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阳

作品数:21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土地利用
  • 8篇海岸
  • 8篇海岸带
  • 3篇中国海
  • 3篇中国海岸
  • 3篇中国海岸带
  • 2篇蜘蛛
  • 2篇蜘蛛机器人
  • 2篇生态
  • 2篇土地利用研究
  • 2篇康复
  • 2篇机器人
  • 2篇发展潜力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
  • 1篇动因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轨迹

机构

  • 21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21篇陈阳
  • 9篇李伟芳
  • 9篇马仁锋
  • 7篇李加林
  • 6篇任丽燕
  • 3篇俞腾
  • 2篇梁贤军
  • 2篇陈鹏程
  • 2篇李锦棒
  • 1篇冯革群
  • 1篇岳文泽
  • 1篇何国军
  • 1篇冯秀丽
  • 1篇邢娟
  • 1篇朱菲菲
  • 1篇袁敏杰
  • 1篇任丽艳
  • 1篇徐琳

传媒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地理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统计视角下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鄞州区滨海平原为例被引量:42
2014年
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研究是优化农地利用、村庄规划的基础,以空间自相关等为核心的空间统计方法能定量刻画居民点分布演变的态势,成为当前学界探索热点。本文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标准距离与标准差椭圆空间统计方法、密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鄞州滨海平原咸祥镇、瞻岐镇2005年、2011年的农居点分布特征及变化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点分布由2005年的空间随机分布演变为2011年的集聚模式,农村居民点分布呈现向外扩张的态势,分布区域、尺度扩大;2农村居民点主要以西南-东北轴为布局方向,东北、南、东三个方向为2005-2011年重点发展方向,其中东北方向最为突出;比较2005年,2011年农村居民点分布出现了多个密集中心,新增农村居民点密集核心分布于滨海平原东北部与南部;3政策和规划因素,包括鄞州区滨海投资创业区块、象山港大桥、交通线路规划等工程项目,以及高程、河流等自然因素是其分布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陈阳李伟芳任丽燕李加林马仁锋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中国海岸带土地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9
2017年
随着我国海洋意识的强化,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配置成为我国经济由陆域向海洋战略推进的关键.梳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初步归纳其发展特点发现,海岸带土地研究起步晚但近年发展迅速,实证研究为文献主流,研究方法渐趋计量化等.研究可归纳为5方面:(1)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驱动因素与环境效应研究;(2)海岸带土地景观生态、生态价值与生态评价研究;(3)海岸带土地评价;(4)海岸带土地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5)基于海岸带土地的GIS、RS技术集成研究.根据国内外海岸带土地利用研究的动态与趋势,从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与全球响应、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研究、海外地域海岸带土地利用的解读、海岸带土地研究的方法集成探索与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研究展望,为深化我国海岸带土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陈阳岳文泽马仁锋
基于GIS的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海岸带土地资源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结合多期土地利用数据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发展潜力数据进行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及开发强度评价与分析,并以杭州湾南岸为例,对其2000~2005年与2005~2010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弱,但2005~2010年开发强度与2000~2005年的开发强度相比有所下降;(2)研究区土地开发利用平均强度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至内陆呈U形趋势,且慈溪岸段较余姚、镇海岸段强;(3)开发强度较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为农用地转城乡建设用地、滩涂转城乡建设用地、浅海水域转滩涂等.
俞腾李伟芳陈鹏程陈阳
关键词:土地利用海岸带GIS
网络趣缘群体社会互动研究
网络中的趣缘群体既有传统线下群体的凝聚力又有虚拟社群的自由度,因此该类群体既能形成高度组织性和统一性的网络集体行动,又能发挥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度和创造力。因趣缘而结合的网络群体的社会互动有何特征,有何影响,本文选取八名属于...
陈阳
关键词:社会互动多元文化集体行动扎根理论
文献传递
基于反事实框架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成效评估——以宁波市为例
2023年
研究目的:检验生态保护红线是否具有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成效。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反事实框架的政策评估逻辑,集成InVEST模型、分组回归和断点回归,评估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研究结果:(1)在空间反事实维度上,无论是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在红线保护区保持稳定,由红线保护区向红线保护区外出现明显的下降“跳跃”效应。(2)在时间反事实维度上,政策实施前,红线保护区生境质量和水源涵养均值比红线保护区外分别高0.060和56.71;政策实施将两者差距分别提升至0.062和62.09,而水土保持在红线保护区内外的差距缩小。(3)基于空间—时间双维反事实逻辑的政策评估部分地证实了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积极成效。(4)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得益于其特殊的“以山为基”红线格局和对红线管制的时空衔接。研究结论: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一定成效,但受区域地表环境和政策管控方式制约,需因地制宜制定管控策略和推进红线保护区内外的管理衔接。
