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德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论遵义会议的三个阶段
- 1995年
-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转变。但遵义会议所完成的这一伟大转变,在遵义会议期间并未全部体现,而是在非常艰辛、曲折的斗争历程中,通过苦干次政治局会议及战斗、战役,才得以实现的。就是说,遵义会议前后党的一系列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红军进行的战斗,无不是遵义扩大会议的酝酿、准备、补充、实践,再总结、再发展的具体行动,直至遵义扩大会议决定的行动方针胜利实现。可见,完整的遵义扩大会议,经历了一段历史时期。而这段历史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扩大会议的酝酿与准备阶段;召开与决议阶段;总结与胜利阶段。
- 张家德
-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野战军三人团遵义会议精神
- 论四渡赤水战略目标的区分被引量:4
- 1994年
-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战略战术,巳被视为世界军事战略思想的典范之一.国内自1985年以来,围绕四渡赤水战略目标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但仍不免粗疏,其主要表现为对一渡赤水及此后军事行动未能明确区分开来,往往是把一渡战略目标纳入“四渡赤水的战略目标是争取创建川滇黔边区新根据地”这一主题.笔者以为,这种忽略了一渡赤水的独特战略目标的看法,对四渡赤水战略战术的正确认识有所影响.故呈管见以求专家学者指教.
- 张家德李仲卿
- 关键词:四渡赤水野战军毛泽东中央红军
- 论中央红军二进云南的战略目标
- 1993年
- 一、战略目标的层次关系以及作战线“不固定”的特点 根据1935年2月8日威信县院子场中央政治局会议审定的遵义会议《关于反对敌人5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提出“在云贵川3省广大的地区中创造出新的苏区根据地”这一总体战略目标后,我野战军在威信地域往返驰骋,实施2月7日威信县大河滩政治局会议确定的作战战略行动方针,即“现党中央及军委决定我野战军应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当中央红军2月18日14时东渡赤水,20日上午全军踏上黔北地域后,“创造云贵川边新苏区”的目标从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赤化贵州”。中央红军这一大战略、大方向、大的行动目标随着地域的转移,最早出现在1935年2月20日王稼祥、李富春发布的《训令》中。在这一大的战略目标之下,又提出了具体作战目标:“创造黔北苏维埃”,“生存黔北”,“开展黔北新的局面”,“我野战军战略方针仍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这就是说,2渡赤水前后,中央制定的战略目标出现了1个金字塔式的层次。即,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遵义“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1月20日制定的《军委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中又提出“
- 张家德
- 关键词:中央红军作战战略野战军
- 扎西会议新考被引量:5
- 1992年
- 关于扎西会议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取得不少进展,《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1990年第2期先后发表了程中原《论扎西会议的历史地位》和张子明《关于扎西会议的若干问题》两文,笔者读后颇受启发。本文对扎西会议的几个问题进行考订,算是对程、张两文的小小补充。
- 张家德
- 关键词:历史地位史学工作者中共党史研究军委历史沿革
- 红军5月3日子夜皎平渡江新证
- 1992年
- 中央红军由云南禄劝皎平巧渡金沙江的日期,长时间争呜不已。笔者以一些新的珍贵史料参与商榷一二。
- 张家德
- 关键词:军委金沙江珍贵史料纵队渡口
- 从黎平——猴场会议到扎西会议被引量:1
- 1993年
- 1935年2月,张闻天在扎西镇江西会馆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9月的会议有四个内容,即改“野战军今9日决集结扎西(至)石坎子之线准备作战”;决定“我野战军明10日仍集结全力准备战斗,并拟引诱大湾子之敌接近扎西附近伏击而消灭之”;“不应再向镇雄前进”;决定颁布《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10日上午,张闻天在江西会馆召开军委纵队营、科级以上干部会议,按照《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会议“完全同意”这一报告,并“一致拥护”中央决议。同时,毛泽东到就近的三军团连以上干部会议上作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报告。陈云“向中央纵队(干部团)传达”遵义会议详细内容.周恩来召开留下坚持游击斗争的干部会议,成立川南特委。根据林彪10日中午的报告,中央当晚又召开会议,具体内容主要是“
- 张家德
- 关键词:红军长征军团军委遵义会议精神游击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