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晖

作品数:21 被引量:123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蚌埠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超声
  • 7篇超声检查
  • 4篇乳腺
  • 4篇成像
  • 3篇弹性成像
  • 3篇子宫
  • 3篇良恶性
  • 3篇恶性
  • 2篇新生儿
  • 2篇血压
  • 2篇阴道
  • 2篇应变率
  • 2篇乳腺良恶性肿...
  • 2篇乳腺肿
  • 2篇射频
  • 2篇肿块
  • 2篇肿瘤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良恶性肿瘤

机构

  • 20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作者

  • 20篇葛晖
  • 12篇丁中
  • 5篇陈寒
  • 5篇王顺
  • 3篇张峰
  • 2篇李社会
  • 2篇韩旻
  • 2篇王君琴
  • 2篇李叶刚
  • 2篇张锋
  • 2篇刘浩
  • 2篇张玮
  • 2篇王亚萍
  • 2篇陈京喆
  • 1篇李志群
  • 1篇张莉
  • 1篇刘华莎
  • 1篇潘文明
  • 1篇孙超
  • 1篇王矛

传媒

  • 5篇淮海医药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颅脑疾病床边超声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床边高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以新生儿前囟为声窗,对78例新生儿进行床边颅脑检查,并与CT诊断结果作对比。结果:通过颅脑超声观察到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3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41例,脑发育异常1例,脑内钙化灶3例。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eoid hemorrhage,SAH)外,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出与CT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实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动态观察,且无放射损伤,简便、易行、无创、价廉,可重复床边检查。
葛晖丁中韩旻李社会刘浩李叶刚王君琴
关键词:脑损伤颅脑疾病超声学
彩超引导射频(RF)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射频(RF)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彩超引导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直径3—5cm黏膜下、肌壁间及浆膜下子宫肌瘤,穿刺治疗前用彩超设计恰当的穿刺部位和角度,即以宫颈管为纵坐标线,以宫颈内口水平划横坐标线,测量计算肌瘤部距浆膜内0.8—1.0cm的点与坐标角度在45°-135°范围内,在彩超引导及监视下射频电极针通过宫颈、宫腔自然腔道,沿彩超设计好的穿刺线路准确插入肌瘤内凝固肌瘤组织。结果本组77例经射频治疗的患者中,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术后1—6个月复查肌瘤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治愈率100%。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共57例,其中42例3—6个月复查肌瘤完全消失;7例3个月、6个月复查肌瘤体积缩小大于50%、80%,8例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彩超肌瘤体积缩小不明显或较术前体积略增大。本组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治愈率73.7%;肌瘤的总有效率为89.6%。结论彩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操作中的超声定位、动态观察对于射频介入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该项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彩超定位安全、治疗效果确切,同时不干扰内分泌功能,为治疗子宫肌瘤微创手术的一种较好方法。
丁中陈寒张锋葛晖王顺张玮
关键词:子宫肌瘤彩超引导射频技术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小结节细针穿刺标本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小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标本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行US-FNA的甲状腺小结节患者298例,共332个结节。依据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将结节分为Ⅰ~Ⅵ类,其中Ⅰ类为无法诊断,比较Ⅰ类结节与Ⅱ~Ⅵ类结节的超声特征。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US-FNA标本无法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332个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结果显示,Ⅰ类结节43个,Ⅱ类结节143个,Ⅲ类结节15个,Ⅳ类结节11个,Ⅴ类结节81个,Ⅵ类结节39个。标本无法诊断的Ⅰ类结节占12.9%(43/332)。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Ⅰ类结节与Ⅱ~Ⅵ类结节的直径、回声、钙化和血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0.5 cm(OR=6.488,95%CI:2.905~14.491,P<0.001)、低回声(OR=9.027,95%CI:1.107~73.582,P=0.040)、无血供(OR=4.016,95%CI:1.226~13.148,P=0.022)、环状钙化(OR=6.458,95%CI:1.422~29.331,P=0.016)是US-FNA标本无法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低回声、结节直径≤0.5 cm、结节无血供、环状钙化是影响甲状腺小结节细针穿刺标本无法诊断的主要因素。
程将葛晖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对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急性尿潴留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发作急性尿潴留(AUR)次数的关系。方法:97例确诊为BPH的患者,按照发生AUR的次数分为A组(0次,54例)、B组(1~2次,36例)、C组(>2次,7例)3个组别。经腹B超(TAUS)测量IPP和前列腺体积(PV)。分别比较3组间IPP值、PV值的差异以及对IPP值和PV值做相关分析。结果:3组的年龄分布相同,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C组的PV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和C组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IPP值为(5.61±4.30)mm,95%可信区间(CI)为4.44~6.79mm;B组IPP值为(17.69±6.00)mm,95%CI为15.66~19.73mm;C组IPP值为(30.71±12.84)mm,95%CI为18.84~42.59mm。3组IPP值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意两个组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PV值与IPP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明显的相关性(r=0.681,P<0.01)。结论:IPP值>7mm的患者易发作AUR,且IPP值>20mm的患者拔出导尿管后再发AUR的风险将会增加。采用简单、实用的TAUS评估IPP,对评价AUR、指导判断BPH严重程度和外科干预时机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葛晖孙超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超声检查
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的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观察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斑块数目;测量颈总动脉(CCA)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斑块大小;计算CCA斑块发生率、斑块Crouse积分、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CCA内径、CCA—IMT、斑块检出率及Crouse积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与高血压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内径=0.689,rIMT=0.623,r斑块=0.611,r积分=0.635,P均〈0.05。脉压≤60mmHg者的CCA—IMT、斑块检出率和僵硬度均小于脉压〉60mmHg组(P〈0.05),扩张性和顺应性高于脉压〉60mmHg组(P〈0.05)。结论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有显著影响。高频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简便、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葛晖丁中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疑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声像图征象及临床资料,均同时行肝脏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出肝脓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与其他肝脏病变的鉴别要点。结果52例经病理及随访临床治疗最终42例确诊为肝脓肿。42例患者共发现47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右叶30个,肝左叶17个;21个病灶是脓肿形成前期,26个病灶为脓肿形成期。常规超声与彩超两种检查方式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和0.840,应用Z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AUC,Z=2.131,P=0.0331,两种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细菌性肝脓肿准确性优于常规超声,且细菌性肝脓肿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也可较为准确的与其他肝脏病灶鉴别,做出定性诊断。
