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策
作品数:
3
被引量:6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石油管理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吴晓智
新疆石油管理局
赵永德
新疆石油管理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天文地球
主题
3篇
油气
3篇
盆地
2篇
准噶尔盆地
1篇
地层
1篇
地层压力
1篇
地质
1篇
地质构造
1篇
东北缘
1篇
异常地层压力
1篇
油气藏
1篇
油气关系
1篇
油气聚集
1篇
油气勘探
1篇
油气评价
1篇
气藏
1篇
迁移
1篇
前陆
1篇
前陆盆地
1篇
陆盆
1篇
勘探
机构
3篇
新疆石油管理...
作者
3篇
李策
2篇
赵永德
2篇
吴晓智
传媒
2篇
新疆石油地质
1篇
新疆地质
年份
1篇
1997
1篇
1996
1篇
199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异常地层压力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19
1994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盆参2井于4500m和5700m深处侏罗系内存在异常高压层。根据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理论、烃类有机成因理论、油气分带模式,探讨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岩性封闭是先决条件,粘土矿物成岩后生期释放大量层间水,下侏罗统生油层进入低成熟阶段,造成流体增温增压,形成一温跃层,导致异常高压出现。受温压条件控制,勘探目的层侏罗系存在明显的油气分带性:封闭层之上为石油聚集带,之下为凝析油、天然气聚集带。4500m封闭层以上的侏罗系应是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
吴晓智
李策
关键词:
油气聚集
地层压力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东北缘前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31
1996年
在挤压构造环境下,造山带与相邻的克拉通之间形成前陆盆地,其演化是由早期不稳定阶段向晚期稳定阶段不断发展。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于克拉麦里山前形成典型的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及前缘陆隆的演化、迁移与克拉麦里深大断裂的走滑发展休戚相关。早石炭世前陆盆地位于陆南-滴西地区,晚石炭世迁至东部大井-石钱滩北部,二叠纪,受克拉麦里大断裂影响,开始向西迁移至五彩湾一带;晚二叠世晚期前陆盆地消失,进入统一拗陷时期。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早期与晚期的构造应力作用松弛期,为前陆盆地发育期,分别形成该地区滴水泉组与平地泉组两套烃源岩。其中滴水泉组形成的石炭纪原生油气藏,在后期的构造变动中,遭受了破坏,油气发生散失,而平地泉组最具现实意义。前缘陆隆的变迁,控制着油气的运移方向;前缘陆隆于演化过程中逐步被NE向构造改造,后期得到不断加强的古隆起之上的NE向构造是油气有利聚集带。
吴晓智
赵永德
李策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前陆盆地
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含油气评价
被引量:16
1997年
和什托洛盖盆地是一个海西运动期以后经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中新生代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可划分为四个一级构造单元:白杨河坳陷、风台隆起、亢特能坳陷、北部断褶带.盆地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以上地层,沉积岩厚度达5000m,具有多旋回性.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是其主要的烃源层,生油门限约为2100m,于白垩纪末开始大量生烃,形成自生自储型储盖组合.因此,燕山运动中、晚期形成的圈闭将是侏罗系油气最有利的聚集场所.白杨河坳陷的生烃潜力优于亢特能坳陷,应该是该盆地最主要的勘探领域.
赵永德
李策
敖林
吴晓智
王绪龙
关键词:
盆地
地质构造
油气藏
油气勘探
含油气评价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