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俊英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遗址
  • 3篇考古
  • 2篇新石器
  • 2篇新石器时代
  • 2篇新石器时代遗...
  • 2篇石器
  • 2篇石器时代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分析
  • 2篇文化
  • 2篇文物
  • 2篇文物考古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稳定同位素分...
  • 2篇城址
  • 2篇N
  • 1篇东坡文化
  • 1篇遗物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简报

机构

  • 8篇湖北省文物考...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湖北省博物馆
  • 1篇黄冈市博物馆
  • 1篇十堰市博物馆

作者

  • 9篇朱俊英
  • 2篇胡耀武
  • 2篇王昌燧
  • 1篇陈相龙
  • 1篇刘文春
  • 1篇罗运兵
  • 1篇陈国祥
  • 1篇刘信芳
  • 1篇吕建国
  • 1篇吴琳
  • 1篇郭怡
  • 1篇周文
  • 1篇周蜜

传媒

  • 6篇江汉考古
  • 1篇文物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铜绿山古铜矿...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青龙泉遗址随葬猪牲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对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石家河文化M148中12例随葬猪骨及其它单位出土的家猪、狗、鹿、虎、熊、水牛等动物骨骼17例进行进行了C和N稳定同位素分析,旨在揭示随葬用猪的食谱特征,以深入探讨猪牲的饲养策略以及其主要来源。与其它动物相比,随葬猪群的13C和15N值分布范围非常广泛(-19.9^-8.1‰,3.6~8‰)。根据其13C和15N值,随葬猪群可分为三类:1.野猪,具有最低的13C和15N值;2.家猪,具有较高的13C和15N值;3.家猪,具有最高的13C值和较高的15N值。由此可以看出,随葬用家猪应来自生业模式和饮食习惯各不相同的家庭单位对M148墓葬主人的供奉,这可能反映了石家河文化时期汉水流域社会资源的集中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分化。
陈相龙罗运兵胡耀武朱俊英王昌燧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饲养策略
攻(虍鱼)王姑发(反阝)之子曹(鱼市)剑铭文简介被引量:12
1998年
1982年6月,我们到襄樊市襄北农场新生砖瓦厂调查山湾和蔡坡取土场古墓葬的保护情况,在第六砖瓦厂制坯车间的土料中发现了一件青铜剑。据介绍,这件铜剑是包含在山湾取土场泥土中运来的,与铜剑共存的还有铜盆和陶罐残片。山湾与蔡坡位于襄阳县余岗乡陆寨村之西,西南距古邓城5公里,南去襄樊市区约10公里,是一座高于四周地面约15~20米的椭圆形岗地,以岗脊为界,山湾处东,蔡坡在西,为春秋战国时期两个相邻的墓地。从1966年开始,襄北农场砖瓦厂在山湾、蔡坡取土时陆续有陶器和铜器出土。1972年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山湾和蔡坡两墓地进行了勘探与发掘,共清理墓葬40余座,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铜器。
朱俊英刘信芳
关键词:铭文取土场文物考古工作青铜剑古墓葬
湖北黄州宋城遗址考古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正湖北黄州宋城与苏东坡的名字紧密相连。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于公元1080年被贬谪黄州,在黄州生活了近五年,在这里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近几十年来,研究东坡文化的学者对黄州宋城遗址的具体位置众说不一。
朱俊英陈国祥吕建国吴琳
关键词:东坡文化明清时期城址遗址考古调查
太山庙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
2001年
朱俊英刘文春胡平乐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红衣陶质遗物乾隆通宝
大冶五里界春秋城址勘探发掘简报
2006年
本文通过对五里界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初步判定五里界城为春秋时期的城址,其主要功能是当时采矿、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仓储、转运中心。简报报道的田野考古资料, 为探索鄂东南楚文化进入之前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以及楚文化在鄂东南的历史进程与特征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
周士本李天智朱俊英黎泽高
关键词:文物考古
湖北省天门市张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6
2004年
张家山遗址是江汉平原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包含有新石器时代的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这几个文化一脉相承。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考古学文化谱系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周文周文朱俊英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治三座古城址文化属性与铜矿采冶之关系
大冶境内分布的商周遗址最为密集,而且还有三座不同时代的古城遗址,具有代表意义.所以选择大冶境内发现的三座城址和商周遗址进行分析,探究城址与城址、城址和遗址的关系及陶器群所反映的文化属性和功能.从大冶境内已发现的采铜古矿井...
朱俊英
关键词:古城遗址文化属性
文献传递
湖北省大冶市草王嘴城西汉城址调查简报被引量:1
2006年
为配合武汉至九江铁路提速工程建设,在对铁路穿过的大冶市五里界城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同时,还对该市境内的草王嘴城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草王嘴城调查资料的整理,认为草王嘴城为西汉时期的城址,与五里界城是历时性关系。其主要功能是当时采矿、冶炼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仓储、转运中心。
朱俊英黎泽高
青龙泉遗址人和猪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尽管中国有关稻粟混作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混作区内稻粟农业在先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家畜饲养中的作用,其发展与文化演进和传播、古环境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等关键问题,依然未能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对位于稻粟混作区内的湖北郧县青龙泉遗址出土的人和猪骨(3000~2600 BC屈家岭文化期和2600~2200 BC石家河文化期)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试图在揭示他们食物结构的基础上,探讨稻粟农业在先民和猪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过程,并对稻粟的种植与文化交流以及古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索.先民的δ13C值位于-16.7‰~-12.4‰之间,平均值为-14.6‰±1.3‰(n=24),这表明先民的食物中兼具C3和C4类食物.由于遗址中同时发现了稻(C3类植物)粟(C4类植物)遗存,据此我们认为,稻粟农业均对先民的食物有所贡献,且粟作农业在先民的生活方式中占次要地位.先民的δ15N均值为9.0‰±1.2‰(n=24),表明动物类蛋白在先民的食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但其较大的分布范围(6.6‰~10.8‰)则表明,先民的肉食来源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猪的δ13C均值(-14.3‰±2.5‰,n=13)与先民类似,而δ15N均值(7.7‰±0.6‰,n=13)稍逊于先民,表明猪的食物来源与人相近,其食物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人类食物残余.对先民和猪的δ13C值和δ15N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皆不具有相关性,暗示先民和猪的食物来源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类食物,这很可能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粟混作农业密切相关.通过不同文化期内先民和猪食物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粟类食物在石家河文化期人和猪食物中所占比例皆上升10%左右,反映了粟作农业明显加强,而这种变化与古环境变迁以及南北文化间的交流密切相关.当气候温暖、降水增加、屈家岭文化北进之时,稻作盛行;而在气候变冷、降水减少、北方文化南传之际,粟作加强.
郭怡胡耀武朱俊英周蜜王昌燧Michael P.RICHARDS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分析文化交流古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