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能力培养
- 2001年
- 薛晶李香莲陈丹卢延生
- 关键词:医学生
-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阿替洛尔对其影响
- 2002年
-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阿替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8例,无左室肥厚组34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测定.随机选出5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血压降至理想水平4周后复测QTd,QTlcd.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2)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程度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3)阿替洛尔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缩小;4)阿替洛尔治疗4周后心肌肥厚无明显逆转.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阿替洛尔可明显缩短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长期应用可能因逆转左室肥厚而效果更佳.
- 薛晶张远卓张志凌陈丹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阿替洛尔降压治疗降压药物
- 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 2003年
- 万英明陈丹
- 关键词: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龈切除术
-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心动过速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S)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因室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进行静脉注射S,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QT周期(QTc)、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S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总有效率为82.5%(19/40),治疗前后校正的QTc、心率、血压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 陈丹薛晶覃湘林卢延生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治疗室索他洛尔疗效观察血压变化目的观
-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及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8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仅进行基本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和观察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QTd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AMI患者的QTd有改善作用,降低AMI患者的远期猝死及心衰发生率。
- 覃湘林陈丹王宏
- 关键词:美托洛尔AMI治疗组QT离散度发生率
- 光面带环修复乳磨牙保持近中远中径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万英明陈丹郭兮惠
- 关键词:乳磨牙疗效观察
-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 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96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 64例 ,无左室肥厚组 32例 ,与 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 QTd、QTlcd的测定。随机选出4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 ,另 5 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 ,血压降至理想水平 6个月后复测 QTd、QTlcd。结果 1 .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 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 ;2 .氯沙坦治疗 6个月后左室肥厚逆转、QT离散度明显缩小。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 QT离散度增加有关 ;氯沙坦可明显减小高血压左室肥厚程度及 QT离散度 。
- 薛晶李中言陈丹李香莲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氯沙坦
-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早期检测意义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中微量蛋白早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苯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分别测定60例高血压(工期)患者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高血压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白蛋白(心)含量,分析高血压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后,尿中上述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8周后α1-MG、β2-MG及Alb含量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结论早期应用苯那普利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薛晶陈丹张慧覃湘林李玉璞
- 关键词:苯那普利高血压患者Α1-MGΒ2-MG
-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心力衰竭(HF)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8例HF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行门冬氨酸钾镁静滴,观察住院期间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1年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5%和19.7%(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16.1%和37.9%(P<0.05)。结论在治疗HF时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可有效降低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陈丹薛晶奚林党润民闫宏亮曹志友
- 关键词: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心力衰竭发生率恶性
- 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万英明陈丹郭兮惠
- 关键词:自体牙移植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