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杨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哺乳动物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 1篇新生代
  • 1篇英文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证据
  • 1篇盆地
  • 1篇盆地东部
  • 1篇青海柴达木盆...
  • 1篇晚新生代
  • 1篇犀牛
  • 1篇临夏盆地
  • 1篇解译
  • 1篇化石
  • 1篇黄土高原
  • 1篇脊椎动物
  • 1篇脊椎动物化石
  • 1篇古生态
  • 1篇哺乳动物化石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佛罗里达州立...
  • 2篇甘肃省博物馆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王杨
  • 2篇颉光普
  • 2篇邓涛
  • 1篇王晓鸣
  • 1篇邱铸鼎
  • 1篇王伴月
  • 1篇傅铭楷
  • 1篇侯素宽
  • 1篇庞丽波
  • 1篇王杨
  • 1篇曾志杰
  • 1篇张春福
  • 1篇李强

传媒

  • 3篇古脊椎动物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西北新生代犀牛古生态的稳定同位素证据(英文)
2018年
根据牙齿釉质的全样和系列碳、氧同位素分析,重建了甘肃临夏盆地25~2.5Ma期间犀牛的食性和环境。其结果支持先前根据牙齿和头骨-肢骨形态做出的一些推断,并对部分属的古生态提出了新的看法。同位素结果支持如下的推断:晚渐新世的巨犀Paraceratherium生活于森林环境,而与其共生的异角犀Allacerops栖息地相对开阔,食性特化程度低;中中新世的西班牙犀Hispanotherium在开阔领地上取食草本植物,而同时代的奇角犀Alicornops在森林环境中具有更特化的食性;晚中新世的副板齿犀Parelasmotherium在开阔的稀树草原上取食草本植物。与先前认为无鼻角犀Acerorhinus和额鼻角犀Dicerorhinus生活于森林化环境的推断不同,数据指示这两种犀牛也生活于开阔的稀树草原环境。同位素结果未能得出伊朗犀Iranotherium的确切生活环境,但支持先前认为它特化为C3草本植物取食者的推断。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唇犀Chilotherium在晚中新世的大多数时间内是森林生活者,但其在晚中新世末期占据了更开阔的环境。此外,分析结果与先前的推断一致,即上新世的山西犀Shansirhinus和更新世的披毛犀Coelodonta是开阔生活环境中的食草者。最后,碳同位素数据支持在此项研究中的所有犀牛都是纯C3取食者,确认C4植物不是临夏盆地25~2.5 Ma期间植被的重要成分。
Dana BIASATTI王杨王杨
关键词:临夏盆地晚新生代犀牛同位素古生态
黄土高原三趾马红土的观察(英文)被引量:4
2011年
讨论了黄土高原地区红粘土中脊椎动物化石的考察历史,记录了山西和甘肃"三趾马红土"地点的观察结果。红粘土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但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因为其中的许多沉积物既非红色,又不以粘土级颗粒为主。不少红粘土序列中含有古土壤,也含有水成沉积物。此次考察包括榆社盆地的经典地点、灵台任家沟和雷家河,以及庆阳和秦安的一些地点。讨论了在任家沟发现的化石、在玉村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上新五褶兔( Plio-pentalagus) 和在胡家村观察到的上新世潜穴,后两个地点都位于灵台东北面的庆阳地区。观察结果与晚中新世遍布黄土高原、很可能来自降尘的粘土级颗粒的快速堆积吻合。但在一些区域则以河流或湖泊过程为主,红粘土颗粒部分或全部被水成的粗碎屑沉积物代替,没有找到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干旱化的证据,反而支持高生产力的湿润环境假说。局部富集的脊椎动物化石证明三趾马动物群具有很高的陆生生物量。
劳伦斯 J.弗林邓涛王杨颉光普侯素宽庞丽波王太明穆永清
关键词:黄土高原哺乳动物沉积学
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英文)被引量:9
2011年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湖地区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堆积巨厚且连续,地层构造相对简单,盆地北缘地层出露好,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点。然而,双湖地区地层的时代跨度超过 13 My,厚度接近 4600 m,如果化石层位不明,很容易引起动物群成分的混乱。步林对此似乎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所有采集的化石未做分层处理,导致后人对"柴达木动物群"年代的解释引起不少异议。步林并非对地层不重视。恰恰相反,他如同在甘肃塔奔布鲁克盆地的工作中那样,在缺乏地形图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基础地层工作。他利用明显的地物( 山顶)和地质构造( 背斜) 作为参照系统,仔细地记录了化石的出露地点,并编制了一些草图。步林去世后,家属把他的野外记录留给赫定档案馆( Svan Hedin Archives) ,在斯德哥尔摩分几处收藏。遗憾的是,如同塔奔布鲁克盆地的情况,步林未能发表很多十分关键的化石地点资料,而发表的地质记录却被多数人忽略,所出版的游记也鲜为人知,个人档案记录更是深埋于历史的文献中。直到 1999 年,本文第一作者才首次接触到一些步林的野外原始资料。经过近 10 年多次对赫定档案馆的访问和对步林原始记录反复的野外核实,最终才将步林的经典地点结合进现代地层顺序的框架中。本文是继对步林塔奔布鲁克盆地燕丹图动物群经典地点与地层的研究后,进一步对其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厘定与复原,是本系列文章之二。目的是将过去混淆于各地点的动物群逐一解译,将�
王晓鸣颉光普李强邱铸鼎曾志杰Gary T. TAKEUCHI王伴月傅铭楷Asta ROSENSTROM-FORTELIUSHakan WAHLQUIST董维霖张春福王杨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部脊椎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化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