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辉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北京市大屯地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调查研究
- 2016年
- 目的了解大屯地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8—10月对大屯地区14个社区18~79岁1 727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屯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为94.5%,利用率为89.17%。女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居民的知晓率、利用率均有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其它文化程度居民比较,大专/本科文化程度的知晓率、利用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婚比较,离异或丧偶、离退休人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50.03%(864/1727)的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就诊,主要目的是开药、看病和咨询,分别为65.61%(1 133/1727)、55.36%(956/1 727)和14.53%(251/1 727)。结论大屯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水平较高,但还需加大对大专/本科学历和青年人群的宣教。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要不断加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提升社区医生的诊疗水平。
- 程雯魏国义张永辉东博然王以新
- 关键词:卫生服务知晓情况
- 北京市大屯地区青年人群吸烟与被动吸烟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地区青年人群吸烟与被动吸烟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按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对大屯地区常住居民18-44岁,1 17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吸烟率为12.9%,男性(26.5%)高于女性(2.4%),59.5%的吸烟者第一支烟是18-24岁。男性、35-44岁组、离异或丧偶、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吸烟率较高(P〈0.05)。吸烟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饮酒、嗜盐习惯咸、超重均高于不吸烟者(P〈0.05)。本地区被动吸烟率为24.3%,35-44岁年龄段被动吸烟率最高(28.1%,P〈0.05),与性别、文化程度无关。被动吸烟的地点主要为工作场所和餐厅。目前,本地区青年人群的戒烟率较低,仅为9.0%。结论:大屯地区青年人群吸烟率相对较低,但男性、35-44岁组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吸烟率较高,应针对这类人群加强戒烟宣教和干预,并从青少年开始进行健康宣教,从而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另外,被动吸烟地点主要是公共场所,因此,在公共场所实施严格的控烟制度,必然会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 程雯王以新张永辉东博然魏国义
- 临床医学生社区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 2015年
-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变革,重视和发挥社区实践育人的功能才能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通过充分发挥我院社区实践基地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医学生预防观念的形成、服务意识的提高、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实践效果的提高做出有益的探索。
- 张永辉王以新边连朵程雯
-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
- 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20例,经14碳呼气试验(14C-UBT)确诊胃Hp感染阳性并采用Hp唾液测试板(HPS)确诊口腔Hp感染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 d四联疗法和口腔洁治法,对照组仅给予10d四联疗法不进行口腔洁治。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胃Hp根除率及口腔Hp阳性率,3个月后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Hp根除效果好,口腔Hp可能是胃Hp复发的重要原因。
- 李桂水杨敏京边连朵张永辉
-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胃溃疡
- 老年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 目的:了解本地区老年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及焦虑、抑郁的情况. 方法:对大屯地区65岁以上体检者进行疾病史、生化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定,统计并分析. 结果:876名老年体检人群...
- 张永辉王雷魏晓明边连朵李桂水王家瑛王以新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患病率
-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发生率及抗Hp治疗在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80例ITP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检测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将80例ITP患者中50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Hp治疗,对照组25例单独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ITP组Hp感染率为(6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8.3%,P<0.05);治疗组经抗Hp治疗后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0%,P<0.05),治疗组1年内的复发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0%)(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ITP患者Hp感染率高,对Hp阳性的ITP患者行抗Hp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李桂水杨敏京边连朵张永辉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幽门螺杆菌
- 社区慢性病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调查社区慢性病患者现状及药学服务需求,为探索社区药学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2月大屯地区421例患有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慢性病患者情况、药品说明书的理解、用药知识和用药指导的需求。结果共421例慢性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60~74岁,已婚及大专以上学历患者居多。患病率居前3位的是高血压(87.61%)、糖尿病(46.12%)和血脂异常(35.22%)。323例患者有2种以上的慢性病,355例患者服用1~6种药物。对说明书的理解中仅有1.66%能达到80%以上,77.91%的患者并不了解药品包装上OTC的意思。用药知识途径主要是来自医生,占50.59%;用药指导中有57.72%的患者希望每月1次。有76.25%的患者需要用药指导,84.80%的患者想了解用药知识,主要为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与副作用。患者更希望通过当面询问、电话咨询和发放资料的形式获得。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迫切需要药学服务,但社区药学服务较为欠缺,临床可通过开展讲座、咨询服务、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面对面咨询或电话咨询,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 张永辉王以新魏国义程雯王雷
-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药学服务用药指导
-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1
- 2015年
- 随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3所临床医学院227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82名导师进行调查,分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况,从坚持科研能力与临床能力培养并重、树立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意识、加强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和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4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程雯杨敏京王以新孙海霞张永辉边连朵
- 关键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 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5月对本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8份,收回35份,回收率92.11%。结果82.86%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过科研课题工作,主要为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和调查研究;学生在科研工作的任务主要为查阅文献、收集数据和电脑录入。51.7%的学生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收获很大和较大。62.1%的学生表示对导师满意和较满意;41.4%的学生认为导师对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和较重视;48.2%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创新性的影响很大和较大。结论通过与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目前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成效显著,但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创新性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
- 程雯张永辉赵毅王以新
- 关键词:本科生
- 社区青年人群超重或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屯地区青年人群超重或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大屯地区社区现况调研信息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屯地区1 187名18~44岁常住居民进行饮食与行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根据体质指数(BMI)判定超重与肥胖。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结果被调查者中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0.67%和9.86%,其中,男性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43.02%和13.37%,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1.16%和7.15%,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高年龄组、离异或丧偶、大专以下文化程度、在职人员、主食量大、饮酒、嗜盐习惯偏咸、吸烟与参与运动者超重或肥胖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食肉习惯对超重或肥胖率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主食量、嗜盐习惯、运动达标与否为超重或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屯地区青年人群超重或肥胖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干预。
- 张永辉王以新何善娴杨敏京
- 关键词:超重肥胖青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