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宗义

作品数:32 被引量:19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地缘
  • 3篇中印
  • 3篇一带一路
  • 2篇地缘经济
  • 2篇地缘政治
  • 2篇宣誓
  • 2篇宣誓就职
  • 2篇学术
  • 2篇舆论
  • 2篇中巴
  • 2篇任期
  • 2篇能源
  • 2篇配额
  • 2篇配额制
  • 2篇外交
  • 2篇联合国
  • 2篇联合国安理会
  • 2篇临时政府
  • 2篇金融
  • 2篇经济走廊

机构

  • 32篇上海国际问题...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2篇刘宗义
  • 1篇叶玉
  • 1篇王伟华

传媒

  • 9篇世界知识
  • 5篇国际展望
  • 4篇南亚研究
  • 3篇印度洋经济体...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国际问题研究
  • 2篇中国远洋海运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瞭望
  • 1篇南亚研究季刊
  • 1篇西亚非洲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印度在非洲:追随中国还是挑战中国?——印度对非洲政策中的中国因素被引量:5
2009年
随着国际体系的转型,中印等发展中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纷纷加强对非洲政策的力度。中印两国在非洲事务上的互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印度有自己独立的非洲政策,中国因素不是印度制定其非洲政策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中印在非洲事务上的共同利益大于矛盾冲突,存在合作的足够空间。
王伟华刘宗义
中印能源政策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中印能源政策重点各有侧重,即印度仍然以保障能源供应为第一要义,而中国日益需要考虑环境资源的约束,近年来政策重心明显转向节能和提高能效。能源市场化改革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是中国注重市场与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而印度更致力于建立理想的自下而上的市场调控模式。就能源决策管理体制而言,中印两国努力建设高级别的集中能源管理体制,但是印度的步伐相对较慢、难度也更大。中印两国可以在缓和能源资源竞争、开发能源技术、交流市场管理和制度建设经验以及推进多边能源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
叶玉刘宗义
关键词:能源政策
巴俄关系:甩掉历史包袱,在羁绊中前行被引量:1
2022年
2月23日至24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继1999年巴时任总理纳瓦兹·谢里夫访问俄罗斯后巴基斯坦总理首次访俄。由于访问期间正值俄乌冲突爆发,舆论一度产生巴基斯坦在乌克兰问题上“力挺”俄罗斯的印象。
刘宗义
关键词:历史包袱
莫迪组建新政府,正式开启第三任期被引量:1
2024年
6月9日,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宣誓就职,正式开启他的第三个总理任期,其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DA)政府也已组建完成。本届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束后,由于NDA获得293席,相比2019年大选减少60席,而莫迪所在印度人民党(印人党)仅获240席,未达独立组阁所需半数(272席),“莫迪光环不再”“印人党虽胜犹败”的说法开始在国际舆论中流行。然而,印人党及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的基本盘实际并未被削弱,印人党在以莫迪为首的新政府中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莫迪新内阁成员名单公布后,其第三任期内外政策走向也已现端倪。
刘宗义
关键词:印度人民党全国民主联盟宣誓就职国际舆论
印非合作机制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3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与非洲的合作逐渐加深,合作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在继承和发展冷战期间印非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印度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高层统筹、内外联动,高低衔接、公私并举,多边与双边互补、新兴项目与传统项目结合的对非合作机制网络。印非合作机制的建设对印度实现其非洲政策目标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印非合作机制与中非合作机制相比有一些明显的欠缺,但印非合作机制建设的许多方面是值得中国思考和借鉴的。
刘宗义
美国对印承诺落实了吗
2025年
在“全球南方”问题上,虽然美西方希望利用印度分化发展中国家,排挤中国的影响力,但并不想提供过多物质帮助使印度成为“全球南方”领袖,因此印度认为美国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印度不想成为美国正式盟友,不想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炮灰”,也不想在武器装备方面陷入对美依赖,而是想借助美国技术实现武器本土化生产。
刘宗义
关键词:本土化生产武器装备盟友
印欧关系何以走向“新高点”被引量:2
2022年
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逐渐成为美西方各国努力拉拢的对象。起初,美西方国家向印度施压,要求印度与它们站到一起谴责并制裁俄罗斯,但印度一直保持所谓“中立”态度。于是,美西方又开始对印度极尽拉拢之能事,其中欧洲国家的表现尤甚。4月21~24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相继访问印度,表示希望与印度建立更紧密的政治、经济和防务关系。
刘宗义
关键词:英国首相
2020年以来中印边境对峙的原因、影响及启示被引量:6
2022年
自2020年5月以来,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新一轮对峙,并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边境对峙及冲突是莫迪政府内外政策调整的结果,是中印地缘政治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印度决策者对外战略误判密切相关。中印边境对峙和冲突对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和全球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印政治关系很难恢复正常,印度坚持推进经济“去中国化”,并在南亚地区强化与中国的竞争。在“印太”地区,中国次要战略方向主要挑战和主要战略方向挑战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当前,印度又开始新一轮对外政策回调,但印度不想成为中国的发展伙伴,中印地缘政治矛盾将长期存在,这应成为今后中国制定对印政策的出发点。
刘宗义
关键词:中印关系
印度海外利益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2
2012年
印度与中国同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自1991年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海外利益的范畴大为扩展,海外利益保护成为印度对外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印度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套保护其海外利益的措施和手段,包括在建立健全对外决策和执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对外援助、军事手段、民主价值观等观念性力量及民间力量等。印度的海外利益保护对中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刘宗义
印度对非洲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被引量:11
2009年
印度独立后,对非洲政策就一直是该国争取大国地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印度调整对非洲政策,印度在非洲的活动范围超出传统的英联邦和"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并积极与非洲地区组织建立伙伴或合作关系。在印度对非洲政策的长期演变中,凸显三大特点,即把中国作为印度对非洲政策的参照对象、重点发展与支柱国家和非洲地区组织的关系,并实行"联合政策",以及在对非洲政策中重视"道义"和价值观的作用。
刘宗义
关键词:外交战略能源安全国际道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