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阳
- 作品数:40 被引量:227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中国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诊断难点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总结中国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难点。方法基于中国多发性硬化调研项目结果,回顾性分析557名多发性硬化患者。分组对比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诊断类型、发病后就诊及确诊时间等。结果557名患者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2.09∶1,平均发病年龄为(34.9±11.2)岁。平均病程(66.8±61.5)个月。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是主要诊断类型(69.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症状(62.1%)。EDSS评分中位数2.5分。发病频率集中在每年发作1次(23.9%)和每2~4年发作1次(21.9%)。83.9%的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就诊,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0.28±1.11)年。55.1%的患者首次就诊即确诊,首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长为(0.91±2.36)年。与RRMS相比,进展型MS的病程长度、感觉症状、括约肌障碍比例及EDSS显著增加。结论中国人群MS的临床特点与高加索人种部分相似,如发病年龄、性别、症状构成及比例,同时中国人群MS也具有自己的特征,如较低的RRMS比例、较低的疾病严重程度。对于多发性硬化这种疾病的知晓率低、发病后未及时就诊、首次发作不能确诊是诊断的难点,今后需通过提高普通人群和基层医生对MS的认识来缩短就诊及确诊时间。
- 刘翕然徐雁王维治王丽华张美妮李春阳董会卿李国忠刘洪波付锦金涛管阳太檀国军郭力张星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有创机械通气(IMV)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20年2月4日至3月25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援鄂期间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接受IMV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程及住院期间临床转归,记录患者IMV前48 h、IMV后48 h及脱机后48 h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3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3例,死亡30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67.6±7.3比58.5±11.9,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比例更高(53.3%比15.4%,63.3%比23.1%,26.7%比0%,均P<0.05),发病至入院、入ICU时间及行IMV时间更长(d:分别为9.17±5.00比5.07±2.49、17.10±7.11比12.23±5.05、17.90±7.46比12.61±5.60,均P<0.05).死亡组患者IMV后IL-6和TNF-α水平较IMV前48 h和好转组均显著升高,尤其是IL-6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IMV后48 h和脱机后48 h〔ng/L:800.00(194.25,2000.00)比22.03(6.66,28.21),3204.00(1264.88,5000.00)比5.00(3.98,12.27),均P<0.01〕.死亡组患者死亡前最后一次IL-10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脱机后48 h〔ng/L:55.89(26.07,100.14)比3.53(2.76,12.36),P<0.05〕.两组各时间点IL-2和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患者年龄、基础疾病、IMV后IL-6水平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优势比(OR)=0.821,95%可信区间(95%CI)为0.695~0.968〕和合并高血压(OR=0.027,95%CI为0.002~0.378)、糖尿病(OR=0.054,95%CI为0.005~0.611)、冠心病(OR=0.042,95%CI为0.002~0.968)等基础疾病以及IMV后的IL-6水平(OR=0.902,95%CI为0.819~0.994)是危重型新冠肺炎IMV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
- 单鸿伟吕政肖燕李春阳王坚贺利平陈凤英
-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炎性细胞因子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硬化的早期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早期硬化情况。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其足背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比较2组足背动脉血管弹性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足背动脉β、Ep、PWVβ均增高,分别为14.55±4.90和11.18±4.24、(199.08±69.68)kPa和(139.18±53.32)kPa、(8.49±1.58)m/s和(7.12±1.3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值降低,分别为(0.08±0.05)mm^2/kPa和(0.10±0.04)mm^2/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快速、无创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早期硬化。
- 孙爱童刘炯鸥李春阳
-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足背动脉动脉硬化
- 低机械指数超声辐照SonoVue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超声辐照SonoVue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方法 SPF级成年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低剂量模型组12只、中剂量模型组12只、高剂量模型组12只和高剂量造影剂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高剂量造影剂组脑供血正常,低、中、高剂量模型组结扎双侧颈动脉制作脑缺血模型。5组大鼠均行颅顶开窗术人造声窗,应用Logiq E9彩超仪进行超声辐照,探头ML6-15,频率15MHz,机械指数0.09,软组织热指数0.00,辐照时间20min。辐照开始时,低、中、高剂量模型组和高剂量造影剂组分别经尾静脉快速推注0.18、3.6、9.0、9.0mL/kg SonoVue溶液。5组大鼠辐照结束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低、中、高剂量模型组大鼠端脑顶叶、侧叶和海马区可见不同程度缺血病灶,呈局灶性和/或弥漫性缺血改变;对照组和高剂量造影剂组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低、中、高剂量模型组脑细胞凋亡指数(488.30±133.73、416.96±109.63、423.97±100.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94±39.38)和高剂量造影剂组(126.97±64.91)(P<0.01),低、中、高剂量模型组脑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细胞凋亡指数与高剂量造影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机械指数为0.09条件下SonoVue微泡在给药剂量9.0mL/kg范围内对脑组织细胞凋亡无明显促进作用。
- 孙爱童刘波刘炯鸥李春阳崔艳
- 关键词:脑缺血机械指数凋亡
-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危险因素及与脑小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衰弱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头部MRI检查,CSVD影像学分类,进行衰弱(Fried)、营养等评估,统计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与CSVD各影像类型的关系,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218例老年住院患者中,衰弱发生率为17.43%(38/218);女性、年龄、饮酒史、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为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Barthel指数(BI)、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水平降低,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水平上升为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周围间隙扩大(PVS)为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PVS为老年住院患者衰弱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女性、共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老年住院患者易患衰弱,且高龄、营养不良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
- 母蕾邢戈贝莉肖梅梁琨姜立敏李春阳
- 关键词:衰弱营养不良
- 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前,临床上评估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物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但它都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明确病变的具体部位、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已使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超声在诊断周围神经病变中更显示出其无创、客观、简便、快捷、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优势。文章介绍了传统的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法,并着重阐述了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包括外伤、卡压综合征、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 乔春梅王晓磊哈斯张小杉李春阳吴晓萍
- 关键词:超声诊断周围神经病变
-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7
- 2017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尽管研究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炎性病变,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危险因素(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重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王新李春阳苏立平周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 内蒙古地区首例Wilson病ATP7B基因突变类型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男.19岁。因多动、站立不稳等姿势和步态异常3个月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经头部MRI、腹部彩超、铜蓝蛋白以及K-F环的相关检查,证实患者合并有基底节、脑干、肝脏、脾脏、角膜及血液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无家族遗传史,参照《实用儿科学》关于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诊断标准综合判断为疑似WD。
- 张传领李春阳高迎春程国强徐亚楠李灵张波肖瑞
- 关键词:WILSON病基因突变类型ATP7B头部MRI多系统损害家族遗传史
- 一种医学微生物双级分离筛选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筛离分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学微生物双级分离筛选装置,包括主体箱和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主体箱内部的第一筛分筒和第二筛分筒,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主齿轮,主齿轮的外表面...
- 郑文琪王俊瑞王晓磊李春阳韩艳秋冯学敏
- 文献传递
- 自身免疫性脑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8年
-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近十年神经免疫学领域所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自身免疫性脑炎是泛指一类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痫性发作、认知功能异常、记忆功能损伤及精神行为异常为特点,疾病进展迅速,其鉴别诊断较困难,是临床误诊率较高的神经科急症之一。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免疫治疗和/或相关肿瘤切除等干预措施可达到治愈的一组疾病。本文主要对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分类、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进行概述,旨在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引起重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 吉木舍李春阳
- 关键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脑炎ENCEPHALITIS精神行为异常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