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
- 作品数:23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时空数据地图表达的基本问题与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21年
- 海量时空大数据推动着地图制图的发展,同时也对时空大数据的地图表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时空数据的特性及其对地图表达的新需求,将时空数据地图表达面临的突出问题概括为基础理论数学化、地图设计定量化、地图表达自适化、质量预测模型化和制图应用泛在化。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成3组,即地图制图基础理论、地图设计与可视化方法、泛在地图服务,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与分析,并给出一些展望。
- 李志林李志林刘万增徐柱遆鹏闫超德闫超德林艳李然
- 自主式情境化地图表达:大模型时代的智能化地图制图理论探讨
- 2024年
- 通过智能化提升制图技术,让制图系统能全自动地完成地图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图学界追求的目标,也一直是国际地图制图协会的前沿研究方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技术在地图学领域开始应用,逐步解决了部分工序的自动化问题,提高了地图制图的生产效率。然而,地图设计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仍然极低,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定制化”“泛在化”制图需求。可喜的是,2023年以来,以GPT-4和Gemini等大语言模型(简称“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破,达到了“准通用人工智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语言理解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讨利用大模型来提升地图制图系统的智能水平,旨在建立新一代智能化制图理论与方法体系。首先,分析现有数字制图系统的瓶颈问题,指出建立新一代智能化制图技术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大模型的性质与能力,论证建立新一代智能化制图技术的充分性;然后,进一步分析它们相结合的可能与方式,提出一个大模型时代的智能制图模式,并根据其根本性质与表征,将之称为情境化地图表达;最后,讨论情境化地图表达的关键技术问题,即自主觉知用图情境、自主设计制作地图及随境自主人机交互。
- 李志林徐柱徐柱慎利蓝天蓝天赵婷婷赵婷婷艾廷华遆鹏刘万增
- 关键词:地图制图
- 多级对比学习下的弱监督高分遥感影像城市固废堆场提取
- 2024年
- 城市固体废物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污染源,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高分影像固废堆场智能解译是实现自动排查,提升监测效率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固废堆场自动提取方法严重依赖于获取成本高、制作难度大的高质量像素级标注。为此,本文提出使用更易获取的影像级标注,利用影像自监督学习实现像素级固废堆场提取。围绕固废堆场的影像特征,本文方法在尺度对比约束下综合像素、影像两个层次的对比学习方法,对固废堆场的类别激活图细化和完善,并基于此生成高质量的固废堆场伪像素级标注,用于训练固废堆场提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固废堆场提取的F 1值和IoU分数方面分别达到了71.58%和55.74%,显著优于所有对比方法。这说明利用多级对比学习的弱监督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完整且准确的类别激活图,从而取得更高的固废堆场提取精度。
- 王继成郭安嵋慎利蓝天蓝天李志林
-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铁路隧道衬砌全断面车载检测方法与装置
- 一种铁路隧道衬砌全断面车载检测方法与装置,要解决是避免探地雷达天线与接触网及其支座相碰,检测速度为列车正常运行速度;全断面检测各天线之间不相互干扰;在检测过程中自动定位,并且只采集记录隧道内探地雷达信号;改进隧道检测中探...
- 昝月稳李志林李桂明许建平齐华章锡元张安学魏文涛
- 文献传递
- 基于GCN的城市分级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N的城市分级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城市网络图,其中城市网络图的节点和边分别代表城市和城市间的交通连接;节点的属性由城市属性数据组成,边的权重由城市间交通流量数据确定;确定GCN模型的输入和输出...
- 蓝天李志林吴智伟王皓宇曾广俊
- 结合等变交叉正则化的轻量化双分支建筑物变化检测网络
- 2024年
- 空间细节信息和语义上下文信息在建筑物变化检测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当下主流的单分支网络架构中,同时获取这两种信息会面临计算成本和模型大小方面的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轻量化双分支网络架构用于高效特征提取,并引入等变交叉正则化模块以增强特征表达,从而实现精细化的建筑物变化检测。具体地,轻量化双分支网络架构由细节分支、语义分支和双信息交互融合模块组成,能同时高效地捕获空间细节信息和语义上下文信息,以生成细粒度的深度语义变化特征图;同时,等变交叉正则化模块从隐式监督角度出发,在不增加网络参数的前提下,从语义和空间层面对变化特征图进行一致性约束,从而提高网络在变化建筑物尺度和边缘上的感知能力;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选用现有优秀的轻量化和非轻量化变化检测网络作为对比方法,分别在WHU、LEVIR两个数据集上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仅需2.27 M参数和4.25 G浮点运算的轻量化前提下,本文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实现了87.03%、83.41%的交并比精度,综合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轻量化和非轻量化变化检测方法。研究成果有望为未来的轻量化建筑物变化检测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 戴延帅慎利刘仕川董宽林李志林
- 从地理信息服务到地理知识服务:基本问题与发展路径被引量:15
- 2021年
- 从地理信息服务升级到地理知识服务,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信息爆炸困境下的迫切现实需求。本文辨析了地理知识服务的内涵、与地理信息服务的联系及区别,以及其对形式化知识表示与智能化知识处理的要求。在分析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和人工智能技术新近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指出最新发展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发展地理知识服务提供了令人乐观的认知智能基础。从地理知识服务的时空本质特性的角度,指出了发展地理知识服务面临的空间表示知识化、空间分析认知化、知识服务情境化3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地理知识服务的分级发展策略和推进路径。
- 慎利徐柱徐柱刘万增李志林
- 关键词:地理信息服务
- 污水溯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污水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信号增强基底;(2)采用至少两种修饰剂对所述信号增强基底进行修饰并对应获得至少两种修饰基底;(3)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获取每个样品在至少两个修饰基底下的至少两个拉曼光谱,...
- 范美坤黄雨婷王雪擎慎利陈俊敏李志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在线动态知识地图集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动态知识地图集制作方法,包括:获取待表达知识,再获取相关领域知识单元,构建由知识单元构成的松散知识集合;梳理各个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对这些知识单元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采用连接方法论,将与此知识节点...
- 徐柱遆鹏王俪颖李志林黄泽纯
- 文献传递
- 尺度驱动的空间聚类理论被引量:19
- 2017年
- 空间聚类是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有力手段,不仅可以直接用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与分布特征,亦可以为其他空间数据分析任务提供重要的预处理步骤。空间聚类有望成为大数据认知的突破口。空间聚类研究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依然面临两大最根本的困境:"无中生有"和"无从理解"。"无中生有"指的是:绝大多数方法,即使针对不包含聚类结构的数据集,仍然会发现聚类;"无从理解"指的是:即使同一种聚类方法,采用不同的聚类参数就会获得千变万化的聚类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含义不明确。造成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尺度没有在聚类模型中被当作重要参数而恰当地体现。为此,笔者受到人类视觉多尺度认知原理的启发,根据多尺度表达的"自然法则",建立了一套尺度驱动的空间聚类理论。首先将尺度定量化建模为聚类模型的参数,然后将空间聚类的尺度依赖性建模为一种假设检验问题,最后通过控制尺度参数以自动获得统计显著的多尺度聚类结果。在该理论指导下,可以构建适用不同应用需求的多尺度空间聚类模型,一方面降低了空间聚类过程中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空间聚类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 李志林李志林刘启亮
- 关键词:空间聚类自然法则视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