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在麻痹肌肌腹下行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36例(36眼)斜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B组行A型肉毒素眼外肌注射治疗,每组各18例(18眼)。记录术后1周与6 a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角膜散光、视功能及屈光度变化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均达到美容性眼位矫正;12例(66.7%)达到功能性眼位矫正;治疗1周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治疗6 a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术后1周8例患者存在双眼视功能,随访6 a 14例存在双眼视功能。B组患者术后12例(66.7%)达到美容性眼位矫正;达到功能性眼位矫正者9例(50.0%);治疗1周后及随访6 a角膜前表面屈光度、散光值及散光轴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术后1周6例患者存在双眼视功能,随访6 a 7例存在双眼视功能;两组治疗后1周近视度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a,A组近视度数为(-3.52±2.82)D,B组为(-5.78±3.42)D,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肌腹下眶-球硅管连接术与肌腹下注射A型肉毒素相比,在临床效果、角膜散光、视功能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眶-球硅管连接术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可行方法,值得推广。 邵毅 胡佩宏 邹晶 张颖 刘新华 裴重刚关键词:麻痹性斜视 A型肉毒素 光线追踪法用于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光路追迹法对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例(31只眼)角膜屈光手术后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cheimpflug相机... 古学军 邹晶 余学清 张超中 陈洁琼 易敬林关键词:光路追迹 人工晶状体 角膜屈光手术 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改善活动期春季角结膜炎患者眼表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后的眼表症状、泪膜及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眼科门诊确诊为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20例(24眼),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眼),A组行睑板下注射曲安奈德(每次20 mg,共注射1次),B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每天3次,连续1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及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降低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4 d后,A组患者干眼症状眼数增多,眼表指数增高、泪膜破裂时间减短、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增高、泪河高度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总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较B组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个月后,A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均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而B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并且A组较B组眼表指数减少,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曲安奈德睑板下注射治疗能提高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患者泪膜稳定性,升高泪液蛋白含量。 吴晓蓉 邹晶 邵毅 胡佩宏 王华 李云燕 张颖 裴重刚 高桂平关键词:春季角结膜炎 泪膜 曲安奈德 电热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电热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MGD的更年期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予电热疗法(每次12 min,温度设定为42.2℃)。对照组12例,予以每日两次的传统热敷。两组均给予清洁睑缘、睑板腺按摩。连续治疗1 w,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 w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 w后,两组病情均有好转,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眼部症状中,干涩、疼痛、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OSDI、SIT、BUT、睑板腺挤压试验、睑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疗法有效改善了女性更年期MGD。 邵毅 叶蕾 王华 刘康成 袁晴 马明洋 邹晶 朱佩文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光线追踪法用于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准确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光路追踪法对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例(31只眼)角膜屈光手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cheimpfug相机,采用Placido角膜地形图仪(Sirius,天狼星;CSO)内部软件进行I0L度数计算,以I0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并与Haigis-L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以术后1个月实际屈光状态与预测屈光状态的误差得出预测误差,并分析其预测误差与绝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分布。结果Haigis-L公式和光路追踪法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0.65+0.46)D和(+0.19+0.34)D,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分别为(0.69+0.39)D和(0.30+0.25)D。绝对预测误差值+0.50D范围内分别为35.5%和83.9%,+1.00D范围内分别为83.9%和9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P<0.05)。