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作品数:42 被引量:553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寰椎的手术指征探讨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范围延至寰椎的手术指征。 方法筛选2005年9月-2010年1月收治的颈椎C3~7或C2~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因C1~4范围内狭窄导致脊髓损害症状不缓解或缓解后再次加重,再手术将减压节段延伸至C1节段的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排除因手术本身原因所致的再手术者,共17例作为研究组,并与因颈椎管狭窄症行C2~7减压联合C1后弓切除术患者1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评估其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及脊髓受压情况;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17分评分表和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通过Hirabayashi等方法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17例患者中,初次行C3~7椎管扩大成形8例,其中3例存在C1、2节段狭窄,脊髓周围脑脊液信号不连续;5例在C2~4节段有最大前后径〉 7.0 mm的致压物。初次行C2~7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C2~4节段均有最大前后径〉 7.0 mm的致压物。17例患者再次手术将减压节段延至C1,术后随访时间35~61个月,平均45.6个月;颈椎曲度情况:术前为颈椎前凸11例、直形颈椎4例、颈椎后凸2例,术后有2例颈椎前凸变为直形颈椎,1例直形颈椎变为后凸;神经改善率优8例,良7例,可2例。对照组术前C2~4节段均有最突出部位前后径〉 7.0 mm的致压物;术后随访时间30~58个月,平均38.7个月;颈椎曲度情况:术前为颈椎前凸13例、直形颈椎2例,术后有1 例颈椎前凸变为直形颈椎;神经功能恢复率为优8例,良6例,可1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间比较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末次随访时JOA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5)。 结论对于颈椎后路� 李清江 孔清泉 张立 孙天威 李涛 龚全 宋跃明 刘浩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管减压 颈椎管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 高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2005年 目的高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需慎重选择手术范围。方法观察分析应用颈后路椎板扩大术治疗1例经常规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的高位OPLL患者的疗效。结果高位OPLL的手术治疗范围应彻底,才能取得良好疗效。讨论颈后路椎板单开门手术适合大部分OPLL,但对高位OPLL手术应以能彻底减压为原则。 王勇 张立 陈安富关键词:OPLL 颈后路单开门 症状复发 后路椎板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截骨矫形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11月应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骨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13例颈椎半椎体畸形导致的先天性颈椎侧凸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观察临床效果。统计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硬膜囊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颈椎CT冠状面重建图像上颈椎侧凸结构曲线和颈椎或者上胸椎的代偿曲线(Cobb角)。结果: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5岁(9.2±3.4岁)。11例接受一期前路截骨、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2例接受一期前路截骨、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术后Halovest支具固定3个月。手术时间210.520min(324±92min),m血量150~1000ml(585±319m1)。5例术后出现凸侧神经根刺激症状,4例在术后6个月时完全缓解,1例在术后24个月时肱三头肌肌力仍为3级。随访24—60个月(30.0±12.4个月),颈椎侧凸结构曲线Cobb角由术前9°-45°(28.3°±11.0°)矫正至0°~25°(6.9°±7.8°),矫正率为44.4%~100%[(78±24)%];颈椎或者上胸椎的代偿曲线Cobb角由术前0°-25°,(21.8°±5.8°)矫正至3°-23°(5.5°±4.3°),矫正率为8%~75%[(37±33)%]。末次随访时,患者头颈肩部外观显著改善。结论: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初步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 孙宇 张凤山 潘胜发 张立 于淼 刁垠泽 陈欣 周非非 赵衍斌关键词:半椎体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策略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6年4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于我院行二次手术的病例,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分析二次手术原因.采用mJOA评分评价二次手术的疗效。结果:共有43例二次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为2-204个月(47.8±51.4个月)。二次手术原因包括:(1)技术相关因素9例,其中椎板回弹或部分关门7例,椎板内陷刺激神经根或脊髓2例;(2)单纯后路手术减压不充分16例,其中前方致压物较大合并颈椎管狭窄15例,后凸合并颈椎管狭窄1例;(3)疾病进展18例,其中0PLL进展14例,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增生4例。前方致压物较大且以软性压迫为主、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后凸的病例采用前方入路二次手术;椎板回弹或部分关门、椎板内陷刺激神经根或脊髓、巨大后纵韧带骨化前方入路切除困难病例采用后方入路二次手术。采用前路二次手术者28例,后路二次手术者14例.后路联合前路二次手术者1例。二次手术前mJOA评分为5.5.16分(11.6±2.8分),二次手术后3个月随访时mJOA评分为8~17分(13.7±2.1分),mJOA评分改善率为0。100%[(36.6±25.2)%]。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二次手术的原因包括技术相关因素、手术减压不充分和疾病进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前路或/和后路手术充分减压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赵衍斌 孙宇 王少波 张凤山 张立 潘胜发 周华关键词: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二次手术 后纵韧带骨化症 Frankel-A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后继发的低钠血症(英文) 被引量:28 2000年 目的 :总结急性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变化规律 ,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了本院 1992~ 1998年住院的 35例急性Frankel A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变化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3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伤后平均 (2 .8± 1.8)d入院 ,平均住院时间 (5 2± 13)d。低钠血症发生率10 0 % ,低钠血症于伤后 (4 .5± 1.2 )d开始 ,(14± 3)d达高峰 ,15例 (4 2 .88% )出院时低钠血症仍未恢复。此外 ,还可出现高碳酸血症、氮质血症、多尿以及尿钠排出量明显增多等变化 ,而血钾的变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是颈脊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 。 