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曌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白质
  • 1篇蛋白鉴定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蛋白质组分析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分...
  • 1篇血清
  • 1篇乙腈
  • 1篇预处理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碰撞诱导解离
  • 1篇组织蛋白
  • 1篇组织蛋白质组
  • 1篇相色谱
  • 1篇解离
  • 1篇甲状腺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篇孙伟
  • 3篇王曌
  • 2篇邹丽莉
  • 2篇王丹琪
  • 1篇李文婷

传媒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用于蛋白质组分析中少量样品预处理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少量且复杂蛋白质组样品,开发一种耗时短、操作简便的分离方法。以人的脑海马组织蛋白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采用不同乙腈浓度对酶切后样品进行梯度洗脱,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分离效果。通过比较不同乙腈梯度洗脱方案所鉴定到的谱图数、非冗余多肽数、蛋白数和各洗脱组分间重复率分析,确定一种样品量少、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好的实验方案。虽然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法鉴定蛋白总数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85.5%,但其操作简单,耗时少。通过4种不同乙腈浓度方案比较,确定乙腈洗脱浓度优化为5%、15%、20%和90%时,分离30μg人的海马多肽混合物可以得到较优的分离效果。其蛋白鉴定数为反相液相色谱法的67.0%,且重复性良好。该结果证实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分离效果比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稍差,但此方法可以分离少量复杂蛋白质组样品。该方法分离样品充分,操作易行,耗时短,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少量样品的一个简便预处理方法。
王丹琪孙伟邹丽莉王曌
关键词:反相色谱蛋白鉴定
免疫去除血清高丰度蛋白对组织蛋白质组鉴定的影响
2015年
目的分析去除组织中血清高丰度蛋白对组织蛋白质组鉴定的影响。方法用去除12种血清高丰度蛋白抗体柱处理人甲状腺和垂体组织样品,所得到的低丰度蛋白和原样分别进行液质联用分析,分别进行多肽和蛋白质水平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甲状腺和垂体组织中血清高丰度蛋白分别被除去了92.11%±12.87%和78%±25%。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与原样品相比,甲状腺组织的非冗余性多肽提高了70%、蛋白数目提高了16.5%,垂体的非冗余性多肽提高了21.9%,鉴定蛋白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去除组织中的血清高丰度蛋白法可以显著的提高肽段和蛋白的鉴定效率,更适用于血管密集的样品。
邹丽莉李文婷王丹琪王曌孙伟
碰撞诱导解离和高能碰撞解离方式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比较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CID)和高能碰撞解离(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两种离子裂解模式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的差异,分别应用这两种模式对牛血清白蛋白和细胞裂解物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所鉴定到的多肽和蛋白数目,发现在牛血清白蛋白中,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多肽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在复杂样品细胞裂解物分析中,CID碎裂方法鉴定到的谱图数、多肽数和蛋白数目均较多,表明该模式的灵敏度较高;HCD碎裂方法所得的谱图匹配率和Mascot得分均较高,表明其质谱图质量较好。因此,这两种模式均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组学分析,CID模式可提供更高的灵敏度,而HCD模式则可获得更高质量的质谱谱图。
王曌孙伟
关键词:质谱蛋白质组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