲线。结果在单能量40~50 kev、90~140 kev的二者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混合能量及单能量60~80 kev的CT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的有效原子序数平均值及分布峰值、钙(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混合能量及单能量60~80 kev条件下的CT值无法鉴别脑海绵状血管瘤与小灶脑出血,单能量40~50 kev及90~140 kev条件下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及分布峰值、钙(水)基物质浓度值、能谱曲线斜率及类型可以鉴别二者。
- 孙重阳朱凯肖喜刚
- 关键词:脑海绵状血管瘤能谱CT脑出血
- 宝石能谱CT在减少金属伪影方面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2
- 2015年
- 随着金属植入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金属植入物所产生的伪影会严重降低CT图像的质量。宝石能谱CT已被应用为减少金属伪影的一种手段。对体内含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行宝石CT能谱扫描(GSI),使用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对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40-140 keV重建不同的单能量图像,观察并找出伪影最小、金属物最清晰的图像,利用金属伪影消除技术(MARs)即可获得质量较好的图像,其金属伪影明显减少。宝石能谱CT将硬件与软件充分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减除金属植入物伪影给图像带来的影响,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
- 李昊翔朱凯孙重阳肖喜刚
- 关键词:宝石能谱CT金属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