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冬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140H指数:4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肿瘤
  • 4篇肿瘤患者
  • 3篇干预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置管
  • 2篇置管后
  • 2篇肿瘤患者PI...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低相对分子质...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栓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延续性护理干...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机构

  • 10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乐山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熊冬梅
  • 6篇田静
  • 6篇王莉
  • 5篇谢晓燕
  • 5篇杜凌艳
  • 2篇刘丽华
  • 1篇马闻
  • 1篇余菊芬
  • 1篇毛婉平
  • 1篇邓雪雁
  • 1篇胡鸽
  • 1篇范华
  • 1篇宿向东
  • 1篇付榆
  • 1篇黄晓丹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健康之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护理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将放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6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3例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对照组33例用传统疗法,对比观察效果。结果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可使皮肤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结论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对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余菊芬王莉谢晓燕熊冬梅毛婉平
关键词:乳酸依沙吖啶溶液
快速康复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30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施护,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都比对照组患者短(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康复,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
邓雪雁熊冬梅胡鸽
关键词:护理
健康教育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22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疼痛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口服止痛药依从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缓解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出院后口服止痛药依从性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疼痛的控制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熊冬梅杜凌艳刘琴
关键词:癌性疼痛健康教育干预
乐山市癌痛状况调查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乐山市相关医护人员及癌症患者对癌痛的认知现状,以期对本地区癌痛的规范化诊治做全面评估及科学指导。方法对乐山地区相关医护人员及癌痛患者,以问卷形式进行癌痛认知情况调查,调查问卷用SPSS软件行信度分析,Cronbach阿尔法数值大于0.7,表明问卷信度可靠,问卷涉及各项内容以百分数统计呈现。结果医护组:完全相信患者疼痛程度的占31.8%,担心患者使用阿片类药易成隐的占30.7%,有26%的医护人员秉持不痛就不给药的观点,使用杜冷丁止痛治疗的占16.4%,用药后很少或不评估的占23.5%,有31.2%的很少或不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使用小剂量吗啡缓释片治疗疼痛的占61.4%,大剂量的只占6.5%。患者组:认为疼痛是病情严重或疾病晚期的占61.1%,疼痛时才用止痛药的占46.7%,定时使用止痛药的仅占29.8%;73.1%的患者担心疼痛无法控制,认为最理想的止痛药是解热镇痛药的占21.5%,担心使用阿片类药成隐的占60.3%。愿意服吗啡止痛的仅占43.8%。结论乐山地区癌痛治疗尚存在医护自身判断疼痛程度、担心患者成瘾、剂量的限制及患者对癌痛的自我认识不足、癌痛知识欠缺等情况,呼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工作者的癌痛相关知识的不断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护人员癌痛诊治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同时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普及患者及家属对癌痛的正确认知及基本常识。积极进行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宿向东马闻田静王莉熊冬梅付榆
关键词:癌痛患者
PICC留置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224例,分析影响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居住在城市的患者、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月收入高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越长的患者、有并发症的患者、KPS评分越高的患者、有宗教信仰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P<0.05);患者的健康促进总分、心理一致感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抑郁与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居住地、支持利用度、宗教信仰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居住地、支持利用度、宗教信仰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
熊冬梅田静黄晓丹
关键词:肿瘤PICC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60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行PICC置管的413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置管期间血栓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13例患者置管期间发生血栓16例,占3.87%;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导管尖端位置、既往血栓病史,活动量少、肥胖、血红蛋白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 APTT)是出现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要重视肿瘤患者置管后血栓并发症,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和处理血栓的形成。
王莉田静杜凌艳谢晓燕熊冬梅刘丽华范华
关键词:肿瘤静脉血栓护理对策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SAS和SDS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除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等维度其他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使用价值.
王莉田静熊冬梅谢晓燕杜凌艳刘丽华黄琴
关键词:乳腺癌延续性护理干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调查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MM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完成一般资料、癌症疲乏量表(CF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调查。结果 134例MM化疗患者,情感疲乏得分为(5.91±1.79)分,躯体疲乏得分为(13.24±3.11)分,认知疲乏得分为(5.42±1.72)分,疲乏总得分为(24.41±6.58)分;CRF发生率为97.01%(130/134),以中度疲乏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同治疗方式、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有无重度贫血的MM化疗患者CRF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化疗患者CRF得分与疼痛、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524、0.503,P<0.05),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r=-0.512、-0.58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重度贫血、疼痛、抑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均是MM化疗患者CR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重度贫血、疼痛、抑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均是MM化疗患者CRF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预防或缓解CRF发生。
王莉田静熊冬梅杜凌艳谢晓燕刘琴曾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规律进行相关探讨,同时探究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600例PICC置管术后患者DVT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统计观察期间PICC置管术后发生DVT的患者使用LMWH并进行护理干预后深静脉血栓复发情况,将同期PICC置管术后未应用LMWH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PICC置管术后DVT发生率为7.00%,其与伴糖尿病或高血压、冠心病、感染、长期卧床、D二聚体增高有明显的关系;应用LMWH后,PICC置管术后发生DVT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PICC置管术后未应用过LMWH的患者DVT发生率为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DVT概率较高,其与伴糖尿病或高血压、冠心病、感染、长期卧床、D二聚体增高有明显的关系;通过LMWH的使用以及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对DVT的发生率进行显著的减少,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王莉田静熊冬梅杜凌艳谢晓燕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4580例肿瘤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熊冬梅
关键词:肿瘤患者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