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凤

作品数:57 被引量:201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中药
  • 7篇药学
  • 7篇中药学
  • 7篇中医
  • 6篇血证
  • 6篇教学
  • 5篇血证论
  • 5篇方药
  • 4篇药枕
  • 4篇唐宗海
  • 4篇吐血
  • 4篇临证
  • 4篇颈椎
  • 4篇颈椎病
  • 3篇医家
  • 3篇岳甫嘉
  • 3篇治法
  • 3篇通路
  • 3篇鞘膜
  • 3篇鞘膜积液

机构

  • 57篇安徽中医药大...
  • 10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云南中医药大...
  • 2篇皖南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滁州市中西医...

作者

  • 57篇王玉凤
  • 14篇李凤
  • 11篇谭辉
  • 8篇吴元洁
  • 7篇赵军
  • 6篇刘莹
  • 4篇万磊
  • 4篇李白坤
  • 4篇南淑玲
  • 4篇赵黎
  • 4篇戴蕾
  • 4篇许霞
  • 3篇程卉
  • 3篇黄菊芳
  • 3篇朱俊
  • 3篇王坤
  • 2篇邓勇
  • 2篇朱继民
  • 2篇刘晓丽
  • 2篇吴元波

传媒

  • 5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山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经验拾粹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撷取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病症来总结明代医家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探知其学术思想。认为岳氏善从气血关系着手来阐发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辨别气血的虚实、寒热,确立调理气血治疗经期疾病的主旨,包括益气养血清热治崩中,滋阴降火顺气治倒经,行气活血散寒、益气养血治痛经,活血利水、健脾利水治经期浮肿,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治经期感冒等。其调理气血善用四物汤,此方集行气、养血、活血于一体,适应范围广泛,于妇人尤宜。此外,岳氏善调脾胃以促气血之生成,用药不忘固护脾胃,其学术精粹对现代临床诊病仍具有指导意义。
徐新宇李长明徐谦王玉凤
关键词:月经病崩中倒经浮肿
唐容川《血证论》从肺肾论治抱儿痨被引量:1
2019年
抱儿痨病名首见于唐容川《血证论·附抱儿痨论》,以妇女孕期出现咳嗽、吐血、骨蒸潮热及梦交为典型特点,西医的妊娠合并肺结核一病与其极为相似。唐氏认为患抱儿痨者,是胞胎壅于下焦,阻碍气的运行通道,气滞下焦而上逆,带动下焦之痰、气、水饮及相火上攻肺部所成。痰者,肾阴虚火旺,炼水而成,见咳嗽咯痰;气者,肾不纳而成,见喘咳不休;水饮者,肾阳虚不化而成,见胸膈满闷;相火者,肾水火不济而为病,因其壅遏肌腠,耗伤气血阴津,故见骨蒸潮热、吐血、梦交等。提出抱儿痨病根在胞胎与肾,受病在肺,病理因素的传输依靠上逆之胎气。病情危急,须从肺肾论治。痰者为病,当"滋养肾阴,清肺豁痰";气者为病,当"纳肾气,降肺气";水饮为病,当"温补肾阳,泻肺除饮";相火为病,当以"滋养肺肾,交济水火"为根本,辨证佐以"调和寒热""去除骨蒸"及"补益气血"三法。针对上逆之胞气,当"治肺从二便下、治肾增强摄纳"。另总结抱儿痨急治思想,即吐血逆满者,当降气、凉血、泄瘀;产母困惫之极者,当下胎保母;产后血崩、喘促、汗出不止者,当急治其标,忌徒守温补。
徐新宇白惠敏陈诺陈莉莉韩卉蒋婉田红霞汪岱李凤王玉凤
关键词:妊娠合并肺结核血证论肺肾同治唐容川
益气活血中药脑络欣通促进脑缺血气虚血瘀证大鼠脑血管再生及机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MCAO-R)气虚血瘀证大鼠脑血管再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脑络欣通高剂量组[1200 mg/(kg·d)]、脑络欣通中剂量组[800 mg/(kg·d)]、脑络欣通低剂量组[400 mg/(kg·d)],各12只,改良线栓法结合多因素复合模拟建立MCAO-R气虚血瘀证模型。根据模型生物学特征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气虚证和血瘀证评分,运用激光多普勒仪动态监测局部脑血流量(rCBF),HE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Wnt5a、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β联蛋白(β-cate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蛋白表达。结果脑络欣通能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降低气虚血瘀证评分,恢复rCBF;脑络欣通高、中剂量组病变减轻最为明显,且这两组对Wnt5a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最为明显,但对模型大鼠GSK-3βmRNA无明显影响;脑络欣通高、中剂量组β-catenin、VEGF、AngⅡ表达显著升高。结论脑络欣通能促进脑血管再生而提高rCBF,可能与激活Wnt通路而影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有关。
谭辉尹婷婷邓勇何玲李凤王玉凤
关键词:脑络欣通脑缺血WNT通路血管再生局部脑血流量
孙一奎关于“四时节律”的应用探析
2022年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四时节律”对疾病的影响。从孙一奎关于疾病病因病机、脉诊分析及处方选药3个方面的论述进行阐释分析,总结其应用“四时节律”的经验,主要包括:以四时规律对疾病病因病机做出合理判断;巧用脉象变化结合四时规律断时机、定转归;对一般外感疾病用药采用春季润肺平肝、夏季清气泻火、秋季清肺泻湿、冬季解表行痰四法,特殊外感诊治则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而对制药时长同样进行四时规律性调整。这对现代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马洪微王玉凤
关键词:四时节律新安医学
