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小东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通气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监护
  • 2篇ICU
  • 1篇电风暴
  • 1篇动脉
  • 1篇毒效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评估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治疗
  • 1篇氧合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肾脏

机构

  • 9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攀枝花学院

作者

  • 9篇邓小东
  • 5篇张开龙
  • 4篇崔巍
  • 4篇吕胜
  • 3篇虎琼华
  • 2篇杨琳
  • 1篇刘晓玲
  • 1篇张颖娟
  • 1篇杨芳
  • 1篇段颖
  • 1篇张静
  • 1篇刘勋
  • 1篇徐兵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北方药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2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活动度(DE)]。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膈肌超声参数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价值,卡普兰-迈耶(K-M)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撤机失败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01),心率(HR)、DTee、DTei、DTF、DE均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DTee、DTei、DTF、DE是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失败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膈肌超声参数联合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撤机结局的AUC明显优于四者单一预测价值;K-M曲线分析显示,DTee、DTei、DTF、DE高表达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膈肌超声参数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具有良好评估价值,可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信息。
杨琳段颖邓小东张颖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依赖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作用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ICU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时镇静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10mg和芬太尼200μg用0.9%NaCl溶液稀释到20ml,先静注2ml作为镇静诱导,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剂量为0.03~0.20ml/(kg·h),使患者达到Ramsay镇静分级2~3级,对照组咪达唑仑10mg,先静注0.1mg/kg,后改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维持剂量为0.8~2.5μg/(kg·h)。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药用量、达到镇静级别所用的时间、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镇静效率、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镇静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持续输注期间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镇静过程中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质量较高、遗忘效果好、能减少镇静药的用量,对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对呼吸抑制相对较轻且呼吸并发症较少,是理想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药物。
崔巍谢正燕吕胜虎琼华张开龙邓小东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ICU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ICU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建议。方法通过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88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以及部分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感染发生率为19.4%(114/588);前3位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感染54.4%(62/114),血液感染17.5%(20/114),泌尿系统感染15.8%(18/114);前3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42.5‰(25/588),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13.6‰(8/58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10.2‰(6/588);感染患者病情严重,肺部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37.7%(43/114),脑部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挫伤)36.0%(41/114);分离出病原菌11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菌前3位为:真菌22.3%(25/112),鲍曼不动杆菌21.4%(24/112),肺炎克雷伯菌17.9%(20/112)。结论 ICU患者侵入性操作多且病情严重,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比例较高,且耐药情况不乐观,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应当积极地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虎琼华徐兵吕胜崔巍张开龙邓小东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病原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素组)23例和观察组(枸橼酸钠组)23例,后将两组的滤器使用时间、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滤器前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Ca2+、pH、碱剩余、HCO3-、K+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优于对照组,滤器后2、4、6、8h全血活化凝血时间长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肌酐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两组的Ca2+、pH、碱剩余、HCO3-、K+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枸橼酸体外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较受肯定,安全性较高,综合优势优于肝素。
崔巍邓小东吕胜虎琼华张开龙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剑突下切面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在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剑突下切面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在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室的65例患者,行床旁超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测量射血分数(EF),右室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二尖瓣位移(MAPSE),心尖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VTI(VTI1)及剑突下切面主动脉VTI(VTI2),比较不同切面VTI的差异,并进行VTI2与EF、TAPSE、MAPSE的相关性分析。结果:VTI1与VTI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I2与EF具有正相关性(r=0.64,P<0.05),而VTI2与TAPSE不具有相关性(P>0.05),VTI2与MAPSE具有正相关性(r=0.39,P<0.05)。结论:VTI2可以用来床旁评估心功能,且与MAPSE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杨念龙胡朝恩邓小东张开龙
关键词:心功能
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溃疡病患者293例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伴随疾病、饮食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进行分组,统计每组患者的急性穿孔发生率,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293例溃疡病患者中,发生急性穿孔52例,发生率为17.8%,患者的性别、体重对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而患者的年龄、病程、伴随疾病、饮食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生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应熟知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溃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崔巍刘晓玲刘勋吕胜邓小东
关键词:溃疡病急性穿孔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电风暴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21年
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是心肌炎最为严重的类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很快出现血液动力学障碍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常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肾衰竭,早期病死率极高^([1-3])。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FM疗效好,治愈出院率为55%~66%^([4-6])。本文总结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 ECMO,VA-ECMO)联合持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成功救治1例FM伴心律失常电风暴及急性肾损伤患者,报道如下。
杨念龙蔡晓邓小东张开龙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体外膜肺氧合
三孔聚丙烯输液瓶瓶盖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比较
2020年
目的比较瓶塞中心消毒方法和凹槽中心消毒方法对三孔聚丙烯输液瓶瓶盖的消毒效果,探讨三孔聚丙烯输液瓶瓶盖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选择攀枝花市及成都周边地区10所医院的1088瓶三孔聚丙烯输液瓶进行消毒,分别采用荧光粉迹法和细菌培养法进行效果对比。采用配对实验设计法分别将2种效果监测法的液体分为瓶塞中心消毒组和凹槽中心消毒组,每名护士分别消毒2种监测方法的2组液体。结果凹陷中心消毒方法对272瓶不同规格输液瓶消毒后荧光粉残留总面积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M(P25,P75)为0.26(0,2.51),瓶塞中心消毒方法消毒后荧光粉残留总面积M(P25,P75)为15(8,24),2组液体瓶消毒后瓶盖荧光粉残留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17.31,P<0.01)。158瓶输液瓶采用瓶塞中心消毒方法消毒后细菌培养的阳性标本数34例、细菌菌落数68个,160瓶输液瓶采用凹槽中心消毒方法消毒后细菌培养的阳性标本数15例、细菌菌落数30个,2组液体瓶消毒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1.52%(34/158)、9.38%(1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773,P<0.05)。结论凹槽中心消毒方法是三孔聚丙烯输液瓶瓶塞的最佳消毒方法。
何成雨石正娟杨芳龙艳邓小东苏荣杨琳谢永波杨晓晴张静
关键词:瓶盖消毒方法消毒效果
HFNC和NPPV在ICU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PPV)与经鼻高流量鼻塞(HFNC)两种呼吸支持方式在ICU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142例ICU中床旁行支气管镜的检查,其中71例在进行纤支镜时使用HFNC进行呼吸支持,71例进行NPPV呼吸支持,比较两种呼吸支持方式的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经皮(PO2/PCO2)、一次性通过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二组患者的PO2/PCO2、FIO2在呼吸支持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气管镜一次性通过率均为95%;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和NPPV在ICU气管镜检查患者中呼吸支持没有明显差别,但是HFNC组检查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
邓小东张琪徐静
关键词:呼吸衰竭气管镜无创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