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杨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略谈
- 2014年
-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通过汉语运用增强书面语与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兼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若干改革与建设思路。
- 吴杨
-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 基于“中文+职业技能”案例的中国国情与文化德育研究———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23年
- 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深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未来职业教育交流主渠道,“中文+职业技能”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核心技能。作为“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应自觉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引领,提升知华友华思想道德品质。本文通过“中文+职业技能”相关案例,着重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从而为“中文+职业技能”提供强力思想保障。
- 吴杨
- 关键词:留学生德育跨文化
- 来华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程思政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因文化不适应心理导致的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亟待推进。"中国概况"是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跨文化对比进行思政教育,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着重阐述三维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体系建构,分课程思政元素划分、思政教学载体分类与思政实践途径三步实施。
- 吴杨
- 关键词:三维教学跨文化对比
-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究——以“出行”话题表述为例
- 2021年
- 对外汉语口语课以语言输出为教学最终目的,而传统口语课侧重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直接的互动交流,由于缺少了信息化手段的辅助教学(人机互动),汉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持久性激发;同时,口语课教学重点和难点也难以借助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得到辅助性解决。该文结合口语课“导、学、练、用、评”五步教学法,充分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重点探讨信息化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充分运用,使汉语学习者在做中学,在学中说,通过“做—学—说”实现语言输出的目的。
- 吴杨
- 关键词:口语教学教学环节
- 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的语言沟通障碍及对策研究——以徐州地区高职院校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为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了重要支柱。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来华留学生从语言到风俗、思维到价值观,对汉语国际教育都产生了巨大挑战。以徐州地区高职院校为载体,探究留学生的语法能力障碍、社会语言能力障碍、心理障碍和语篇障碍,同时编译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沟通策略。在"一带一路"及"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为改善留学生人才培养、促进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汉语学习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 龚翠玲何斌王静于梅吴杨
- 关键词:沟通能力沟通障碍沟通策略
- 初级汉语口语课海外教学探究
- 2020年
- 本文以笔者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赴老挝万象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教学经历为基础,重点论述了初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提出了初级汉语口语课“话题—语言点—功能”三维教学理念,并引入四步教学法“导入—学讲—操练—交际”,阐述了在境外教学环境下如何细致地展开口语教学,达到初级汉语口语课效果的最优化。
- 吴杨
-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
- 汉文化自信下的楚风汉韵传承与创新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章以楚风汉韵为研究对象,探讨汉韵对楚风的传承,挖掘楚风汉韵在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的汉文化资源利用价值与汉文化精神引领价值,推动楚风汉韵创新发展。
- 吴杨
-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承创新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