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新
- 作品数:48 被引量:270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539例药疹临床分析被引量:4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10年间因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9例患者中有68.09%(367/539)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由青霉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114例,其中阿莫西林79例。解热镇痛药引起的药疹共有96例。青霉素引起的药疹中发疹型占81.6%(93/114)。重症药疹共64例,其中由解热镇痛药及抗癫痫药引起的分别有19例及18例。抗癫痫药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72%(18/25)及90%(4/5),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80-120 mg/d,病程较长。结论青霉素、阿莫西林及解热镇痛类药物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解热镇痛药以及抗癫痫药。
- 何志新甘戈王宝玺
- 关键词:药疹青霉素类镇痛药抗惊厥药
- 应用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晋红中王家璧方凯邵燕玲刘跃华何志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银屑病IL-8
- 64例天疱疮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天疱疮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与其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对1986~1996年间本院64例天疱疮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硕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中62例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皮损得到控制,其中12例轻型患者平均强的松控制剂量为0.958 mg·kg^(-1)·d^(-1);50例重型患者平均强的松控制剂量为1.145 mg·kg^(-1)·d^(-1)。62例中26例单用激素治疗,36例激素并用免疫抑制刺治疗,两者的平均强的松控制剂量分别为1.072及1.178 mg·kg^(-1)·d^(-1);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15.4%及36.1%。8例死亡患者中6例是寻常型天疱疮,7例病程在3年以内。结论天疱疮治疗首选中、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治疗有效者不必并用免疫抑制剂。寻常型天疱疮预后较差,发病后能活4年以上者预后较好。
- 何志新壬宝玺俞宝田
- 关键词:天疱疮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预后
- 80岁患硬下疳1例
- 2004年
- 何志新李军
- 关键词:硬下疳梅毒
- 长脉冲紫翠宝石激光脱毛1386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评价激光技术脱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755nm的紫翠宝石激光对1386例FitzpatrickⅢ~Ⅴ型患者的1922个部位进行了脱毛,对经过2次及2次以上治疗的1122个部位的脱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122处皮损中的322处接受了2次治疗,有效率为8.39%;264处接受了3次治疗,有效率为17.42%;202处接受了4次治疗,有效率为27.23%;136处接受了5次治疗,有效率为36.76%;198处接受了6次及以上治疗,有效率为81.31%。治疗次数与脱毛疗效呈正相关。1386例中13例(0.93%)出现色素沉着。结论:紫翠宝石激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毛方法。
- 晋红中王家璧刘跃华姜国调何志新马东来王宏伟左亚刚冯景春
- 关键词:脱毛
- 以残毁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65岁。鞍鼻,头面部、躯干红色丘疹、结节伴手足关节变形10余年。体检:步态蹒跚,头面部、躯干散在多个紫红色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结节,质软,界清,表面光滑,部分扁平,后背可见片状分布红色丘疹、紫癜,双手关节萎缩变形,活动受限,双膝关节压痛阳性。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可见单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浆嗜酸性,呈毛玻璃样。诊断为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长期予以泼尼松口服治疗。
- 李芸余晓玲曾跃平李峰马东来何志新孙秋宁方凯
- 关键词: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 过敏性皮肤病——湿疹四步曲
- 2005年
- 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在各类皮肤病中占第一位。每天到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患者中有约1/3者都会被医生告知其所得的病是过敏引起或是与过敏有关,医生在病历上写下的最常见的诊断就是“皮炎、湿疹”。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 何志新
-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皮肤科发病率医生
- 匐行性血管瘤2例被引量:3
- 2002年
- 报道2例匐行性血管瘤。2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1例皮损泛发,累及躯干和四肢,另1例皮损局限于双侧臀部。1例的组织病理检查符合匐行性血管瘤的改变。经可调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2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 马东来何志新方凯刘克英
- 关键词:匐行性血管瘤
- 评价螺旋体乳胶快速反应实验检测梅毒血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2003年
- 梅毒的诊断依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目前实验室常规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是一种筛查试验;用死的或活的梅毒螺旋体来检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包括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这两者是确诊试验.
- 晋红中王家璧王晓蜂邵燕玲何志新刘跃华洪少林
-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血清特异性敏感性
-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皮肤纤维瘤改变的泛发性瘢痕疙瘩1例
- 2008年
- 瘢痕疙瘩系局部皮肤受损伤后,在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而形成的。笔者诊治1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皮肤纤维瘤改变,而临床表现为泛发性瘢痕疙瘩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晋红中李峰何志新
- 关键词:瘢痕疙瘩泛发性纤维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