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精液异常患者人口学因素调查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中重度少弱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与患者年龄、不育时间、文化程度、职业、体重指数、民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5 411例临床资料,根据男方精液分析异常类型,发现中重度少弱精子症有534例,无精子症有174例,精液分析正常有4 703例,比较这三组人群在不同的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及民族等方面的患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精液异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年龄<30岁组的无精子症患病率(5.5%)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育时间≥15年组的少弱精子症(15.6%)及无精子症(7.1%)患病率高于其他不育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为小学组的少弱精子症患病率(6.6%)低于初中组和大学及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组(3.1%)、大学及以上组(1.7%)的无精子症患病率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为工农组的无精子症患病率(4.2%)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族为纳西族的少弱精子症患病率(16.9%)高于汉族(9.4%),傣族的无精子症患病率(7.5%)高于汉族(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随年龄增加,患无精子症可能性下降,即年龄是无精子症的保护因素(P<0.05,OR=0.78);随不育时间增加,患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的可能性增加,即不育时间是少弱精子症的危险因素[(P<0.05,OR=1.23),(P=0.03,OR=1.05)];随文化程度升高,患无精子症可能性下降,即文化程度是无精子症的保护因素(P<0.05,OR=0.62);纳西族相对于汉族是少弱精子症的危险因素(P=0.03,OR=1.98)。结论年龄是无精子症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大,患无精子症的可能性越小,而青年人群中无精子症患病率最高;不育时间是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的危险因素,随不育时间延长,患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 陈慧 孟昱时 刘仲伟 陈静思 苏娅 宋家美关键词:体外受精 梗阻性无精子症 FSH和SCF缓释微球体内外释放 2015年 目的分别以FSH和SCF为缓释药物、PLGA为药物载体制备PLGA缓释微球,研究微球体内、外释放过程.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培养法测定其体外释放过程;大鼠后腿肌肉注射微球,测定其体内释放情况.结果 FSH-PLGA微球体外突释率17.2%,可释放28 d,体内可释放17 d;FSH-PLGA微球体外突释率8.8%,可释放28 d,体内可释放17 d.结论所制FSH和SCF微球在体内外均可稳定的较长时间的释放药物,验证了FSH和SCF微球的可行性. 程波 刘仲伟 陈云建 邱学德 普俊学 孟昱时 李泽惠 方克伟关键词:干细胞因子 微球 缓释 环磷酰胺和白消安构建Wistar大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制作Wistar大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模型的方法.方法 160只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6只,第A-C组分别予以白消安20 mg/kg,15 mg/kg,10 mg/kg单次腹腔注射,第D-F组分别予以环磷酰胺200 mg/kg,100 mg/kg,75 mg/kg单次腹腔注射,第G-I组分别以白消安40 mg/kg,20 mg/kg,环磷酰胺200 mg/kg单次灌胃给药,第J组予以生理盐水2.0 m L行单次腹腔注射.用药至大鼠的一个生殖周期后睾丸、附睾组织切片找不到精子和精子细胞即为无精症模型成功.结合用药方式、模型成功率等得出实用的成模方式.结果用药后38 d,存活大鼠睾丸及附睾组织切片结果提示第A,B,G,H组达到无精症模型的标准,即睾丸、附睾组织切片找不到精子和精子细胞,其大鼠存活率分别为18.75%、50.00%、6.25%、12.5%,其余各组大鼠无精症模型效果欠佳.各组成模方式的比较,白消安15 mg/kg单次腹腔注射其造模成功率较高且死亡率较低,是实用的Wistar大鼠无精子症模型制作方式.结论白消安15 mg/kg单次腹腔注射可获得Wistar大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模型,模型成功率为50%. 曹宇 刘仲伟 孟昱时 程波 邱学德 李志鹏 方克伟 曹贵华关键词:WISTAR大鼠 环磷酰胺 白消安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免疫治疗疗效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对研究组83例不明原因RIF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照组96例不明原因RIF患者移植前不给予特殊处理。并按照胚胎移植属性分为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所移植胚胎均为卵裂期优质胚胎,接受LIT后新鲜胚胎移植为研究组A(51例);未行LIT接受新鲜胚胎移植为对照组A(57例)。接受LIT后冷冻胚胎移植为研究组B(32例),未行LIT接受冷冻胚胎移植为对照组B(39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情况,并观察LI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结果:(1)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47.06%)高于对照组A(22.81%),研究组B的临床妊娠率(46.88%)高于对照组B(2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与研究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LIT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RIF患者成功妊娠有促进作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能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向增强母胎免疫耐受的方向改变。 陈丹 刘仲伟 陈慧 孟昱时关键词:临床妊娠率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免疫表型 促卵泡激素和干细胞因子缓释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以乳酸-羟乙酸聚合物为载体材料,制备包含促卵泡激素和干细胞因子的长效缓释微球,并考察微球质量相关参数,探讨影响微球粒径和包封率的因素.