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节点下,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与上肢机器人治疗(robotic therapy,RT)联合应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43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序贯刺激组和联合刺激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进行上肢功能、神经功能损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预后评估。结果:治疗后,联合刺激组Brunnstrom上肢和手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和序贯刺激组显著提高(P<0.05)。联合刺激组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手臂动作调查测试、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DCS与RT联合治疗能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优化其临床预后,且较分阶段序贯治疗展现出更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对小脑进行TMS,刺激时线圈与头皮相切,并确保线圈位置固定.刺激参数:频率10Hz,强度为80%健侧大脑半球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时间20 min,脉冲总数1200个,每天1次,每周5次,治疗2周.对照组:线圈与头皮相垂直(无刺激作用),刺激部位和参数均与观察组相同.在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对受试者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BBS评分观察组21.13±4.56分,对照组22.07±4.60分;治疗2周后BBS评分观察组28.27±4.02分,对照组25.27±3.57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状态治疗前SI观察组为40.93±4.43,对照组为40.13±3.69;闭眼状态治疗前SI观察组为57.13±3.12,对照组为56.67±4.64.睁眼状态治疗后SI观察组为32.73±5.77,对照组为36.80±4.64;闭眼状态治疗后SI观察组为49.80±4.32,对照组为53.20±4.28.睁眼或闭眼状态治疗后两组S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小脑进行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