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褐藻胶的凝胶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23年 褐藻胶是从褐藻中提取的一种阴离子多糖,褐藻胶与钙离子形成的凝胶安全无毒,将其添加在食品中能改善食品的质构特性和持水性。该文从褐藻胶分子结构、凝胶制备的工艺条件和复配体系3个方面,对褐藻胶凝胶的强度、硬度、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为褐藻胶应用于食品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孙义凡 王智慧 段蕊 张俊杰 曹婕 王睿 赵丽 丛威关键词:褐藻胶 凝胶 食品 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海藻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本发明的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Sub>50</Sub>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 林成彬 王智慧 王倩 安传锋 丛威 王斌 惠锋基液液体系中传质Marangoni对流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用两个液液相体系(甲苯-丙酮-水)和(水-丙酮-环己醇体系)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记录了界面现象并测定体系界面张力随溶质丙酮浓度的变化。对这两个体系都可观测到,随溶质丙酮的浓度增加,Marangoni对流增强。在甲苯-丙酮-... 王智慧 陆平 Mirco Wegener 杨超 毛在砂关键词:传质过程 表面活性剂 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被引量:6 2015年 微藻的闪光效应可以大幅提高微藻的光效率,提高微藻产量。通过在传统的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斜挡板以增强微藻的闪光效应。以小球藻为模型藻种,考察了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不同光强和不同进口流速对小球藻生长速率和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口流速为0.16 m/s时,随着光强的提高,小球藻的细胞浓度逐渐增加,光效率逐渐降低;在500μmol/(m2·s)的光强条件下,小球藻细胞浓度和光效率均随着进口流速的提高而增加。新型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小球藻的细胞浓度比传统板式光生物反应器提高了39.23%,表明在传统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内加入斜挡板可有效增强微藻的闪光效应。 张庆华 颜成虎 薛升长 吴霞 王智慧 丛威关键词:微藻 光强 光效率 褐藻胶生产废钙水处理及回用方法研究 2024年 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因使用安全、易加工及稳定性好等优良的性质,褐藻胶在食品、保健品、医药等健康产业中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褐藻胶生产过程中水资源需求量大,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水。每生产1 t褐藻酸钠消耗大约1000 t淡水,排放约900 t废水,其中,约90%的废水为废钙水。综述废钙水的处理技术和回用方法,分析废钙水处理及回用存在的问题,为废钙水的处理回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范嘉新 王智慧 段蕊 张俊杰 陈梓沫 惠锋基 丛威关键词:褐藻胶 回用 化学沉淀 膜分离 离子交换 一种利用阳离子置换渗析从造纸黑液中回收碱和木质素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纸黑液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阳离子置换渗析从造纸黑液中回收碱和木质素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铵离子置换渗析:采用阳离子置换渗析装置,将造纸黑液通入阳离子置换渗析装置与含铵离子的水溶液进行阳... 丛威 王睿 王雪莹 林樟楠 王智慧静止非牛顿流体中气泡生成过程的传质 被引量:4 2015年 气泡生成过程中气液传质是气液接触设备的设计、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以二氧化碳气泡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溶液中生成过程中的传质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气速、CMC溶液浓度、针头直径对气泡生成过程气液传质的影响,采用具有CCD显微相机的动态接触角分析仪测量了气泡形状、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进而获得气泡生成过程气液传质系数lk。实验结果表明,CMC浓度从0.2%增加到0.8%,黏度逐渐增大,传质系数随CMC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针头直径从2.5 mm增加到4 mm,传质系数也随之增大;气速从1 ml·min-1增加到9 ml·min-1,传质系数也逐渐增大。 易妍妍 王智慧 杨超 毛在砂 王启宝关键词:非牛顿流体 传质 二氧化碳 数值模拟含表面活性剂的液液体系平界面传质Marangoni效应 <正>两水平液层体系是研究Marangoni效应的机理和规律时较易于处理的体系。Mao等对水平界面传质Marangoni效应的数值模拟结果与Sternling & Scriven对典型的溶剂萃取体系的相间传质的Maran... 王智慧 雍玉梅 张广积 杨超 毛在砂关键词:MARANGONI效应 表面活性剂 传质 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雷松藻消化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1 2016年 将F藻(Lessonia trabeculata)的茎部浸泡后粉碎至1-3 mm进行消化反应,考察了Na2CO3浓度、料液质量比、搅拌转速、消化温度和消化时间对褐藻胶消化得率和褐藻胶溶液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消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褐藻胶进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消化条件为:温度70℃,Na2CO3浓度1.67%,搅拌转速400 r/min,料液质量比1:15,时间8 h.该条件下褐藻酸钠产品得率为34.80%,粘度为2261.67 m Pa·s,远高于市售产品的173.30m Pa·s.褐藻酸钠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粘均分子量为11.85 k Da. 张燕 王智慧 王倩 汪建明 王斌 惠锋基 丛威关键词:褐藻酸钠 螺纹雷松藻茎的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2017年 考察了螺纹雷松藻茎的吸水特性及粉碎和挤压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其吸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在藻茎中的临界渗透距离约为2 mm,当藻粒粒度不大于临界渗透距离的2倍时,藻粒在6 h内可被浸透;挤压后藻茎中的裂缝增多增大,吸水率提高,149 MPa下浸泡6 h吸水率可达250%.粉碎和挤压预处理后的藻茎在浸泡时被充分浸润,消化速率显著提高.挤压后藻茎部分细胞壁被破坏,消化期的前3 h消化速率最大. 安传锋 王智慧 王斌 惠锋基 丛威关键词: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