基于“点、线、面”的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以麻黄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中药学是沟通中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程的桥梁,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提升临床辩证用药的水平。以往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多关注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单元间、课程间或者学科间的关联价值,导致学生中医药思维弱化。本文以麻黄为例,基于知识"点、线、面"就中药学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初步探讨,既关注中医药精髓传承,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松孙娟王玉凤
关键词:点线面中药学教学设计麻黄
从肺论治血证探析
2024年
血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然历代对于血证证治,较少论及与肺脏的关系。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可朝百脉,主治节,故可化生、运行血液。血证之由无外气血,均有关于肺。血证之治无外气血两端,均可从肺论治,通过补肺气、泻肺热、降肺气、滋肺阴、宣肺郁、温肺阳可治疗诸多血证。血汗同源,津血同源,故血证发生之时当以禁汗保津,肺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且可生津,故血证禁忌,亦可从肺出发。文章结合文献从肺与血的关系以及从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禁忌等相关层面探讨血证从肺论治机理。
刘政新曾堂清王居义王玉凤
关键词:血证从肺论治辨证论治病机治法禁忌
张锡纯治吐血六法探析被引量:2
2020年
张锡纯在《医论·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中认为吐血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诱因,但其根本在于胃气之上逆,组方重用代赭石,主张降胃为要。其将吐血的诱因分为因热、因凉、因肝胆之气上逆、因冲气上逆、因阴不潜阳及因气随血脱而胃气上逆六者,并根据临证经验,分别确立了“清热泻火,重镇降逆”“温中降逆,健脾消积”“凉肝泻火,重镇降逆”“平冲降逆,下气止呃”“滋阴清热,纳气平喘”“补气养血,纳气平喘”的治疗方法。
徐新宇吴梦婷凌冰莹唐秀琴王玉凤
关键词:吐血胃气上逆
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下SOD、MDA、NO变化及丹蛭降糖胶囊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太子参、生地黄、菟丝子、丹皮、水蛭、泽泻等)对血糖波动的糖尿病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加上交替注射胰岛素和灌服葡萄糖诱导血糖波动大鼠模型,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干预各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胰岛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6周后,丹蛭降糖胶囊干预组较糖尿病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多食、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减轻,与血糖波动模型组比较,丹蛭降糖胶囊高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清SOD活力(P<0.01)和FINS水平(P<0.05),以及胰岛明显增大和数量增多。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提高血糖波动状态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和胰岛细胞数量,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从而减轻症状。
吴元洁郑书国方朝晖吴元波吴传云王玉凤刘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丹蛭降糖胶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唐宗海《血证论》消瘀思想探骊被引量:16
2020年
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将“瘀血”视为离经之血,因与正常好血不相融合,且常壅而化热、变生他证,故临床治疗吐衄便漏等出血证时,主张在止血之后尽早消瘀。通过总结《血证论》及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唐氏消瘀思想以分析瘀血成因、论述清血与瘀血的鉴别、辨明瘀留位置及其变证、据证施治为主线。提出:瘀血为好血离经而成;清血与瘀血不可单从颜色及流动性鉴别,而是依据血是否离经及离经的久暂进行鉴别,且血一旦离经,皆当视为瘀血,不论清瘀均需消除,其瘀血尚未入胃者,以消法和下法为主,已入胃者则以吐法为主;瘀留心肺、病情危急者,见心痛、神昏、咳逆喘促、鼻起烟煤等,当“急降其血以保心”“理气祛瘀以保肺”;瘀留三焦者,当分焦逐瘀;瘀留肌肉者,见自汗盗汗等,当“祛瘀兼益气养阴”;瘀留腠理者,见寒热往来等,当“祛瘀兼调和营卫”;瘀留脏腑经络者,须及早祛瘀,日久可变化为癥、瘕、脓、干血、痨虫五者,当分别予以“破血行气”“调血和气”“行气除瘀,兼以排脓”“消蚀干血”“杀虫夺血,兼以食疗”五法。
徐新宇苏悦何松李卓凡韩卉汪岱刘俊楠王玉凤
关键词:血证论瘀血唐宗海
论《中医药膳学》中药食两用中药应用误区与合理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由谭兴贵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药膳学》收载的常用于药膳的药物约106种,多数药物属于2002年3月5日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中医药膳学》对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都有详细的介绍,但对于药食两用中药的应用误区及合理应用阐述较少,该文将对此进行探讨,望与君共鉴。
王玉凤李凤赵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