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群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2篇肝癌
  • 2篇CT导引
  • 1篇血供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 1篇少血供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肿瘤
  • 1篇转移瘤
  • 1篇纵隔
  • 1篇纵隔淋巴结
  • 1篇氩氦刀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放射学
  • 1篇肝肿瘤
  • 1篇X线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左太阳
  • 3篇张忠涛
  • 3篇王松
  • 3篇马群
  • 1篇胡效坤
  • 1篇张楠
  • 1篇张秀亮
  • 1篇李健
  • 1篇梁天
  • 1篇杨卫国
  • 1篇陈涛

传媒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3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所有病灶均为术后或放化疗后转移性病灶。按照"均匀植入原则",每个转移灶植入放射粒子12~48粒。术后立即行CT扫描并进行疗效质量分析验证,定期CT随访,判定分析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CR+PR)依次是:81.6%、92.1%、84.2%;并发症有:粒子咳出、移位1例,气胸6例,咯血及肺内针道出血6例,进食疼痛1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左太阳张忠涛张楠梁天马群李健王松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转移瘤介入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少血供型肝癌5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治疗。结果 56例少血供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甲胎蛋白下降率依次是100%(56/56)、100%(56/56)、89.29%(50/56)、80.36%(45/56),治疗有效率分别100%(56/56)、96.43%(54/56)、87.50%(49/56)、80.36%(45/56),生存率分别为100%(56/56)、100%(56/56)、92.86%(52/56)、89.29%(50/56)。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少血供型肝癌,定位准确、疗效可靠,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左太阳陈涛张忠涛咸利军马群胡效坤王松
关键词:肝肿瘤少血供氩氦刀
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膈顶部肝癌的方法、疗效。方法选择通过3期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膈顶部肝癌16例,行CT导引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结果 16例膈顶部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AFP下降率依次是100%(16/16),100%(16/16),93.8%(15/16),87.5%(14/16),肿瘤局部控制率依次是100%(16/16),100%(16/16),87.5%(14/16),87.5%(14/16)。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膈顶部肝癌,疗效可靠,是提高治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左太阳杨卫国张忠涛咸利军张秀亮马群王松
关键词:肝癌放射学介入性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