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作品数:181 被引量:1,286 H指数:18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 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通过 82例 (84髋 )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合文献找出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早期并发症主要有术后髋关节脱位 (4例 ) ,术口感染 (1例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例 ) ,术后遗留关节疼痛 (8例 )。结论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只有术前准备充分 ,术中操作仔细、规范 ,术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是避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张志 高梁斌 李健 颜登鲁 张亮 曾勉东 潘永谦 吕玉明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并发症 胸腰段重度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治疗胸腰段重度楔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v)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3例胸腰段重度楔形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PVP治疗(19例)和保守治疗(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理功能(PCS)及心理功能(MCS);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PCS评分、MCS评分、椎体高度、后凸角度及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PVP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PCS评分、椎体前中壁高度、后凸角度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MC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高于保守治疗组,其他时间点两组M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后壁高度及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VP组新发椎体骨折时间比保守治疗组提前约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达52.6%(10/19),椎间盘渗漏占70.O%(7/10),均未引起严重临床并发症。结论PVP治疗胸腰段重度楔形椎体压缩骨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且并不增加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风险。 刘振华 张亮 高梁斌 张志 李健 杨波 余博臣关键词: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5 2007年 股骨转子问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由于伴有各种内科疾病,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易引起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7月期间共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74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 李健 谢清华 张在恒 袁正兵 谭平先 胡涛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螺钉内固定治疗 动力髋螺钉 内科疾病 长期卧床 股骨髁上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们自 1994年 7月~ 2 0 0 2年 6月 ,采用切开复位 ,95°角钢板、动力髁钢板 (DCS)或髁部支撑钢板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2 6例。根据Rock wood分类 ,A型 3例 ,B型 6例 ,C型 10例 ,D型 7例。结果 :2 6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8年 ,根据B stman评分标准 ,优 13例 ,良 9例 ,差 4例。结论 :切开复位 。 朱文雄 李健 肖祥池 曾勉东 吕玉明 程立明 潘永谦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动力髁钢板 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997年~2003年收治的6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意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治疗(27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张力带23例,空心钉张力带4例),另一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35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48个月,两组均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经皮组为88.9%(24/27),切开组为88.6%(31/35),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骨折愈合时间经皮组早于切开组(χ2=6.581,P=0.037). 结论经皮穿刺张力带固定法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能够满足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所需要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强度,损伤小,骨折愈合快,临床效果良好. 颜登鲁 李健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关键词:经皮穿刺 髌骨骨折 张力带 遗传因素在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egenerativediscdisease)是以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脊柱疾患,包括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疼痛、椎管狭窄症、脊柱节段不稳、退变性脊柱侧弯症、脊柱滑脱症等... 谭平先 李健 颜登鲁关键词:颈肩腰腿痛 文献传递 单节段融合双节段置入物固定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Dennis分型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无明显损伤,为了减少融合节段,保留正常间盘,单节段椎体融合(伤椎与上位椎体)手术方式已有人提出,但由于伤椎本身的损伤,切除部分椎体后置入固定螺钉容易松动,甚至无法固定。而将固定螺钉置入伤椎下位椎体,通过单节段融合双节段固定来稳定脊柱,是否完全可行尚无定论。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观察单节段融合双节段置入物固定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6/2008-06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取7~9月龄新鲜冰冻家猪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20具,其中10具为完整标本,10具为通过预损伤逐级撞击法制备的L1爆裂性骨折B型标本。方法:收集新鲜猪T13~L3节段胸腰椎标本,建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实验分为4组,完整标本组(n=10):新鲜猪T13~L3节段标本;失稳组(n=10):采用预损伤逐级撞击法制备的L1爆裂性骨折B型标本;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n=10):失稳组经生物力学检测后,切除伤椎上位椎间盘连同椎体上1/2,取髂骨植骨,使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U-FRONT胸腰椎前路双棒系统侧前方固定T14~L2椎体。切除两椎间盘内固定组(n=10):将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检测后切除伤椎及下位椎间盘,髂骨植骨,用威高U-FRONT系统前侧方固定T14~L2椎体。植骨块长度比植骨区长1mm。主要观察指标:在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检测并记录加载力矩为10N?m时各组T14~L2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失穏组在伸屈、左右侧弯、轴向旋转方面表现出明显不稳,运动范围与完整标本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1)。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及切除两椎间盘内固定组初始稳定性则有明显提高,伸屈、左右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与失稳组相比亦明显减 张亮 靳安民 闵少雄 陈嘉裕 高梁斌 李健 赵卫东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 生物力学 椎间盘退变 颈椎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 2005年 李健关键词:椎体 外侧入路 微创治疗 穿刺活检 脊柱 颈椎病 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炎4例报告 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炎。方法 :对 4例术后腰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PLD)清除病灶 ,术中用含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 ,术后辅以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高压氧舱等综合措施。结果 :对 4例患者全部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1.2年。PLD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迅速控制 ,5周后实验室检查开始恢复正常。X线腰椎摄片示病变椎间隙变窄 3例、融合 1例。 4例全部治愈。结论 :PLD治疗腰椎间盘炎能迅速缓解症状 ,疗效肯定。而且创伤小、费用低廉。符合“最优化原则” ,值得推广。 高经学 李健关键词:经皮穿刺 腰椎间盘炎 病灶清除术 PLD 提高对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的认识 被引量:4 2004年 李健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外科治疗 脊柱外科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