张立 蔡钦林 党耕町 刘忠军关键词: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流行病学 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的水钠代谢变化及尿PGE_2变化 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研究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病人继发的水钠代谢紊乱及尿中前列腺素PGE2 排出量的相应变化 ,探讨颈髓损伤病人继发水钠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方法 完全性颈髓损伤 (CSCI)病人 2 8例 ,对照 18例。检测血压、心率、血电解质、尿量、液体入量以及尿电解质排出量的变化 ,放免检测尿前列腺素PGE2 的变化。结果 CSCI组血Na+ 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1) ,92 9%可出现低钠血症。CSCI组尿量 (P <0 0 1)及 2 4h尿Na+ 排出量 (P <0 0 5 )均高于对照组 ;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2 4h尿PGE2 排出总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颈髓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抑制 ,血压降低 ,肾血流量减少 ,肾皮质缺血缺氧 ,继而刺激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增多 ,产生利钠利尿作用 ,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 张立 阿拉塔 蔡钦林 刘忠军 党耕町关键词:急性颈髓损伤 病人 水钠代谢 PGE2 水电解质失调 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和调控 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后脊髓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 thase ,iNOS)表达的变化及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κB ,NF κB)对iNOS的调控作用。寻找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 ,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Allen模型致大鼠脊髓损伤后 ,分别取假手术、损伤后不同时间或应用不同剂量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干预后的大鼠脊髓。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蛋白印记 (Westernblot)方法测定损伤局部iNOS表达量 ,应用凝胶泳动分析 (EMSA)方法测定NF κB活性。结果 :损伤后 6~ 2 4h出现iNOSmRNA表达 ,2 4h达最高 ;1~ 5d出现iNOS蛋白表达 ,3d为高峰。NF κB活性于伤后 3h增高 ,持续升高至 2 4h仍未下降。PDTC抑制了iNOSmRNA及蛋白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iNOS参与了急性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发病过程。急性SCI中活化的NF 孙冰 蔡钦林 张立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NF-ΚB 信使RNA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3年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具有优越生物力学性能的颈椎后路内固定技术,近年来逐步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使部分颈椎疾患的治疗效果得以提高。但下颈椎椎弓根在解剖学上具特殊性,与颈脊髓、椎动脉及颈神经根相毗邻,手术风险及难度均较大。不少学者对计算机导航技术引导下的置钉及徒手置钉技术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计算机导航系统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稳定性差;而由于颈椎椎弓根钉的徒手珞钉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也能满足临床需要,本文重点介绍徒手置钉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 张立关键词:颈椎椎弓根螺钉 置钉 徒手 计算机导航系统 后路内固定技术 生物力学性能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迟发性颈椎硬膜外血肿合并C5神经根麻痹一例 被引量:4 2007年 SUMMARY Delayed 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DPSEH) is a rare and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laminoplasty, and cervical nerve root palsy occurs more frequently than DPSEH, especially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The authors describe a case of DPSEH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that developed in a patient 3 days after he underwent laminoplasty. In this case, a 78-year-old man with a history that having taken Aspirin without the doctor’s instruction for 5-6 years,he underwent cervical laminoplasty for mild myelopathy. On the 3rd postoperative day, he complained of weakness of his left upper extremity and could not raise his left arm. The symptom aggravated in the next few days. On the 9th postoperative day, there was an obvious motor deficit of both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abnormal signal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a hematoma at levels C3-C4, compressing spinal cord. The clot was evacuated during emergency revision surger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after the operation was uneventful and the muscle strength was improved five days later. Therefore, the symptoms of DPSEH are not so typical that its possibility should be kept in mind. Sometimes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with C5 nerve root palsy which may only represent weakness of upper extremities. The authors recommend tha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DPSEH and a revision surgery should be taken as soon as possible once the hematoma causing the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was confirmed. 周非非 张立 赵旻伟 于淼 孙宇关键词:脊神经根 椎管狭窄 手术后并发症 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2002年 目的 总结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 35例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的血尿生化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 本组低钠血症发生率 10 0 % ,低钠血症于伤后 4 .4 9d± 1.17d开始 ,13.6 1d± 3.0 7d达高峰 ,38.89d± 9.6 4 d恢复正常 ,持续时间 34.4 d± 9.5 d,15例 (42 .88% )出院时低钠血症仍未恢复。伤后平均 15 d左右血浆渗透压开始低于正常 ,此后一直持续至出院。结论 严重、顽固的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耗盐综合征 (CSWS)有关。 张立 蔡钦林 刘忠军 党耕町 周方关键词: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 并发症 低钠血症 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