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民
- 作品数:1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非虚假设临床试验引论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提出非虚假设临床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方法 :将临床试验的每个中心看作一个层 ,以层样本分数为权作加权平均得综合治疗 对照差。将其与最小可识别差量比较以建立非虚假设及其对立假设 ,由此推导非虚假设分层设计基本关系式 ,进而得出非虚假设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和检验统计量 ,以抽样试验展示这种临床试验的观测功效。结果 :这些在最小可识别差量取零时还原为虚假设临床试验所需样本量和检验统计量 ,其观测功效和预定功效吻合。结论 :这种临床试验可用于建立试药对有效对照的临床优效性或非劣效性 ,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与经典的虚假设临床试验相比 ,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附有实例描述用法。
- 赵国龙孙爱民陈洪涛巴秋菊汲振余赵翠林刘欣
- 关键词:差量虚假
- 双环醇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1例临床观察
- 2004年
- 孙爱民程豪为朱金凤王和平巴秋菊赵国龙杨荟玉
- 关键词:双环醇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多中心临床试验自主知识产权服用
- 硒与乙型肝炎关系的初步探讨
- 1995年
- 硒与乙型肝炎关系的初步探讨王美霞,孙爱民,陈洪涛,孟林敏,买凯,田随安,杨改霞(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肝病研究室郑州450052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53)关键词乙型肝炎;硒;分析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的科学家证实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1],1...
- 王美霞孙爱民陈洪涛孟林敏买凯田随安杨改霞
- 关键词:乙型肝炎硒病因
- VEGF-C、MMP-2的表达与人胃癌淋巴转移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检测VEGF-C、MMP-2在正常胃粘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C、MMP-2在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正常胃粘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4.4%(P<0.01)。MMP-2在正常胃粘膜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15.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4.0%(P<0.01)。在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6%和55.6%(P<0.05),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和66.7%(P<0.05)。在未及浆膜层和浸润浆膜层两组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7%和56.1%(P<0.05),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和68.3%(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和25.0%(P<0.05),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和31.3%(P<0.05)。VEGF-C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C、MMP-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MMP-2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淋巴道转移。VEGF-C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提示VEGF-C可能通过增强MMP-2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杨荟玉欧阳军孙爱民程豪为赵翠林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质金属蛋白酶-2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IV)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4 3例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结果 :本研究中的 3项指标在肝纤维化及炎症中的诊断价值以HA最高 ,HA不仅能反映慢性肝病的纤维化和炎症性改变 ,对监测纤维化进展亦有较高价值。结论 :HA、PCⅢ、CⅣ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 。
- 陈洪涛贺春民赵翠林孙爱民
- 关键词:血清肝纤维化慢性肝病透明质酸
-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37例,给予双环醇25mg,3次/日,口服,共24周,停药12周,观察疗效。结果:应用双环醇治疗24周ALT明显下降,停药12周虽有所上升,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和停药12周,ALT复常率分别为54.1%、35.1%。AST复常率分别为40.6%、34.4%。治疗结束和停药12周后,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24.1%、34.5%,发生HBeAg血清转换1人。治疗24周末,HBV DNA阴转率为24.3%;停药12周,HBV DNA阴转率为27.0%。结论:双环醇对降低转氨酶有很好的疗效,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 杨荟玉路浩孙爱民程豪为王和平
- 关键词:双环醇乙型肝炎ALT
- 人胃癌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通过从蛋白水平检测VEGF-C、VEGF-D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C、VEGF-D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有选择性的表达,阳性率为44.4%,胃癌组与正常胃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D在正常胃黏膜中无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1.3%,胃癌组与正常胃黏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和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D在这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和2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C、VEGF-D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论VEGF-C、VEGF-D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 杨荟玉路浩孙爱民程豪为王和平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 生存研究样本量设计表及其使用方法
- 2001年
- 目的 :本文就两样本生存研究所需样本量用广义渐近正态法设计出 15 30个方案 ,制成设计表供临床使用。方法 :利用C语言编制程序 ,按通用格式打印设计表。结果 :常用方案查表可得。这些与两样本生存率检验相匹配 ,具有还原性 ,摆脱了比例危险的假设 ,在常见临床条件下观测功效符合预定功效。结论 :这些设计表适用于两样本癌症临床研究的设计 。
- 赵国龙孙爱民魏金星汲振余陈洪涛王月平刘欣
- 关键词:样本量生存率
- 胃癌VEGF-D、MM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2007年
-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D、MMP-2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D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1.3%(P<0.01),MMP-2在正常胃黏膜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0%(P<0.01)。VEGF-D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1.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1.9%),MMP-2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77.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1.3%)。此外,VEGF-D、MMP-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密切相关,VEGF-D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结论VEGF-D、MMP-2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淋巴道转移,VEGF-D可能通过增强MMP-2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杨荟玉路浩孙爱民程豪为赵翠林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基质金属蛋白酶-2
- HB-VM模式与定量PCR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 (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 :对 12 0 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分析 ,HBV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 ,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变化。结论 :HBeAg和HBVDNA有明显的相关 ,抗 HBe、抗HBc阳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 。
- 陈洪涛汲振余赵翠林孙爱民金志宏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