结论光路追踪法可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与Haigis-L公式相比,光线追踪法计算结果术后屈光状态有偏正趋势。 刘盛涛 邹晶 张小雪 古学军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角膜屈光手术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房角粘连小于180°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正>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房角分离术治疗房角粘连小于180°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25例(30眼)房角粘连小于180°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黄传华 古学军 程先华 余学清 张旭 孙涛 邹晶文献传递 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治疗功能性溢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术后眼表症状、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B组行单纯泪阜肿物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和泪液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 邹晶 余瑶 胡佩宏 李云艳 裴重刚 张颖 涂萍 高桂平关键词:泪膜 春季角结膜炎活动期眼表和泪液蛋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比观察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泪液蛋白以及角膜神经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眼科门诊确诊为VKC活动期患者20例(40眼),分别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检查与中央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并与20例40眼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VKC活动期患者左右两眼间和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左右两眼间的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KC活动期患者右眼较对照组右眼干眼症状眼数增多,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增高、泪膜破裂时间减短、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增高、泪河高度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强,泪液总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值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KC活动期患者左眼检查结果较对照组改变与右眼改变一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发现,VKC活动期患者中央角膜可见角膜上皮细胞部分结膜化,其上皮层存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少量朗格汉斯细胞浸润,角膜上皮下有大量非成熟型朗格汉斯细胞浸润;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纤细,呈盘旋、弯曲异常分布。结论 VKC活动期患者眼表及泪液改变明显,多表现为泪膜稳定性降低,泪液蛋白含量降低,角膜敏感度降低且角膜神经纤维密度下降、纤细及走形异常等特点。 何丽琴 邹晶 邵毅 胡佩宏 李云燕 裴重刚 张颖 高桂平关键词:春季角结膜炎 泪膜 角膜知觉 自制染色干燥细胞外基质胶羊膜生物学特性及修补结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自制染色干燥细胞外基质胶羊膜(extracellular matrix amniotic membrane,ECM-AM)的生物活性因子表达情况、生物力学特征以及在兔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光镜和HE染色对自制染色干燥ECM-AM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比其与单纯冻干羊膜中不同生物活性因子Laminin 5、β-catenin和CollagenⅣ的表达情况。利用负荷传感器对比自制染色干燥ECM-AM与单纯冻干羊膜的最大承受拉伸力、弹性模量和拉伸长度,且把保存12个月的自制染色干燥ECM-AM应用于兔羊膜-结膜修补术,并在术后2周观察兔结膜愈合情况。结果自制染色干燥ECMAM可以分辨羊膜的折叠处、皱褶及边缘,HE染色表明自制染色干燥ECMAM基底膜的完整度和厚度均优于保存相应天数(12个月)的冻干羊膜。保存12个月的自制染色干燥ECM-AM中Laminin 5、β-catenin和CollagenⅣ均比单纯冻干羊膜要高。自制染色干燥ECM-AM的最大承受拉伸力以及弹性模量均明显高于于单纯冻干羊膜(均为P<0.05),但二者平均拉伸长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染色干燥ECM-AM常温保存12个月后应用于兔羊膜-结膜修补术,术后2周羊膜上有兔结膜上皮长入且K19分布于整个结膜上皮细胞,并无明显的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结论自制染色干燥ECM-AM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特性,为眼表重建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材料。 江威 邹晶 邵毅 高桂平 李云燕 邓军萍 杨璐关键词:生物活性因子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HB-EGF)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翼状胬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眼科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的4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22例初发与18例复发翼状胬肉标本中HB-EGF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结膜标本进行比较。结果HB-EGF在初发型翼状胬肉组织的头部相对表达值为2.77、体部相对表达值为1.76,正常结膜相对表达值为1.37。复发型胬肉组织中HB-EGF在其头部相对表达值为1.95、体部相对表达值为1.57,正常结膜相对表达值为0.96。HB-EGF在初发型和复发型翼状胬肉组织中均主要定位于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以上皮细胞表达最为显著。相同标本数复发型翼状胬肉头部组织中HB-EGF的相对表达值为4.30,为正常对照结膜(相对表达值为1.09)的3.9倍、为初发型(相对表达值为1.32)翼状胬肉头部组织3.1倍,且初发型翼状胬肉头部组织表达量为正常对照组的1.3倍。结论高水平的HB-EGF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因素,提示可以把HB-EGF作为干预靶点来控制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复发。 邹晶 喻理 许博涵 邵毅 易敬林关键词:翼状胬肉 新生血管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