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罗格列酮
  • 4篇格列酮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静脉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胰岛素敏感
  • 2篇胰岛素敏感性
  • 2篇糖尿病大鼠
  • 2篇中心静脉
  • 2篇外周
  • 2篇罗格列酮干预
  • 2篇反应蛋白
  • 2篇肥胖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市儿童医...

作者

  • 11篇黄晓燕
  • 6篇林汉华
  • 6篇姚辉
  • 5篇夏治
  • 2篇张龙江
  • 2篇黄砚屏
  • 2篇王宏伟
  • 2篇于芳
  • 2篇王玉
  • 1篇胡家高
  • 1篇邢福中
  • 1篇李彩萍
  • 1篇鲁巍
  • 1篇余雷
  • 1篇彭东信
  • 1篇陈小蓓
  • 1篇康世秀
  • 1篇刘建
  • 1篇周建华
  • 1篇花芸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格列酮对肥胖大鼠外周血瘦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模型瘦素抵抗出现的时间、程度、在肥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罗格列酮对商脂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治疗组。肥胖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饮食喂养20周,制备肥胖模型。治疗组于20周后予以罗格列酮2 mg/(kg·d)灌胃。于实验过程第10、20、24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结果肥胖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P均<0.05);正常组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肥胖组血清瘦紊水平逐渐升高,第20周显著高于第10周(P<0.01)。血清瘦素与血清胰岛素水平(r=0.427 P<0.05)、三酰甘油(r=0.515 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肥胖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血清瘦素水平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发展的预报器。罗格列酮治疗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也降低瘦素抵抗的水平。
姚辉张龙江林汉华王宏伟王玉夏治黄晓燕
关键词:瘦素抵抗罗格列酮肥胖症胰岛素敏感性
二甲双胍对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糖代谢和血清脂源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对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患儿血清脂源性激素脂联素、抵抗素、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04-01—2005-02将武汉市儿童医院和同济医院54例高胰岛素血症肥胖患儿分为轻、中度肥胖组及重度肥胖组,均以二甲双胍治疗12周,测量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脂源性激素脂联素、瘦素、抵抗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轻、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高胰岛素血症患儿空腹血糖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胰岛素、瘦素、抵抗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P<0.01),轻、中度肥胖组及重度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分别由治疗前的(24.3±1.8)μg/L、(30.2±5.1)μg/L降低为治疗后的(19.6±6.3)μg/L、(24.7±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抵抗素水平分别由治疗前的(16.5±6.0)μg/L、(22.3±5.2)μg/L升高为(22.0±5.1)μg/L、(30.6±1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治疗前分别为(8.4±3.2)mg/L、(6.5±1.2)mg/L,治疗后分别为(8.9±2.3)mg/L、(7.03±3.0)mg/L,治疗前后相比,P>0.05。体重指数(BMI)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二甲双胍能显著改善肥胖患儿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但在对脂源性激素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的改善上,有其局限性。
姚辉林汉华王玉康世秀黄晓燕夏治
关键词:高胰岛素血症抵抗素二甲双胍
肥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罗格列酮干预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出现的时间、程度的变化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动态变化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肥胖大鼠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 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肥胖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饮食喂养 2 0周 ,制成肥胖模型。于实验过程的第 10、2 0、2 4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CRP。CRP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脂喂养大鼠第10周已出现胰岛素抵抗 ,并逐渐加重。同时 ,肥胖组血清CRP水平也逐渐升高 ,第 2 0周明显高于第 10周 (P <0 .0 5 )。至 2 4周 ,肥胖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治疗组低于肥胖组 (P <0 .0 5 )。血清CRP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关系 (r =0 .3 5 9,P <0 .0 5 ;r =0 .482 ,P <0 .0 1)。结论 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 ,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 ,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
姚辉林汉华于芳黄晓燕夏治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肥胖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
前列腺素E_1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张艳黄晓燕李彩萍刘建彭东信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前列地尔血液流变学
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和骨骼肌组织脂联素受体R1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半定量RT-PCR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脂肪组织脂联素及骨骼肌组织脂联素受体R1 mRNA表达。与正常大鼠比较,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脂联素受体R1基因表达无改变。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是由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降低引起的,罗格列酮治疗可以使之改善。
姚辉林汉华王宏伟张龙江黄晓燕夏治
关键词: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和 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大鼠模型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治疗组。用RT—PCR方法研究肾脏组织中BMP-7和TGF-β1 mRNA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用SPSS 11.5软件进行医学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产物和内参(β-actin)的吸光度容积比值作为表达强度。糖尿病组大鼠BMP-7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GF-B1表达明显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819 P<0 01)。结论BMP-7和TGF-β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变化相关,二者相互作用调节肾脏内环境平衡,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5)
黄晓燕姚辉周建华林汉华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转化生长因子-Β1糖尿病肾病
新生儿牙龈颗粒细胞瘤被引量:1
2007年
新生儿牙龈颗粒细胞瘤(congcnital granular cell epulis ,CGCE)也称新生儿先天性牙龈瘤(congenital equlis of the newborn).是一种罕见的特点鲜明,病因不清的口腔病变,90%以上发生于女性,几乎全部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鲁巍胡家高余雷邢福中黄晓燕
关键词:颗粒细胞瘤新生儿CELL口腔病变出生时
氦氖激光与美得喜合用治疗新生儿Ⅲ度静脉炎的探讨
2008年
陈小蓓黄晓燕
关键词:静脉炎新生儿合用治疗氦氖激光静脉输液治疗机体抵抗力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罗格列酮干预后改变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CRP水平的变化。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加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造模、糖耐量试验确诊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分为2组,其中一组用罗格列酮治疗7周,于实验过程的第6、9、16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清CRP;另设普通饲料组作对照。CRP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第9周明显高于第6周(P<0.01);糖尿病组大鼠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P均<0.05);血清CRP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r=0.64,P<0.01)、胆固醇(r=0.697,P<0.01)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糖尿病的形成,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CRP水平。
姚辉林汉华于芳黄晓燕夏治
关键词:C反应蛋白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
新生儿经耳后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2例
2006年
黄砚屏黄晓燕朱莹
关键词:新生儿短肠综合征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