方法使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观察微球形态,计算微球粒径、回收率、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相关参数.用不同分子量和浓度的乳酸-羟乙酸聚合物制备微球,观察微球粒径及包封率的变化.结果所得微球形态呈圆整规则的球形,粒径呈正态分布,主要分布在6~12μm范围内,再分散性好,促卵泡激素的包封率为85.5%,载药量为33.7 m IU/mg.干细胞因子的包封率为87.1%,载药量为4.6 ng/mg.PLGA分子量增加,微球粒径增加,PLGA浓度升高,微球粒径及包封率也升高.结论复乳-溶剂挥发法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所制促卵泡激素和干细胞因子微球粒径均匀,包封率高. 程波 陈云建 邱学德 普俊学 刘仲伟 孟昱时 李志鹏 曹贵华关键词:促卵泡激素 干细胞因子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及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临床效果及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不明原因RIF患者2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LIT分为LIT组(97例)及对照组(117例),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2016年5-12月接受LIT患者21例,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LIT组患者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RIF患者LIT治疗后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比值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及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T可以改善RIF患者再次IVF-ET的结局,其对Th1型细胞因子下调作用明显,对Th2型细胞因子调节作用不明显。 陈慧 刘仲伟 刘仲伟 孟昱时 李东娅 马兰关键词:TH1细胞 TH2细胞 TH17细胞 胚胎植入 卵泡刺激素和干细胞因子对大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模型生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FSH)、干细胞因子(SCF)对Wistar大鼠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动物模型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白消安15mg/kg单次腹腔注射制作Wistar大鼠NOA动物模型,抽样检查模型制造成功后。随机抽取72只大鼠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大鼠后腿肌肉注射FSH 250mU/次和SCF 150ng/次,每3d重复注射1次,共注射19次;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行大鼠后腿肌肉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于用药后19d、38d和57d摘取一侧睾丸制成石蜡病理切片,采用Johnsen法评价其生精功能;取一侧附睾计数附睾尾精子数,每组每次12只。结果治疗组用药19d、38d和57d睾丸组织切片Johnsen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用药后19d和38d治疗组睾丸内曲细精管排列较对照组紧密、整齐;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数量亦多于对照组;用药后57d治疗组睾丸内曲细精管与正常睾丸基本一致,而同期对照组内有不少曲细精管局部呈现"空泡样"结构。用药后19d,两组附睾内均未见精子;用药38d时治疗组附睾内精子数[(77.55±55.18)个/ml]显著高于对照组[(41.05±29.20)个/ml](P<0.05);用药57d时治疗组附睾内精子数[(122.13±80.67)个/m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58.50±26.15)个/ml](P<0.05)。结论 FSH联合SCF肌注能够促进Wistar大鼠NOA模型生精功能的恢复。 曹宇 刘仲伟 孟昱时 程波 邱学德 李志鹏 曹贵华 何进 和术臣关键词:卵泡刺激素 干细胞因子 生精功能 FSH和SCF缓释剂睾丸注射对NOA模型生精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FSH和SCF睾丸缓释剂睾丸注射对Wistar大鼠NOA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 材料和方法 1.正常Wistar大鼠睾丸内FSH/SCF浓度和FSH/SCF缓释剂的使用剂量的测定。 (1)随机抽取6只Wi... 刘仲伟关键词:缓释剂 促卵泡激素 干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次数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观察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次数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10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1~3次组18例,4~6次组62例,7~11次组22例。随访比较3组患者经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1~3次组成功分娩8例(27.8%),4~6组成功分娩38例(61.3%),7~11次组成功分娩18例(81.2%),3组疗效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1~3次组与其他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4~6次组与7~11次组无明显差异(P>0.05)。10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有8名(7.8%)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成功分娩的新生儿至今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结论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于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安全有效的,并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也愈发明显。 邓玉梅 宋家美 刘仲伟 杨洁 孟昱时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复发性流产 FSH和SCF睾丸缓释微球联合注射对大鼠NOA模型生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别制作FSH和SCF缓释微球,联合注射于Wistar大鼠NOA模型睾丸内,观察生精功能恢复的情况,评价睾丸损伤.研究其对大鼠NOA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分别制作FSH和SCF缓释微球... 刘仲伟 邱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