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磐石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磐石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早期CT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05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临床疑诊ANFH的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ANFH的早期CT表现。结果:早期ANFH的CT表现:40例58个股骨头,其中18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高密度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34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6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学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结果:Ⅰ期行钻孔髓内减压术,Ⅱ、Ⅲ期行钻孔减压植骨术。经随访大部份症状减轻或延缓发展。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分期,较X线平片诊断率明显增高,并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李磐石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
- 铁丝石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2011年
-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而引起的身体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发生骨折以后,一般需要固定,以使伤口尽快的愈合,这时选择适合的固定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铁丝石膏夹板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固定确切、有持续牵引作用,并且又易于掌握,安全实用。因此,常常用在手指或其它关节处的骨折的治疗中。
- 于景来李磐石
- 关键词:骨折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大鼠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建立急性脑静脉性血栓形成的大鼠模型,分别于0.5,1,3,6,12,24,48 h行MR常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灶的大小,与切片的TTC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并测定脑含水量。结果与T2WI比较,CVT在0.5,1,3 h,DWI显示的病变敏感(P<0.05)。而在6,12,48 h显示的病变范围两者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静脉性血栓形成0.5 h后缺血区ADC值逐渐下降,约为正常脑组织的(58.5±3.0)%,在此之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逐渐增加,于48 h达到正常脑组织的(83.1±4.6)%;TTC染色结果与DWI病变位置和范围基本一致;CVT在上矢状窦(SSS)闭塞后6 h脑含水量即显著升高,为0.789±0.004,24 h最为明显,为0.799±0.002。结论脑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发生、发展的时间过程及表现可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加以监测,常规的自旋回波成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可能对急性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指导治疗有意义。
- 刘文源韩红光李磐石曲红秦海明杨本强张立波赵明光
- 关键词:弥散加权脑静脉血栓形成
-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药物痛点处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局部封闭后配合超短波、红外线治疗。结果显效19例,占63.33%,有效9例,占3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药物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 李磐石康治臣
- 关键词:超短波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 综合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通过中西医联合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3年来150例腰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5人,对照组75人,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的1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骶管注药,配合骨盆纵向牵引,口服中药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实现标本兼治,不但有效率高,且不易复发。
- 李磐石
-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