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劲松
- 作品数:28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对大学公共艺术的反思——兼谈大学艺境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中国大学公共艺术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大学艺境的观念;指出大学艺境反映的是大学文化演进过程中审美变迁与时代美感召唤的融合,其特征主要包括文化气息、审美韵味、精神指向;认为大学艺境是大学发展氛围的内核之一,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文化取向,是大学人的审美价值观,是超越大学文化历史传统和自然传承的文化发展观。
- 蔡劲松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文化公共艺术
- 文化传承创新与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构建被引量:5
- 2011年
- 文化传承创新在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发展的活力所在。因此,要创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式与途径,切实完成符合大学战略发展实际的文化建设重点任务,努力构建科学的大学文化建设体系。
- 蔡劲松
-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建设传承
- 海外大学寻韵
- 2012年
- 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校园雕塑。这是抽象之诗哲学之韵的综合反映。
巴黎中央理工大学校园公共艺术——壁画与雕塑。作为装饰校园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必须与它所处的空间环境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才能很好地表达特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内涵。
- 蔡劲松
- 关键词: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公共艺术艺术作品公共空间雕塑
- 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视角与实现路径被引量:8
- 2008年
- 现代大学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知识和文化的创新及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融合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与主题。在以往知识传播及创新的基础上,文化在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一方面,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创新型组织,其本身具有文化的表征和特性,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之源,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文化的活力;另一方面,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是“教师”和“学生”,
- 蔡劲松
- 关键词:大学发展文化育人知识传播大学文化创新型组织核心竞争力
- 艺文载道 闳约深美——北航艺术馆成立十年的探索与思考
- 2016年
- 大学艺术馆作为大学精神"气质"与"韵味"的集中体现,已逐渐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文化载体与生动表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始终坚持品牌定位,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与思路;坚持长期积淀,涵养艺术审美传播的文化场;坚持文化立馆,拓展创造性艺术生活新境界。在大学美育和文化育人的路径上,在营建大学艺境的过程中,守护文化的镜像,播种审美的意蕴,涵养艺术生命精神的星空。
- 蔡劲松
- 关键词:文化育人艺术审美
- 加强大学精神塑造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的探索实践被引量:3
- 2014年
- 大学文化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从抓好谋篇布局、完善文化建设体系;把握建设规律、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文化发展境界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及其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蔡劲松
- 关键词: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文化育人
- 适应德育工作需要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2002年
- 大学德育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切实推动德育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 蔡劲松
- 关键词:德育规范舆论环境德育工作
- 论公共艺术的内涵及文化属性被引量:3
- 2011年
- 从世界艺术史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是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本文追溯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文化视野界定了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公共艺术的文化属性。认为当代公共艺术是一种以"艺术"为前提、以"创新"为品质、以"文化"为属性、以"互动"为语境、以"发展"为指向的崭新的文化现象与景观。
- 蔡劲松
- 关键词:公共艺术文化属性
- 大学精神的“气质”与“韵味”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摇篮,更应该成为社会和时代的创新智库、文化高地乃至精神标杆。既需要在大学历史发展的维度中,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以建设性的姿态重新审视大学精神的本质,也需要提高对作为大学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标志的大学美术馆、博物馆的重视程度。
- 蔡劲松
-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博物馆
- 以培育一流人才之梦助力中国梦
- 201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借"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在北京航天城和青年朋友深谈梦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我理解,这是将中国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寄托了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成长与发展的殷切期望。
- 蔡劲松
- 关键词:中国梦国家战略需求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