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青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杏鲍菇
  • 3篇贮藏
  • 2篇贮藏品质
  • 2篇采后
  • 2篇采后处理
  • 1篇低温贮藏
  • 1篇酶基因
  • 1篇酶系统
  • 1篇木质化
  • 1篇木质素
  • 1篇菌种
  • 1篇菌种退化
  • 1篇抗氧化酶
  • 1篇抗氧化酶系
  • 1篇抗氧化酶系统
  • 1篇基因
  • 1篇关键酶
  • 1篇关键酶基因
  • 1篇合成关键酶
  • 1篇分子标记

机构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杰
  • 4篇李丹青
  • 2篇田平平
  • 1篇林朔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后处理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3
2015年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PE不封口处理相比,两种厚度的PE保鲜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杏鲍菇子实体失重率(P<0.01),在贮藏18 d时,两种处理的失重率仅为0.35%和0.20%;两种PE处理的菇体硬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贮藏期间两种处理均分别在第3天和第12天出现了两个硬度峰值;PE处理不易发生褐变,但在贮藏末期,0.03 mm PE处理的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两种PE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间TSS和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减缓还原糖的消耗。1.5%壳聚糖涂膜处理在0—9 d菇体硬度显著增加(P<0.05),随后硬度快速下降;其失重率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期间褐变指数低,但在贮藏末期的褐变程度显著(P<0.05);贮藏的中期与后期,TSS、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杏鲍菇的抗氧化能力,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膜透性和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5),但在贮藏中、后期,壳聚糖处理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种PE处理。0.03 mm PE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
田平平王杰秦晓艺李丹青
关键词:杏鲍菇采后处理贮藏品质抗氧化酶系统
不同采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对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探讨采收期与采后处理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以2种商业采收期(以菌盖直径为45~55 mm、菇体长短为10~15 cm计为小菇,菌盖直径为55~65 mm、菇体长短为15~20 cm计为大菇)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采收期鲜菇的营养特性,研究了不同采后处理条件下2种采收期的杏鲍菇的感官、营养成分、膜透性等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结果表明:鲜菇的营养成分中除总糖含量略低外,大菇的可溶性蛋白、总酚、灰分及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小菇;整个贮藏过程中大菇的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小菇;相比打孔及开口处理,PE(聚乙烯)袋密封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2种采收期杏鲍菇的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综合分析认为,大菇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耐贮性;PE袋密封处理的贮藏品质更佳。
秦晓艺王杰李丹青林朔田平平
关键词:杏鲍菇采收期采后处理贮藏品质
草菇菌种退化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与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菌丝退化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目标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草菇正常生长菌株V51(对照)与其菌丝退化菌株(VNM1~10)为材料,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分别构建2种草菇的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两类菌株的差异片段,回收差异片段后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VNMDF并转化E.coliDH5α感受态细胞,将筛选的阳性克隆测序。根据差异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将其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并对草菇正常菌株V51及其菌丝退化菌株VNM进行扩增试验,验证该标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81对SRAP引物组合中有2对引物可扩增出稳定差异条带,其中引物对Me8-Em4PCR扩增出长度约300bp的差异条带(命名为VNMDF)存在于退化菌株中。对SRAP分子标记片段VNMDF回收、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长度为279bp,其核酸、氨基酸序列与编码26S蛋白酶体亚基的相似性分别达到81%和93%。利用SCAR特异引物对SCAR250可在菌丝退化菌株中稳定扩增出长度约250bp片段,与预期大小(279bp)一致,而在正常菌株中未扩增出此片段。【结论】获得了1条可能与草菇菌丝退化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SRAP分子标记,并将其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sCAR250)。
李丹青王杰
关键词:草菇菌种退化SRAPSCAR
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杏鲍菇采后木质化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采后木质化是园艺产品贮运过程中常见的品质劣变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研究的关注点。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杏鲍菇在采后的冷藏条件下会发生两次木质化现象,导致品质快速劣变。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克隆了木质...
王艳李丹青向超远莫宇丽王杰
关键词:杏鲍菇低温贮藏木质化关键酶基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