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作品数:6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源性运动呼吸异常:心衰患者运动期间波浪式呼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在运动期间诱发的异常波浪式呼吸模式(EIOB)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8例NYHAⅢ-Ⅳ级患者完成的症状限制性功率递增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观察分析计算心力衰竭患者在CPET中EIOB的发生时间、频率、振幅等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男17女21在38例患者中,31例发生EIOB,发生率为81.6%。EIOB组每分通气量(V4E)波浪振幅是(12±4)L/m(为平均值的81%±30%),周期(77.0±20.0)s。EIOB组中OB发生在运动前、运动中功率低于无氧阈时、恢复期或者全程分别为24、31、4和4例;除V4E外,在CPET的各项参数中,全部31例患者均表现EIOB的指标为V4O2、V4CO2、RER和PETO2;29例患者V4E/V4 CO2、V4O2/V4E和BF出现EIOB;26例患者PETCO2出现EIOB;25例患者VT、V4O2/HR出现EIOB;2例患者HR出现EIOB。结论: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EIOB。就心脏功能对呼吸调控的影响及心衰患者呼吸异常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张雪梅 孙兴国 Piergiuseppe Agostoni 刘方 周娜 谭晓越 宋桂芹 谷磊 刘凝华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1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7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峰值负荷功率(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峰值摄氧量(%pred)、峰值氧脉搏(%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较术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极限状态时收缩压较术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其他3个状态摄氧通气效率较术前升高(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潮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潮气末氧分压较术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CPET是一项可以安全、无创、客观、定量、可重复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CPET检查结果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 孙兴国 郭志勇 刘方 葛万刚 周娜 周萍 董文涛 滕志涛 孙杏云 毕艳梅 王小康 曲大鹏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肺运动试验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胸腔闭式引流术(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明确诊断有显著胸腔积液,并接受CTD治疗的患者1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3例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10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峰值负荷功率(W)、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时摄氧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降低,极限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摄氧通气效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和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潮气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4个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时潮气末氧分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每呼吸摄氧量� 郭志勇 孙兴国 刘方 周娜 周萍 董文涛 滕志涛 孙杏云 滕玉凤关键词:胸腔积液 引流术 心肺运动试验 治疗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治疗性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3年6-12月首次确诊冠心病、开始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每周3次30 min 3 km快步行走有氧训练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心内科常规健康教育;B组给予治疗性健康教育。结果:3个月后,失访率:A组52.51%,B组20.78%;部分参与运动比例:A组10.06%,B组13.78%;完全参与运动比例:A组15.43%,B组28.52%;认知水平:A组22.09%,B组69.89%;记录日志:A组25.41%,B组63.78%。B组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降低患者失访率,提高患者参与运动训练比例以及对疾病、治疗、运动康复的认知水平,改善了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周娜 张丽文 冯震霞关键词:冠心病 依从性 30分钟快步行走对冠心病患者IGF-1和CRP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观察30分钟3千米的有氧运动训练方案对冠心病患者(非心绞痛型) IGF-1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科2013年1~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按开始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已满2周、4周和9周的时间点,随机抽取符合本次试验的患者,并建议其返回医院,完善本次试验对应时间点的相关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组(A组);对我科2013年6~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B组),给予每日30分钟3千米快步行走的运动康复方案。结果 B组患者运动满2周时的IGF-1水平较A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患者运动满4周和9周时的IGF-1水平较A组患者升高,但B组患者9周时的IGF-1水平较4周时的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B组患者运动满2周、4周和9周时的CRP水平较A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0.05);IGF-1水平和CRP水平之间未提示有相关性。结论 30分钟3千米快步行走的有氧运动方式改善了冠心病患者运动4周、9周后的IGF-1水平,但运动9周后的IGF-1水平较4周时,未见进一步提升;本次观察结果未显示该运动方案对CRP水平有影响,也未提示IGF-1水平与CRP水平之间有相关性。 周娜 敖丽娟关键词:有氧运动 冠心病 炎症因子 治疗性健康教育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前,冠心病虽然可以通过昂贵的介入治疗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故致死致残率仍不断上升。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予重视。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保证心脏康复的实施,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临床和行为预后。治疗性健康教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希望这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能被国内临床医护人员进一步认识和运用。 周娜 白文伟 敖丽娟关键词:依从性 心脏康复 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