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昆明地区三种马拉色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山苍子油和抗真菌药物联合的体外药敏试验
- 目的1、了解昆明地区三种马拉色菌皮肤病即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菌种分布情况和易感因素,为预防马拉色菌感染及减少发病率提供依据;2、研究山苍子油抗马拉色菌的活性及分别与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联合抗真菌效力,为...
- 许雪
- 关键词:马拉色菌山苍子油抗真菌药物
- 念珠菌致真菌性角膜炎3例报告被引量:3
- 2014年
-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本文报告我院于2011年诊治的3例念珠菌致真菌性角膜炎,这有助于了解在本地区该疾病的致病菌及主要特点。
- 许雪黄云丽张道军李红宾
- 关键词:念珠菌真菌性角膜炎
- 山苍子油及其分别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联合抗马拉色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山苍子油是否具有抗马拉色菌的作用,明确山苍子油分别与3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联合抗真菌效力。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M27-A方案,测定山苍子油对临床分离的87株优势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同时测定山苍子油分别与3种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的MIC值,并比较3种抗真菌药物与山苍子油联合用药前、后的MIC值。结果:山苍子油对临床分离的87株马拉色菌MIC均值为(3130.76±846.75)mg/L,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均值明显低于合轴马拉色菌和厚皮马拉色菌(P<0.05);山苍子油分别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联合用药的MIC值比单用时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山苍子油对马拉色菌可能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不同马拉色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山苍子油能够增强3种唑类药物的抗真菌效果。
- 黄云丽李红宾许雪李玉叶董天祥
- 关键词:马拉色菌药敏试验山苍子油抗真菌作用
- 马拉色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马拉色菌作为一种嗜脂性的条件致病真菌,目前至少可分为14个菌种,然而传统的表型鉴定方法对生理生化特征不典型的马拉色菌菌株难以鉴定,近年来对马拉色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马拉色菌属的分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本文就马拉色菌的相关分子生物学鉴定进展做一综述。
- 许雪李红宾
- 关键词:马拉色菌流行病学
- 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诱发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诱发因素,并比较三种疾病的诱发因素有无差异。方法收集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头皮屑)的病例,用自制的调查表对入选病例进行诱发因素调查,比较诱发因素在三种疾病间有无差异。结果共收集158例病例,男104例,女54例,平均年龄29.4岁,多汗、油性皮肤患者所占比例均超过60%,系统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危险因素。结论马拉色菌感染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多汗者易发生花斑癣,油性皮肤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马拉色菌毛囊炎。
- 许雪李红宾黄云丽李玉叶董天祥林松发程露
- 关键词:马拉色菌疾病
- 白念珠菌基因分型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白色念珠菌定植于大多数人群的口腔中,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优势菌种而导致感染。基因分型是近年来白念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深部真菌感染比例不断增加,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真菌病的研究中,从而为控制白念感染及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基础。本文综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ITS区域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白念珠菌基因分型方面的相关研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且讨论了将基因分型研究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及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趋势和广阔前景。认为目前更倾向于多种分型方法联合应用,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但是仍需进一步探索。
- 明迪黄云丽公丽红许雪李红宾
- 关键词:白念珠菌基因分型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