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 作品数:9 被引量:5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友病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联合护理 被引量:7 2018年 血友病合并慢性肾衰竭、需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例较为少见,本文通过总结血友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及腹膜透析的护理经验,为处理血友病合并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参考护理方案。 张薇关键词:血友病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护理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2型丙酮酸激酶的表达及其与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M2型丙酮酸激酶(M2 isoform of pyruvate kinase,PKM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BRAF(B-type Rafkinase)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82例PTC组织、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及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KM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应用PCR法扩增获得BRAF基因,并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BRAF基因突变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82例PTC组织中有75例(91.5%)具有不同程度PKM2蛋白的表达,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KM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KM2的表达与T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携带BRAF基因突变的PTC组织中PKM2表达强度更强,BRAF基因突变组为100.0%(46/46),而BRAF基因未突变组为86.1%(31/36)(P<0.05)。结论:PKM2在PTC中表达增加,其表达与PTC的恶性程度及BRAF基因是否突变密切相关。 张薇 王翠芳 关海霞关键词:丙酮酸激酶 核苷酸序列分析 BRAF基因 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RF/6A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VEGF蛋白在细胞胞质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增强,加入曲安奈德后VEGF蛋白在细胞胞质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正常条件下的VEGF蛋白的A值为276.8±8.6;正常加药组的A值为137.1±10.2;缺氧条件下的A值为406.1±8.8;缺氧加药组的OD值244.2±12.8。半定量RT-PCR表明VEGFmRNA在正常对照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38±0.05;缺氧对照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5.41±0.06;正常加药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0±0.06;缺氧加药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3±0.05,以上两种方法,缺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对照组与缺氧加药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加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缺氧状态下RF/6A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曲安奈德能显著抑制正常和缺氧状态下RF/6A细胞中VEGF的表达。 许建华 刘哲丽 李若溪 孔伟 张薇关键词:曲安奈德 缺氧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HIF-1α的表达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细胞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大鼠眼压到110mmHg(1kPa=7.5mmHg)持续1h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HIF-1α在视网膜细胞的阳性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法定位凋亡的视网膜细胞来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2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出现HIF-1α弱阳性表达,12h组阳性表达至高峰,24h组HIF-1α表达渐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见于缺血再灌注12,24及48h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内核层,且24h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增加,参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细胞的损伤部分以凋亡的形式发生,HIF-1α的表达可能与视网膜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 张薇 刘宁宁 许建华 刘哲丽关键词:缺血再灌注 视网膜 HIF-1Α 凋亡 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曲安奈德加入到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中,用MTT法测定曲安奈德对RF/6A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可使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曲安奈德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可使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说明曲安奈德可阻滞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降低其有丝分裂能力。结论:缺氧条件可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增殖;曲安奈德对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许建华 刘哲丽 李若溪 孔伟 张薇关键词:曲安奈德 细胞周期 缺氧 曲安奈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幼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中不同时期给药的治疗效果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预先治疗组于进氧箱前(出生7d),晚治疗组于出氧箱后(出生12d)幼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曲安奈德1μL(0.04mg),对侧眼注射相同体积的平衡盐溶液(balancedsaltsolution,BSS)作为对照。应用荧光素灌注荧光血管造影法,了解视网膜血管改变;取幼鼠眼球作普通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分别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的表达。结果:预先治疗组视网膜新生血管芽内皮细胞数目及VEGF的表达(8.00±1.21)显著少于给氧对照组(24.89±1.53)和晚治疗组(19.57±1.16);预先治疗组和晚治疗组分别与它们的对照眼及给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意义;预先治疗组和晚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病变早期应用曲安奈德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病变晚期治疗。在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中,曲安奈德可以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VEGF的表达。 许建华 张唅 刘哲丽 李若溪 孔伟 张薇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曲安奈德 玻璃体视网膜病 PKM2 siRNA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PKM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在PTC中的作用。方法:用抗PKM2的小干扰RNA转染PTC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分析细胞中PKM2的表达。MTT法和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采用乳酸、ATP和葡萄糖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ATP及消耗的葡萄糖。结果:PKM2在PTC中异常高表达。在PTC细胞系中应用特异性抗PKM2 siRNA可延缓细胞生长并降低其克隆形成能力。PKM2 siRNA可降低PTC细胞乳酸、ATP的产生,减少葡萄糖的消耗。结论:PKM2高表达可通过激活糖酵解的方式使PTC细胞具有选择性生长优势。PKM2异常高表达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记物,并成为PTC的潜在治疗靶点。 刘睿 王晓楠 张薇 关海霞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RNA干扰 糖酵解 PKM2和LDHA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及BRAF突变的关系 目的:葡萄糖酵解和有氧氧化是为组织细胞提供能量的重要环节。肿瘤组织代谢旺盛,由于癌细胞生长迅速而往往局部缺氧,因此对通过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能量的依赖性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作"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是... 关海霞 高芸 张薇 单忠艳 滕卫平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 被引量:3 2010年 宝荣 王佾 张薇 廖开友 宋传伟 刘兆琳 关海霞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趋化因子受体 CC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