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昊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印度谷螟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扫描电镜
  • 2篇扫描电镜观察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谷盗
  • 2篇感器
  • 2篇触角
  • 2篇触角感器
  • 1篇锈赤扁谷盗
  • 1篇杂拟谷盗
  • 1篇实时定量PC...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微卫星

机构

  • 5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重庆出入境检...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唐培安
  • 5篇薛昊
  • 3篇宋伟
  • 3篇孔德英
  • 3篇吴海晶
  • 2篇袁明龙
  • 1篇张棋麟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基于印度谷螟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其功能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设计该虫的微卫星(SSR)引物并验证其适用性。用MicroSAtellite微卫星搜索软件查找印度谷螟转录组中微卫星的数量、重复次数以及所有微卫星的位置信息,采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SSR引物,并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含EST-SSR的序列3 173个,占总搜索序列的8.52%,平均每13kb中就出现1个EST-SSR。共发现192种微卫星类型,其中重复单元为单碱基、二碱基和三碱基的比例较高,依次是28.21%、39.84%、25.43%。除单碱基重复单元外,出现频率最高的是AT/AT,有593次。在66对印度谷螟EST-SSR引物中,有28对PCR扩增成功。这说明基于印度谷螟转录组数据开发微卫星标记是可行的,本研究获得的印度谷螟EST-SSR位点为今后开展该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唐培安陶冶心薛昊袁明龙
关键词: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螟蛾科微卫星
杂拟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杂拟谷盗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拟谷盗成虫触角为棒形,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又分为9个亚节,不存在雌雄二型现象。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以下6类14种感器,包括Bhm氏鬃毛、3种毛形感器、1种栓锥形感器、6种锥形感器、1种刺形感器、2种指形感器。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长度、基部直径没有明显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杂拟谷盗触角各类感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唐培安吴海晶孔德英薛昊宋伟
关键词:杂拟谷盗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印度谷螟18S rDNA的克隆及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016年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印度谷螟幼虫体内克隆获得了18S rDNA的基因全长序列(1 888 bp,GenBank登录号为KJ836335)。利用邻位连接法(neighbor-joining)分别构建了基于18S rDNA基因全长、保守序列Ⅱ以及多变区的系统发育树,比较了与其他已知昆虫18S rDNA基因的同源性和遗传距离。与其他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相比,其全长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更能反映鳞翅目昆虫的亲缘关系,印度谷螟与大蜡螟的亲缘关系最近。此外,建立了以18S rDNA为内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唐培安吴海晶薛昊孔德英宋伟
关键词:印度谷螟系统发育树实时荧光定量PCR
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3种主要类型。其中,刺形感器具有4种形态,主要分布于鞭节第7、8、9节,毛形感器有2种形态,毛形感器Ⅰ各节都有分布,毛形感器Ⅱ仅有1根,位于柄节腹面,B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柄节与梗节连接处。雌、雄虫感器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雄虫感器密度略大于雌虫。结合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各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唐培安薛昊孔德英宋伟吴海晶
关键词: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印度谷螟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被引量:7
2016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研究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可靠研究结果的基础.本研究以世界性分布的重要仓储害虫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出该虫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品系qRT-PCR的最适内参基因,并利用两个独立软件(ge Norm和Norm Finder)对8个备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最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Ef1a,而不同品系最稳定的是b-Actin和Ef1a.利用筛选到的Ef1a,b-Actin及两者组合对目标基因(过氧化物酶POD)进行标准化,印度谷螟不同品系间的POD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以稳定性最差的SD作为内参时,不同品系间POD的相对表达量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开展qRT-PCR研究时评价内参基因的稳定性非常必要,且基于筛选到的最佳基因作为内参时,才能准确获得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这些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印度谷螟发育及品系特异相关基因的功能,并为筛选印度谷螟在其他条件下的最适内参基因提供参考.
唐培安张棋麟薛昊袁明龙
关键词:印度谷螟仓储害虫实时定量PCR基因表达内参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