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10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储层裂缝定量描述技术及应用
- 大庆外围油田低~特低渗透储层天然裂缝较发育,为解决储层裂缝发育导致的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难题,针对性开展了储层天然裂缝定量表征及描述方法研究,通过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技术及地球物理方法等实现了单井及井间裂缝预测和定量表...
- 孙淑艳迟博
- 文献传递
- 致密含气砂岩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被引量:73
- 2008年
- 在我国,致密含气砂岩中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比例较大,而正确地认识致密含气砂岩,是开发好致密砂岩气藏的首要条件。从致密含气砂岩的概念、成因、分布及特征,致密含气砂岩的裂缝预测,致密含气砂岩的改造,致密含气砂岩的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致密含气砂岩的研究现状,并对致密含气砂岩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 刘吉余马志欣孙淑艳
- 关键词:致密含气砂岩储层评价
- 大庆外围低渗透已开发油田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
- 在大庆外围已开发油田地质、开发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地质验证法,从储层性质、流体性质、渗流特征、裂缝发育等多方面优选反映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的十一项分类参数,首次定量使用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和裂缝特...
- 孙淑艳
-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渗流特征
- 文献传递
- 广西百色田东油田那读组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方法与应用
- 2023年
- 文章针对百色盆地田东油田那读组油层在储层特征及储层非均质研究相对薄弱的实际,应用地质统计、数学计算及生产动态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储层物性与非均质性特征,分别对储层特征及非均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读组储层砂体发育稳定连片,小层发育少,砂岩和油层征途呈现“中间厚、四周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加深了对砂层组和油层储层特征和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的认识,为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和综合调整及扩边方案编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 严海南韦仁钊孙淑艳何德干颜家政
- 关键词:百色盆地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性
-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裂缝综合描述技术被引量:5
- 2012年
- 大庆外围油田以低、特低渗透储层为主,天然裂缝比较发育。针对储层裂缝对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外围油田裂缝监测数据资料,深入开展了储层裂缝表征、预测及综合描述方法研究,研究了双重介质储层裂缝建模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低孔低渗储层裂缝定量描述方法,建立了裂缝网络模型及双重介质模型,实现了裂缝几何模型与等效介质模型转换,初步解决了储层裂缝地质建模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在油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对非均质裂缝型油田精细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孙淑艳刘益嘉刘迪
- 关键词:双重介质
- 大庆外围油田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依据大庆外围油田地质特点,确定了精细油藏描述的思路,选取开采中、低渗透葡萄花油层的宋芳屯油田芳6区块和开采低、特低渗透的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等作为典型研究区块,在区域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沉积微相、精细构造、裂缝与地应力、地质建模以及剩余油分布的系统研究,深化了对油藏特征的认识,形成了大庆外围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独具特色的分级控制、多学科联合的精细油藏描述配套技术。其研究成果已部分应用和推广到大庆外围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王秀娟杨学保迟博刘卫丽孙淑艳王强
- 关键词:油藏描述地质建模剩余油低渗透大庆外围油田
- 砾岩油藏开发区块分类评价方法被引量:3
- 2010年
- 依据克拉玛依和百口泉油田砾岩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进行分类参数优选,经计算得到参数权系数及综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运用概率累计曲线分析后,将已开发区块分成了4类。并对各类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分类结果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开发调整对策:综合一类区块大力实施以挖掘剩余油为核心的局部井网加密调整,并通过加密直井选择性射孔达到层系开采的目的;综合二、三类区块主要实施井网加密与注采系统调整相结合的综合调整;综合四类在实施井网加密、注采系统调整、结构调整的同时进行非常规采油,如热力采油等。
- 覃建华周锡生唐春莱孙淑艳刘淑霞
- 关键词:砾岩油藏
- 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技术被引量:14
- 2009年
- 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大庆长垣外围低渗透、低丰度、低产油藏的开发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中高含水区块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注水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难度大;特低渗透裂缝发育区块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控水稳油难度大;超低渗透裂缝不发育区块启动压力梯度大,注水受效程度低,开发调整提高有效动用程度难度大。为此,借鉴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及其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思路和方法,结合长垣外围已开发油田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特点及开发调整实践,研究形成了包括低渗透油藏分类评价、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描述、井网加密调整、注采系统调整及微生物驱油和蒸汽驱油在内的综合调整技术,为外围油田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 付志国周锡生孙淑艳金春海刘卫丽李敏梅冬
-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