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欢
- 作品数:24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解读天线宝宝神奇魔力
- 2006年
-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玩;他们一个词能重复说上好几遍;他们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他们会为丁点儿大的事惊喜不已……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两三岁的时候,就是这样生活的!就像那4个在天线宝宝乐园里生活着的小家伙一样,在看似简单的玩乐中,他们学着听、学着看、学着说、学着参与!
- 本刊编辑部刘皛秦晋闫欢
- 关键词:天线宝宝
- 数字时代广播受众的心理需求与应对——以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媒介发展变迁的历程中,广播媒介自出现、普及至今,不断受到来自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冲击,而其不但未从媒介舞台上消亡,却以独到的优势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广播节目的制作时间、节目类型、自办栏目数量在近两年均有所提升。本文试图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以长春人民广播电台6个频率为例,探讨数字时代广播受众的三个心理特征,进而对来自广播媒体传播的实践与发展给予一定的阐释。
- 闫欢刘京林
- 关键词: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受众心理需求广播媒介媒体传播
- 唤醒与认同:虚构媒介中感恩特质的社会记忆重构
- 2015年
-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因其具有对个体行为、社会行为的道德调节作用,而成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负面现象使得感恩特质的社会记忆被弱化甚至遗忘。虚构媒介框架对社会记忆的内在价值具有唤醒与重构的作用,本文在对感恩特质相关研究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记忆的回顾基础上,以热播电视剧《拥抱星星的月亮》为例,通过对剧中角色之间的亲戚、夫妇、姐妹之恩的唤醒与认同机制的深入分析,指出虚拟媒介框架对感恩特质重构的作用以及对个体与当下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 闫放闫欢
- 论移动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应对方式
- 2013年
- 移动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基于信息传播的移动性,具有移动性、私密性与融合性等特点。较之传统媒体与固定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决定其将是与人类对信息的心理需求直接产生应对的媒体形态。移动新媒体的使用对人类的影响,将不仅是外显的媒介接触方式、使用行为上的新变化,更在于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至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媒介接触方式的变化造成的对特定群体的影响,尤其是对身心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的影响将凸显出来。
- 乔月闫欢
- 关键词:媒介接触新媒体传播媒介生态媒介形态私密性
- 积极媒介素养:概念、维度及其功效被引量:3
- 2017年
- 批判范式、参与范式与"多元素养说"下的媒介素养内涵出现实践瓶颈。本文提出积极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媒介美德展现、积极媒介情绪体验、积极媒介关系建构与积极媒介意义与目的感知的四个维度,并进而对积极媒介素养在传播场域、传播规范以及传播内容与效果方面的功效予以阐释。以期将积极媒介素养作为社会化媒体时代多元主体缔造正能量传播空间的关键素养。
- 闫欢靖鸣
-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 关于数字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主体传播权利的再思考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数字媒介环境中,传统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传统似乎难以发挥重要作用,以至于构建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难以获得研究者所期待的显著效果。基于这一背景,针对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研究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媒介素养教育主体充分享有"传播权利"入手,通过对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主体传播权利的再思考,提出道德伦理与传播权利二者之间的平衡作为数字环境中媒介素养的新目标。
- 闫欢
-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传播权利教育主体数字环境传统媒介媒介环境
-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传播伦理困境探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移动互联网传播具有精准、体验、互动、群族的特征。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全新的品牌营销手段,也为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本文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入手,从受众的角度对此背景下品牌传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积极品牌传播环境的具体策略。
- 董小宇闫欢
-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伦理失范受众
- 基于三种理论路径看微博客与社会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微博客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其普及速度及所引发的社会影响为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多体现为基于实证数据获取微博客的传播特性、对微博客的业态和发展策略的探讨以及微博客新闻与传统新闻互动的讨论等方面,上述研究取向难免使得有关微博客文化的研究与已有媒介文化的研究出现断层,仿佛微博客只是空穴来风的现象而缺乏具有理论脉络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三种媒介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经典理论路径出发,对微博客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论阐释。其一,从杜威出于哲学思想的传播观看来,微博客是主体间性的自主行为,是人社会化的方式和手段,微博客传播的本质是参与,是参与一个共同的世界;其二,从波兹曼的媒介环境学视角看,微博客营造一种新的媒介生态,是一种有"偏向"的媒介形态,微博主素养是一项教育命题;其三,威廉斯的文化社会学理论为理解微博客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整体社会要素模式,微博客是商业模式运作下的媒介形态传播,微博主个人责任发展为公众社会责任,方能有效避免错误,抓住新机会。不同的理论路径所诠释的仅是微博客与社会关系的特定问题,对于微博客这一"传播"变量下的社会文化审视,多元的讨论是尤为重要的。
- 闫欢王确
-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文化社会学
- 移动直播中主体道德判断的心理物理学审视
- 2016年
- 不同媒介时代主体道德判断的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基于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理论,对移动直播中的远近明暗与冷热等物理变量刺激对主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加以分析;对移动直播的强物理变量刺激下,主体通过表征认知、隐喻认知与具身认知激活抽象概念形成对道德意涵的元认知单元的机制予以阐释;进而提出应有效发挥移动直播中主体乐观趋势的道德判断规律,规避"二元对立"消极端价值的盲目乐观判断以及重视社会文化语境在物理变量刺激激活抽象概念过程中的作用等应用启示。
- 闫放闫欢
- 关键词:移动直播道德判断心理物理学
- 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博客及其主体素养被引量:1
- 2008年
- 博客的自身发展及其影响力成为最近来自文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焦点话题从被评价为中国博客推广第一人的木子美,让博客概念为大众所了解:到近来横跨影视、文学和文化方面的多元文化人徐静蕾,以访问量破亿而首创中国博客点击量第一的纪录,博客已经成为大众所熟悉,所使用的传播载体与形式。尤其是blog2.0的推出,更加速了博客的推广。博客在中国似乎已然远远超平了技术开发者之初衷——”网络日志”的释义,越发显露出其文化与社会载体的重要作用。
- 闫欢
-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文化人网络日志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