陈阳陈阳徐忠国李冠卓跃飞王雪琪
关键词:公共政策
一种轮腿双模式蜘蛛机器人
一种轮腿双模式蜘蛛机器人,包含机体和六条腿;六条腿布置在机体上,每条腿由安装在机体上的舵机驱动,以实现腿在水平面内做偏摆运动,每条腿为在垂直平面内可做内外偏摆的可折叠腿,每条腿的自由端设置有滑轮,滑轮的轴线平行于每条腿竖...
陆一博韦烁烁司恩青青陈阳张嘉泽李锦棒
发展潜力视角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以杭州湾南岸为例被引量:24
2016年
基于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困境与本质解读,集成模糊综合评价、网络层次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构建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依据土地发展潜力评价内容辨析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的要素逻辑,诠释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空间管控策略之关联,提出了杭州湾南岸经济—生态协同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发现:1科学地测度经济发达区的海岸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是评估海岸带土地效益的关键,采用反比例关系衡量土地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构建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经济与生态的区域矛盾问题,为解决海岸带土地开发向生态敏感区拓展问题提供方法支持。2杭州湾南岸极高潜力区和高潜力区占57.07%,中、低潜力区占42.93%,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呈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随着人工化地类面积逐渐趋少,自然化地类渐增,土地发展潜力分区呈现等级递减的规律。3凝练出经济—生态协同型海岸带土地利用模式是杭州湾南岸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实践趋势与基本模式,构建该模式须遵循"稳定经济开发、严控生态保育、调控双向功能"为主线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优化、"陆海系统并行,多功能组团"为核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重组方向、"生活—生产—生态"分段式协同管控的空间治理三重系统的逻辑体系。
李伟芳陈阳马仁锋俞腾任丽燕李加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模式海岸带
医护视角下ICU后门诊建设的质性研究
2024年
随着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ICU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不容乐观。ICU转出患者大部分都存在ICU后综合征^([1]),包括运动能力下降、认知功能损害、创伤后应激障碍^([2-3])、焦虑、抑郁^([4])等。ICU后门诊是一种为ICU出院患者提供专业帮助的专业门诊,旨在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5])。越来越多的研究^([6-7])指出ICU后门诊在减少ICU后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面成效显著。本研究从医护的角度出发,对9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全面了解医护人员对建设ICU后门诊的认识,为ICU后门诊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郭晓岚李盼俞方芳陈阳邢娟
关键词:医护人员康复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2016年
进入21世纪,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成为重点研究领域。文章通过Arcgis软件支持对鄞州共7年的土地利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类之间的转换方向以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主要地类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鄞州区土地利用呈现高速、复杂的变化;(2)耕地呈现出高度的单向不平衡转移,转移方向呈多方向性;(3)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最大,呈现出了不可逆的高度扩张性;(4)总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是鄞州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日益成为鄞州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徐琳冯革群陈阳
关键词:土地利用
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土地潜力评价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把握土地的潜在经济效能是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命题。本文甄选自然条件、生态敏感性、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指标建立了土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网络层次分析法赋权指标体系与计算权重,测度发展潜力值并划分了杭州湾南岸余姚、慈溪和镇海的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区。结果显示:(1)低发展潜力区面积为237.14km2,占比为17.73%;中发展潜力区面积为323.08km2,占比为24.15%;高发展潜力区面积为473.34km2,占比为35.38%;极高发展潜力区面积为304.27km2,比例为22.74%。(2)按照地类的级别面积分析,交通运输用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在极高潜力区中达到峰值,呈由高向低等级面积递减态势;耕地、其他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在高潜力区中占比最大,且基本布局于极高、高潜力区;园地、河流水面、水利建设用地集中于中潜力区,而沿海滩涂与林地基本分布于低、中潜力区。(3)余姚、慈溪和镇海海岸带土地发展潜力类型呈现不同特点,余姚属于待提升型,慈溪为均衡发展型,镇海是高质发展潜力型。
陈阳马仁锋任丽艳李伟芳李加林
关键词:ANP海岸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