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毅 作品数:25 被引量:176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七方胃痛中药复方的药效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017年 七方胃痛中药复方的药效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表明,该方能减轻炎症刺激导致的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改善再生组织结构,促进胃溃疡溃疡面愈合、再生或达到抗溃疡复发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CAG伴异型增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型消化不良亦有良好治疗效果. 禤传凤 罗伟生 康毅 王仕衍 张夏 陈国忠关键词:药效研究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1年 《素问·经脉别论》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的生化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凌小丹 陈国忠 袁薇 康毅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药疗法 针灸 学术性 清解化攻方辅助治疗瘀毒互结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清解化攻方辅助治疗瘀毒互结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瘀毒互结型HL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解化攻方,两组疗程均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三酰甘油、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高于对照组(69.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TNF-α及IL-6、三酰甘油、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清解化攻方治疗瘀毒互结型HLAP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血脂水平,促进胰腺功能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杨成宁 刘礼剑 刘锟荣 陈广文 韦金秀 赵一娜 康毅 李建峰 苏攀 陈国忠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半夏泻心汤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19年 半夏泻心汤组方精炼,方中各药配伍考究,具有辛开、苦降、甘补的配伍特点,后世对其发展及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半夏泻心汤具有消炎、抑菌、双向调节胃肠动力功能的作用,能促进胃肠局部生长表达,促进相关激素、蛋白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属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对于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①试验研究样本量较少,设计方案缺乏严谨性及合理性,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②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试验验证、临床指标的系统研究;③研究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缺少对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④实验研究多停留于某个病理环节上,缺乏更深层次的作用机制的探讨。今后需联合现代医学多层次、多手段、多途径地研究本方的作用规律,提高临床试验的规模、质量以及随机控制条件,为半夏泻心汤治疗各类疾病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中医临床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李斌斌 高音来 康毅 宁劼怡 郑文玉 黄文 张正阳 郭超峰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痞证 谢胜教授用自拟柴芩调枢养肝汤治疗迟发型痤疮经验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名'粉刺'、'暗疮'等,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和上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有调查发现痤疮以14~25岁的青年人多发,25岁以上的迟发性痤疮患者以女性为多见.迟发型痤疮皮损常以两颊和下巴为主,且易缠绵反复,... 康毅 谢胜关键词:痤疮 草豆蔻 疗效评价 马洛替酯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马洛替酯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马洛替酯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各组用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马洛替酯组用马洛替酯混悬液灌胃(0.1 g/kg,加适量生理盐水),秋水仙碱组用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0.1 mg/kg,加适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6周。6周后,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显色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GF-β1、CTGF mRNA表达量。结果马洛替酯组、秋水仙碱组肝纤维化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马洛替酯组较秋水仙碱组低(P<0.05);马洛替酯组、秋水仙碱组α-SMA显色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马洛替酯组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马洛替酯组、秋水仙碱组血清TGF-β1、CTGF水平和肝组织TGF-β1、CTGF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马洛替酯组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洛替酯可显著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肝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活化有关。 康毅 王晨晓 罗伟生 黄红 黄旭平关键词:马洛替酯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_1受体和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TFL大剂量组、TFL中剂量组和TFL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0.5%DMN 2 mL·kg^(-1)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当日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5 mL·kg^(-1),TFL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TFL 200,100,50 mg·kg^(-1),秋水仙碱组灌胃秋水仙碱0.1 mg·kg^(-1),各组每日给药1次,共6周。至实验第6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同一部位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TβRⅠ/Ⅱ)和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FL大、中、小剂量组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半定量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TFL可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肝纤维化因子TGF-β_1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活化,降低胶原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黄旭平 康毅 黄红 王晨晓 罗伟生关键词: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中成药联合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中成药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利用相关检索式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维普生物医药数据库、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有关中成药联合HAART的HIV/AIDS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估,并利用Cochrane协作网风险偏倚评价标准制作漏斗图评价出版偏倚。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然后交叉核对。结果中成药联合HAART药物能够改善HIV/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差(MD)=0.70,95%可信区间(CI):0.21-1.19,P〈0.005];同时对于卡洛夫斯基积分的提升(MD=8.93,95%CI:3.83-14.03,P=0.0006)以及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面(MD=2.35,95%CI:1.46-3.78,P〈0.0004)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还能改善HIV患者的一些临床并发症,诸如皮疹、腹泻、乏力等,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对于CD8+T淋巴细胞计数改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MD=-13.97,95%CI:-163.11-135.17,P=0.85)。结论由于文献质量均较低,方法学较为简单,故仍需多中心、大样本含量、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以期做出更为严谨的系统评价。 黄瑞 罗伟生 唐宏亮 康毅 张扬武 谭全肖关键词:中成药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柴芍六君方治疗61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析柴芍六君方在临床上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病例随机分组共计61例,其中31名中药柴芍六君方治疗组和30名美沙拉嗪对照组,对比评价两组药物在治疗该病肝郁脾虚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病例肠镜的粘膜疗效、总体治疗有效率、肠道粘膜病理变化、主要症状及评分、IBDQ评分、患者生存质量和不良药物反应。结果:治疗后柴芍六君方组在总体治疗有效率、肠镜的粘膜疗效、肠道粘膜病理变化均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柴芍六君方组在缓解患主要症状及评分上中药优于美沙拉嗪组(P<0.05);治疗后柴芍六君方组在IBDQ评分、患者生存质量上的积分改善明显(P<0.01);两组不良药物反应中药治疗组较低(P<0.05)。结论:在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加味柴芍六君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单用美沙拉嗪更具优势。 苏攀 康毅 李洁 郭桂伶关键词:肝郁脾虚型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马洛替酯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马洛替酯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s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传导分子Smad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马洛替酯组各15只。在造模的同时给药灌胃。6 w后,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mad3、smad4、Smad7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Smad3、smad4 m 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38±0.09)、(0.29±0.08)和(0.16±0.05)、(0.16±0.07),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84±0.08)、(0.76±0.11)和(1.01±0.12)、(0.94±0.11),P<0.05];对照组肝组织Smad7 m RNA和蛋白分别为(0.73±0.14)和(0.44±0.15),模型组Smad7 m RNA和蛋白[(0.22±0.08)和(0.17±0.08),P<0.05]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马洛替酯组肝组织smad3、smad4 m 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0.52±0.10)、(0.40±0.10)和(0.51±0.08)、(0.41±0.09),P<0.05)],马洛替酯组肝组织Smad7 m RNA和蛋白分别为(0.48±0.09)和(0.39±0.10),表达有所升高(P<0.05)。结论马洛替酯可明显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3和smad4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黄红 康毅 黄旭平 王晨晓 罗伟生关键词:肝纤维化 马洛替酯 SMAD4 SMA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