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大鹏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质转...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细胞癌
  • 2篇间质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肝脏
  • 2篇癌细胞
  • 1篇递质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异丙肾
  • 1篇异丙肾上腺素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温旭东
  • 5篇夏锋
  • 5篇杨大鹏
  • 5篇张亮
  • 1篇钱程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异丙肾上腺素在去细胞化肝脏再细胞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制备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研究自主神经递质对再细胞化过程的影响。方法使用全器官灌注法制备C57小鼠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行HE和Massion染色鉴定并检测DNA残留量;RT-PCR和免疫荧光化学检测再细胞化肝脏中种子细胞(L02细胞株)肾上腺素能受体及亚型表达情况;检测平面以及生物支架内异丙肾上腺素对种子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对再细胞化肝脏白蛋白分泌和尿素合成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L02细胞株表达肾上腺素能受体,并且β2受体亚型表达相对较高;异丙肾上腺素显著促进平面及再细胞化肝脏内L02细胞株增殖,并增强再细胞化肝脏分泌白蛋白和尿素。结论异丙肾上腺素可促进去细胞化肝脏生物支架再细胞化进程。
温旭东宦宏波吴黎雳张亮杨大鹏夏锋
关键词:异丙肾上腺素
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人类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分析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神经肽-1(NK-1)受体表达;Cell Titer Blue检测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 nmol/L)在不同时间点(0、24、48、72、96、120 h)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肝癌细胞均经不同浓度的(0 nmol/L,对照组;100 nmol/L,实验组)P物质处理48 h,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K-1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Hep G2和SMMC-7721两种人肝癌细胞中均有NK-1受体表达;不同浓度P物质(0、100、250、500 nmol/L)在96 h内不影响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而在120 h 250 nmol/L和500 nmol/L P物质可抑制两种细胞增殖(P<0.05);100 nmol/L P物质明显促进两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NK-1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蛋白质标志E-Cadherin表达下调,N-Cadherin和Slug表达上调(P<0.05)。结论迷走神经递质P物质与人肝癌细胞中表达的NK-1受体相互作用并使其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提高其侵袭转移能力。
吴黎雳宦宏波温旭东张亮杨大鹏钱程夏锋
关键词:迷走神经P物质上皮-间质转化
去甲肾上腺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Sox4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肝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对肝癌细胞(Huh7、PLC)中CD133表达水平的影响;肿瘤细胞球形成实验以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和哌唑嗪对肝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去甲肾上腺素(10μmol/L)和哌唑嗪(5μmol/L)对肝癌细胞中干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检测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去甲肾上腺素使Huh7和PLC肝癌细胞中的CD133表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处理Huh7和PLC肝癌细胞后的成球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哌唑嗪处理后明显降低(P<0.05);在克隆形成实验中,去甲肾上腺素处理Huh7和PLC肝癌细胞的后,克隆形成率高于哌唑嗪组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哌唑嗪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中Sox4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同时p-Akt表达相较于哌唑嗪和对照组相比也明显上调(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肝癌细胞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肝癌细胞中Sox4基因表达,从而提高肝癌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
杨大鹏宦洪波张亮温旭东吴黎雳夏锋
关键词:肝癌细胞增殖去甲肾上腺素自我更新
再次肝脏部分切除与射频消融术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影响的 Meta 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并评价再次肝脏部分切除(RH)与射频消融术(RFA)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4年12月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aborato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根椐纳入标准纳入比较 RH 与 RFA 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后不同时期生存人数的随机对照和病例-对照研究。在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分别提取接受 RH 与 RFA 治疗的患者例数及治疗后1、3、5年的生存例数计算比值比(OR),进行系统回顾和 Meta 分析。采用 Q 检验和I2检验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同质性好的研究(P 〉0.05, 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分析,否则认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纳入研究足够多时,采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176例患者。定性分析显示 RH 较 RFA 能更有效地提高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率。 Meta 分析评估 RH 与 RFA 的预后效果差异显示,1年、3年、5年的合成 OR 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1(0.82,4.01)、1.26(0.78,2.01)、1.73(1.02,2.95),1年、3年预后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5年预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中,与 RFA 相比,RH 对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更为有利;虽然 RH 与 RFA 对改善患者早、中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趋势上来说 RH 仍较 RFA的预后效果好,且 RH 较 RFA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晚期预后。综合来看,对于可以接受 RH 或 RFA 治疗的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RH 治疗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吴黎雳宦宏波温旭东张亮杨大鹏夏锋
关键词:复发射频消融术META
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调控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毒蕈碱型胆碱能受体M3(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ceptors 3,ChRM3)活化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ChRM3受体的表达;采用氯贝胆碱(Beth)及达菲那新(UK88525)处理肝癌Hep G2和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UK88525组、UK88525组,经处理48 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种肝癌细胞经不同分组处理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及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的变化;采用shRNA干扰质粒经Lipofectamine 2000TM转染肝癌细胞Hep G2以沉默ChRM3,分为空白对照组、Beth组、Beth+sh ChRM3组、sh ChRM3组,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及EMT、下游PI3K/Akt的改变。结果 Hep G2和SMMC-7721两种肝癌细胞中均有ChRM3受体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对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UK88525能够抑制Beth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th单独处理组能够上调EMT标志蛋白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的表达,UK88525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Beth促进Hep G2细胞EMT的过程(解除Beth对Hep G2细胞EMT的促进过程),同时也能够抑制PI3K/Akt的活化(P<0.05);干扰质粒沉默ChRM3受体同样能够抑制Beth促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并且抑制Beth诱导的EMT和下游PI3K/Akt的活化(P<0.05)。结论 ChRM3活化能够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张亮宦宏波温旭东杨大鹏吴黎雳夏锋
关键词:肝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