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人为性与为人性:道德的本质属性被引量:10
- 2008年
- 道德因人而生,为人而存在。整个人类伦理思想史表明,道德从来不是"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人为的"和"为人的"存在。失去"人为性"的道德是虚无,失去"为人性"的道德是外在于人的僵死的工具,且一旦极端化,就会成为束缚人发展的桎梏、枷锁!"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统一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道德意义的实现程度。
- 周忠华易小明
- 关键词:道德人为性
- 论黑格尔对康德善性思想的超越及其局限性——兼论善的层次性被引量:2
- 2006年
- 康德和黑格尔在伦理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关于善的思想的思考有着极为不同的特点。康德从认识论问题进入善性问题,把“善性”等同于超自然、超感觉的实在。黑格尔意识到主观的自我意志不能支撑善性的大厦,把理性批判的任务转向考察理性对善性的作用,实现对康德的善性思想的超越。但黑格尔对善性的理解始终走在“必然性的圆圈”内。通过对他们关于善的思想的比较,我们可清楚地善的层次性:作为目的的善;作为义务的善;作为直感的善。
- 周忠华
- 关键词:黑格尔
-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被引量:69
- 2011年
-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差异性存在和多样性发展。文化差异既是导致文化冲突的内在根据,又内涵着文化调适的内在依据。
- 周忠华向大军
-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筹划少数民族伦理文化建设被引量:2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作为两种异质的伦理文化形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化把握二者的契合性,实现二者辩证之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化和少数民族伦理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这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筹划少数民族新伦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周忠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伦理文化辩证否定
- 论普世伦理的民族化和民族伦理的普世化被引量:6
- 2006年
- 全球化条件下,普世伦理与民族伦理的矛盾十分突出。普世伦理与民族伦理相互依存,其实现表现是二者的相向互动,即普世伦理民族化和民族伦理普世化。我们可以从普遍性与特殊性、人的类性与群体性及全球普遍交往的角度来理解这种转化关系。
- 易小明周忠华
- 关键词:普世伦理民族伦理普世化
- 原初态与生成性:对文化差异的考察被引量:4
- 2008年
- 文化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原初态差异和生成性差异。通过考察文化差异的原初态与生成性,对于文化建设理论和在具体的对全球多元文化进行借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忠华易小明
- 关键词:文化差异生成性
- 差异与同一:生态世界观的两个基点
- 2009年
- 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因而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构成了生态世界观的两个基点。人与自然同一性是二者和谐共处的基础,人与自然差异性是确立人之主体地位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相互规定性是生态世界观的前提条件,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相互规定性是生态世界观的现实基础。
- 周忠华
- 关键词:生态世界观自然选择社会选择
- 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及其时代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马克思对消费的论述完全符合消费伦理的主旨。解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可以看出,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体现在以批判的方式把人本消费伦理思想贯穿于生态消费、生产消费、个人消费三大视域,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消费伦理思想体系。而文本意义上的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为当下消费态度、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伦理评价提供了原生性指导理论和研判平台,对审视现代消费剥削、消费异化、消费自由等具有重要意义。
- 周忠华
- 关键词:消费伦理思想
- 论傩文化创生传承的环境因素——以湘西傩文化为例被引量:4
- 2006年
- 任何一种傩文化创生与传承都与特定的环境休戚相关。本文以地处巴楚巫傩文化圈的中心地带的湘西为例,来说明傩文化及其现代生境。
- 周忠华
- 关键词:傩文化
- 民族伦理文化变迁史观的检视
- 2018年
- 民族伦理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但变迁并非全是革新、优化,也包括某种脱化与退化。代嬗史观、进化史观、进步史观等理论范式对民族伦理文化变迁的解释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便是立足于社会民众、统治阶级以及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
- 周忠华
- 关键词:进化史观进步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