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比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对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年诊治的1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血管内栓塞治疗组(即血管内组)74例和开颅夹闭治疗组(即开颅组)74例,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结果血管内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开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颅夹闭治疗比较,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佳、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 李刚李宏宇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破裂
- 8-OH-DPAT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8-OH-DPAT (8-hydroxy-2-(di-n-propylamino)tetralin)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具有降低脑温及神经保护作用,提出一种药...
- 宋振全李刚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8-OH-DPAT
- 文献传递
- 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8-OH-DPAT[8-hydroxy-2-(di-n-propylamino)tetralin]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降低脑温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建立大鼠DAI模型。模型制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10只,伤后15 min腹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B组(恒定体温组):10只,维持体温恒定,伤后15 min腹腔给予8-OH-DPAT;C组(实验组):10只,伤后15min腹腔给予8-OH-DPAT。记录相应时点各组大鼠脑红蛋白(NGB)、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量变化及脑温度值。结果与A组比较C组于给药后15 min即可引起脑温下降,至90 min达到高峰,3 h 25 min脑温恢复至A组水平。相应时点B、C组与A组比较NGB、HSP70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8-OH-DPAT具有降低DAI大鼠脑温的效果,伤后早期增强NGB及HSP70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且8-OH-DPAT降低脑温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 宋振全李刚赵明光刘洋李宏宇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亚低温8-OH-DPAT
- 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效果和神经功能评分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应用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对其血管再通情况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作为静脉溶栓组,另外27例患者采取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作为血管取栓组。于治疗6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血管取栓组NIHSS评分的(18.47±1.68)分,低于静脉溶栓组的(24.82±1.97)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血管取栓组血管再通率为85.19%,高于静脉溶栓组(56.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可改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适用于临床治疗。
- 李刚李宏宇
- 关键词:神经功能
-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创伤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而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ilateral CSDH,bCSDH)约占所有CSDH的16%~20%[1]。CSDH的临床表现通常在外伤后3周以上出现,好发于老年人,且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CSDH的发病机制为外伤后脑实质移位使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桥静脉撕裂,血液和渗出的脑脊液聚集形成具有包膜的液体性血肿[3]。CSDH主要结合病史和CT检查进行诊断,治疗方式一般采用钻孔引流术,部分采用硬通道钻孔手术、神经内镜下清除硬膜下血肿等,术后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7]。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是常见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致死、致残率高[8]。本文报道1例吉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bCSDH术后并发LHI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原因和发生发展规律,以提高临床警惕。
- 王宏宇李刚李宏宇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大面积脑梗死钻孔引流术
- 脑室内注射硝普钠在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脑室内注射硝普钠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 orrhage,a 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中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a SAH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脑室内注射硝普钠治疗)和常规组120例(仅基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GCS评分和CV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常规组,CVS发生率(13.33%)低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内注射硝普钠有利于防治a SAH后CVS、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 李刚李宏宇
- 关键词:脑室注射硝普钠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