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丽
-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后骨髓干细胞心肌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自体回输骨髓干细胞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干细胞对心肌修复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复制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小鼠经尾静脉回输骨髓干细胞或等量生理盐水;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等量生理盐水。第1、3和7天分别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心肌肌钙蛋白T,且用HE染色方法观察心肌梗死的形成及心肌修复的过程。结果骨髓干细胞回输组较对照组第3天和第7天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显著降低(P<0.05);G-CSF处理组较对照组在第3天白细胞数显著增高(P<0.01),但cTnT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骨髓干细胞回输组较G-CSF处理组虽然在第3天cTnT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第7天这种差异减小(P>0.05)。第14天的心肌组织学检查G-CSF处理组可见心尖区内膜下瘢痕形成,骨髓干细胞回输组未见明显瘢痕组织形成。结论骨髓干细胞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抑制瘢痕形成并促进心肌修复从而改善心功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能具有促进心肌修复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是其在临床广泛应用之前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 王晶石王昭刘锦丽李芳王鹏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心肌梗死
- 环孢菌素A联合干扰素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多药耐药逆转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目的:观察联合逆转剂对白血病细胞株多药耐药(MDR)的逆转作用,提高化疗的敏感性,方法:用环孢菌素A(CsA)和干扰素-α(INF-α)单独或联合逆转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对柔红霉素(DNR)的耐药,药敏试验采用MTT法,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逆转前后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及细胞内DNR浓度分布情况。结果:DNR对K562/A02及K562/S细胞的半数细胞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7.3μg/ml和0.2μg/ml,CsA联合INF-α后明显增强DNR对K562/A02的细胞毒作用,IC60由7.3μg/ml降低到0.7μg/ml,而对K562/S细胞无影响,且逆转后细胞内DNR浓度明显增加,PgP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CsA和IFN-α联合能使白血病细胞株K562/A02对DNA的敏感性增加,具有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
- 刘锦丽常瑛等
- 关键词:环孢菌素A干扰素-Α白血病
- NK细胞活性在诊断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意义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水平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采用LDH释放法检测16例凝似HPS患者和25名正常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的活性,并将确诊继发性HPS患者的NK细胞活性与正常人NK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6例疑似HPS患者中有8例最终确诊为继发性HPS,其NK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且已确诊患者的NK细胞活性在疾病早期即出现异常。结论:NK细胞活性的检测对于HPS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田莉萍王昭冯翠翠刘锦丽
- 关键词:NK细胞活性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意义。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用C57BL/6小鼠作为供鼠,BABL/C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allo-BMT模型。BABL/C受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移植对照组和TGF-β1实验组。TGF-β1实验组于移植前2天至移植后7天每日皮下注射TGF-β11μg/kg。结果TGF-β1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移植对照组(P<0.01),TGF-β1实验组小鼠小肠、皮肤及肝脏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移植对照组。移植后7天TGF-β1实验组小鼠血清白介素-2(IL-2)质量浓度较正常水平升高,但远低于移植对照组;TGF-β1实验组小鼠血清白介素-10(IL-10)浓度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结论TGF-β1能够减轻或抑制小鼠allo-BMT后致死性的急性GVHD发生,提高移植后存活率。另外,TGF-β1可能使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发挥其减轻急性GVHD的作用。
- 王昭王旖旎冯翠翠刘锦丽李芳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白细胞增高伴乏力及发热被引量:1
- 2009年
- 病历摘要
患者男,63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于2008年5月收治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4~38.7℃,无关节疼痛、皮肤红斑,无咳嗽、咯血、体重下降,无尿频、尿急、尿痛。血液检查发现WBC增高。
- 刘锦丽张永宏陈佳宁王欢赵淑芳刘贵建
- 关键词:反复发热白细胞增高乏力体温波动皮肤红斑体重下降
-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00年
- 段婷常瑛刘锦丽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疗法环孢素A
- 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及血清蛋白减低
- 2008年
- 患者男,79岁。2007年10月13日主因“咯血3d”入院。患者10月10日受凉后咯血,暗红色,有血块,约10ml,伴乏力、胸部不适,无发热、盗汗、胸痛等症状。诊断为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肺炎;给予止血、抗炎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但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贫血,疑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明确诊断行骨髓细胞学、骨髓病理学、外周血免疫分型检查。
- 陈佳宁刘锦丽张永宏赵淑芳王静殷春香王建中葛昌文崔巍王银平刘贵建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清蛋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增高骨髓细胞学
- TGF-β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用C57BL/6小鼠作为供鼠,BABL/c小鼠为受鼠,建立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BABL/c受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移植对照组和TGF-β实验组。TGF-β实验组于移植前2天至移植后7天每日皮下注射TGF-β1(1μg/kg)。结果显示:TGF-β实验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移植对照组(p<0.01),TGF-β实验组小鼠小肠、皮肤及肝脏GVHD病理改变明显轻于移植对照组。移植后7天TGF-β实验组小鼠血清IL-2浓度较空白对照组高,但远低于移植对照组;TGF-β实验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移植对照组。结论:TGF-β能够减轻或抑制小鼠allo-BMT后致死性的aGVHD发生,提高移植后存活率。TGF-β可能使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抑制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同时促进了Th2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降低aGVHD的发生。
- 王旖旎冯翠翠刘锦丽李芳付丽王昭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细胞因子
- 化疗联合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明确化疗联合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化疗后36h回输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评价其疗效、造血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包括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年龄29~67岁;共接受治疗19例(次),每个疗程平均回输单个核细胞计数(3.12±1.29)×10^8/kg,CD击细胞计数(1.71±1.00)×10^6/kg;CD;细胞计数(2.13±0.99)×10^8/kg。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进展4例。随访2~14个月,生存4例,死亡5例。9例患者输注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过程顺利,无病例检测到供者嵌合状态,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化疗联合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操作简单且经济,供者来源丰富且易获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付丽王婷婷魏娜黄达永刘锦丽王昭
- 关键词:嵌合状态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干细胞冷冻中细胞浓度对冻存效果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观察细胞浓度对造血干细胞冻存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速率降温仪对13份由病人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及7份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冷冻,观察推荐浓度的细胞(×10^7/ml)和高浓度的细胞(×10^8/ml)冷冻复温后有核细胞回收率、台盼蓝拒染率,CFU-GM存活率。结果:推荐浓度的细胞与高浓度的细胞在冷冻复温后有核细胞回收率、台盼蓝拒染率和CFU-GM存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可适当提高冷冻时的细胞浓度,
- 刘锦丽王彩栾文英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