王亚萍葛晖程将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
BI-RADS-US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比较BI—RADS—US诊断标准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患者共159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按照BI—RADS—US标准诊断分级,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定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以弹性应变率比值≥3.08为界点判断肿块良恶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率。结果:良性78例共88个肿块.恶性62例共71个肿块,BI—RADS—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1.55%(65/71),特异性为73.86%(65/88),准确性为81.76%(130/159);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37%(67/71),特异性为87.50%(77/88),准确性为90.56%(144/159)。构建ROC曲线后,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BI—RADS—US诊断0.851,95%可信区间0.791±0.911;应变率比值诊断0.887,95%可信区间0.825~0.950。两种方法准确性的配对卡方McNemar检验结果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测定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较B1-RADS—US诊断分级准确性高,对于BI—RADS—USⅣ级肿块更具诊断价值。
葛晖丁中王矛李成华张峰陈寒
关键词:乳腺疾病多普勒
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子宫角部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子宫角部妊娠和2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例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表现为孕囊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孕囊型共30例,孕囊位于子宫角部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8%(13/14);超声表现为孕囊位于膨大的宫角内,与子宫内膜相连或隐约相连;孕囊周围有厚度均匀的肌层组织.厚9~12 mm。孕囊位于输卵管间质部1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3.8%(15/16)。超声表现为宫角有不同程度的膨出.孕囊边缘与子宫内膜存在2~7 mm,不等的距离;孕囊周围肌层组织厚度<9mm。混合型共11例,宫角妊娠4例,间质部妊娠7例。结论联合应用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对子宫角部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孕囊型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葛晖丁中陈寒张峰王顺
关键词:超声检查妊娠子宫角部输卵管间质部
经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肾囊肿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经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肾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90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经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腹腔镜组),44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囊肿抽吸并注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硬化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囊肿大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囊肿位于腹侧及多房囊肿的比例高于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囊肿治愈率(100%,46/46)明显高于硬化组(75%,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组的有效率为95.45%(42/44),与腹腔镜组(100%,46/4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治疗费用高于硬化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长于硬化组(P<0.05)。结论与经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操作便捷、患者恢复快、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更少,其中应用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可减少患者术中并发症;但经后腹膜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位于腹侧肾囊肿及多房肾囊肿有其独特优势。
王亚萍葛晖程将詹运运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超声穿刺硬化
三维超声影像下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及耻骨直肠肌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影像技术对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及耻骨直肠肌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滨湖医院和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128例初次妊娠并经阴道分娩后3天~5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育龄期无流产史、无生育史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进行三维超声影像检查,分析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盆底特征,并对耻骨直肠肌损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AP(6.22±0.59)cm、LR(4.52±0.62)cm、HA(16.84±1.41)cm^2均大于对照组(5.00±0.51)cm、(4.19±0.46)cm、(14.52±1.34)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LPR(0.56±0.09)cm、T-RPR(0.58±0.11)cm均小于对照组(0.48±0.04)cm、(0.73±0.0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组女性依据直肠肌是否损伤分为损伤组(52例)和未损伤组(76例),未损伤组胎儿头围(30.35±1.63)cm、腹围(33.85±1.57)cm均小于损伤组(32.37±1.42)cm、(35.48±1.53)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损伤组第二产程、三产程时间(41.52±28.53)min、(7.69±3.72)min均低于损伤组(69.92±48.12)min、(10.52±9.4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损伤组孕末BMI(25.83±3.29)低于损伤组(27.45±2.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三维超声影像对两组AP、LR、HA、T-LPR、T-RPR、A-PR进行重复性测量,结果显示组内、组间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影像技术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女性盆底支持系统结构有较好的评估作用,阴道分娩后早期女性会伴随盆隔裂孔结构异常情况,耻骨直肠肌损伤与第二产程、三产程时间,胎儿头围、腹围及母体孕末期BMI等因素有关。
张春梅葛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