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蓝莓花青素通过下调p53基因DNA甲基化抑制口腔癌KB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被引量:28
- 2014年
- 文章从内蒙古野生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m)中提取花青素,观察其对口腔癌细胞株KB的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p53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利用含0.1%盐酸的甲醇提取花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鉴定花青素的成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蓝莓花青素对KB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分析蓝莓花青素诱导细胞凋亡与p53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的野生蓝莓中至少存在14种花青素成分;蓝莓花青素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KB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且能诱导细胞凋亡;蓝莓花青素处理后Caspase-9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诱导KB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上调;MSP结果表明随蓝莓花青素浓度增加,未甲基化的p53的比例增加,说明p53的甲基化状态有所下调。
- 陈琦李少伟贾宇臣王利
- 关键词:花青素口腔癌DNA甲基化
- 花青素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5年
- 花青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它赋予水果、蔬菜和植物鲜艳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蓝莓、樱桃、覆盆子、草莓、紫葡萄和红酒等。它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和化学成分使得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衰老、抗心血管、抗癌等,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花青素对于人类各种疾病的治疗以及作为一种药方都具有积极的效果,花青素通过抗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等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机制来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抗炎效应,这一系列的生物活性都给人们对抗各种疾病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本文就花青素的特点、提取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 侯锐陈琦王利贾宇臣李少伟
- 关键词:花青素生物活性癌症
-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被引量:1
- 2014年
- 旨在对山羊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分离培养。将分离得到的BMSCs进行传代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其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和sox2基因,以验证其干细胞特性;在此基础上绘制BMSCs的生长曲线,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直观了解。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山羊BMSCs原代细胞呈现出成纤维样,并能够表达oct4和sox2基因,证明了其干细胞特性;其生长曲线呈“S”型,在1~2 d时为潜伏期,第3天时进入指数生长期,第7天时进入平台期。结果提示,分离得到的细胞具有BMSCs的特性,能够用于后续的相关试验研究。
- 王利陈琦贾宇臣郑源强李少伟
- 关键词: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PCR
- TERT基因修饰的绵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TERT基因修饰的绵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多向分化的能力,验证TERT基因对绵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方法将TERT-ADSCs进行传代培养,选取P3和P30进行成骨和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通过组织学染色和特异性表达基因的RT-PCR鉴定,对TERT-ADSCs的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 TERT-ADSCs可以稳定传至P30,P3和P30成骨诱导后,可见明显的骨结节突起,茜素红染色后呈红褐色,且表达特异性基因CBFA和Osteocalcin。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呈三角或树突状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后可见尼氏体存在,且表达特异性基因NSE和GFAP。结论绵羊TERT-ADSCs传至多代后仍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为ADSCs永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孙毅朱淑芬王婧超韩霞王利陈琦贾宇臣李少伟
- 关键词:传代培养诱导分化
- 厚朴花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建立厚朴花有效成分[1]的最佳工艺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2]超声振荡法高效液相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4nm.理论塔板数计算应不低于1500制作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标准曲线及不同提取方法的含量图结果标准曲线中(厚朴酚含量为70μg/ml,和厚朴酚含量为42μg/m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8%±1﹒86%,并且70%乙醇回流的提取方法提取率最高。结论:本法得到有效成分的含量最高,结果准确可行。
- 李少伟王利陈琦贾雨臣孙毅
- 关键词:厚朴花高效液相法
- 蓝莓花青素诱导结肠癌LS174T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蓝莓花青素对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诱导及探究蓝莓花青素的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LS174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25、50、100和200μg/m L)处理,利用CCK法、Hoechst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对LS174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相关凋亡基因P53、CCND3、P73、SFN、caspase-8和FAM200a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8和P73的表达。结果蓝莓花青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了结肠癌LS174T的增殖(P<0.05);蓝莓花青素呈现剂量依赖性诱导癌细胞凋亡;CCND3、P73和SFN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caspase-8、FAM200a和P53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caspase-8蛋白表达下调,P7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蓝莓花青素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与P73蛋白表达上调和caspase-8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 侯锐王利李少伟贾宇臣陈琦
- 关键词:花青素抗癌结肠癌蓝莓
- 绵羊TERT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 2016年
- 目的将绵羊端粒逆转录酶(TERT)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EGFP-TERT转入绵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进一步研究TERT在BMSCs永生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出带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TERT基因,连接到pcDNA3.1-EGFP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到BMSCs中,G418筛选出转染成功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TERT基因cDNA全长为1 866bp,转染BMSCs以后传至第40代时,核型分析正常率为77.78%。结论成功构建了绵羊pcDNA 3.1-EGFP-TERT真核表达载体,TERT-BMSCs传至40代时仍有较高的核型正常率。
- 孙毅朱淑芬王婧超韩霞王利李少伟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细胞生物学
- 内毒素血症大鼠ET-1的变化及GSH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内毒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内毒素组,内毒素+GSH组,每组8只。内毒素组:腹腔注射LPS;内毒素+GSH组:腹腔注射LPS和GSH;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中的cTnI、内皮素-1的含量结果:光镜下观察内毒素组心肌组织损伤严重,内毒素+GSH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正常对照组重,但较内毒素组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毒素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TnI、ET-1显著升高(P<0.01),内毒素+GSH组血清及心肌组织匀浆中CTnI、ET-1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但较内毒素组低(P<0.05)。结论:内皮素-1介导心肌血管收缩可能参与了内毒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发生;GSH可以减轻内毒素致大鼠的心肌损伤,可能与减少ET-1生成有关。
- 孙毅李少伟黄志民陈欣包龙堂周丽华
- 关键词:内毒素心肌损伤ET-1GSH
- 蓝莓花青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方法: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作用于GMC 24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测定GMC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aspase-9和Cytochrome-C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蓝莓花青素在50、100、150、200μg/ml浓度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0.98%、60.39%、59.60%、64.66%。Hoechst染色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法表明Caspase-9和Cytochrome-C蛋白表达增多。结论:蓝莓花青素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GMC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激活Caspase-9和Cytochrome-C的表达有关。
- 陈琦王利李少伟贾宇臣
- 关键词:花青素肾小球系膜细胞CASPASE-9
- 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差异的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出生后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生长差异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分布。方法对新生1~9日龄的KM小鼠背部、尾部和触须部皮肤取材,进行HE染色,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进行细胞色素C进行表达分布检测。结果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发育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态差异上,而发育时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小鼠出生后背部皮肤和尾部皮肤的毛囊发育都经过了一个非线性的发育和生长期,过了非线性的发育和生长期才开始快速生长,相比较尾部发育略迟于背部。触须部毛囊发育特征和背部尾部差异很大,一出生便可看到较成熟的触毛,没有经过稳定期便开始发育。结论通过形态学比较,结合CytC表达分布水平,发现新生小鼠不同部位皮肤毛囊早期发育存在形态和时间上的差异。
- 贾宇臣陈琦李少伟郑源强王利
- 关键词:毛囊细胞色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