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礼
-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杉达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别让工作后的“内心”继续贫瘠
- 2015年
-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追求完美、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欲求,也都可以达到或者无限接近伟人伟业的程度。却有许多人在无限接近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也许爱情、也许家庭、也许挫折等等,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这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所以,这就提醒我们在学生年代在专注学习知识还要让自己尽快的"社会化",灵活处理人事,坦然关注心灵。
- 孙洪礼
- 民办高校学生网购感知风险调查研究
- 2016年
- 网上购物存在风险,需谨慎购买.对某民办高校117名大学新生问卷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网购风险依次是身体风险、隐私风险、心理风险、服务风险、经济风险、绩效风险、时间风险和社会风险.大学新生和学校都应主动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孙洪礼
-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感知风险网络购物
- 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倾向对睡眠障碍的影响: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依赖倾向对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并检验错失焦虑在社交媒体依赖倾向与睡眠障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是否显著。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利用Bootstrap检验错失焦虑在社交媒体依赖倾向与睡眠障碍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的社交媒体依赖倾向与睡眠障碍、错失焦虑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7,0.380;P<0.01);错失焦虑与睡眠障碍呈显著正相关(r=0.253,P<0.01)。错失焦虑在社交媒体依赖倾向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倾向既可以直接影响睡眠障碍,也可以通过错失焦虑的中介作用对睡眠障碍产生间接影响。
- 柳慧萍孙洪礼王汉卿
- 关键词:大学生睡眠障碍
- 家庭亲密度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亲密度、生命意义感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生命意义感在家庭亲密度和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抽取上海高校529名大学生,采用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否学生干部大学生自尊的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家庭亲密度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7,P<0.01),生命意义感与自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0,P<0.01),家庭亲密度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35,P<0.01);生命意义感在家庭亲密度与自尊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家庭亲密度对自尊的影响路径是间接的,通过加强大学生生命意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
- 孙洪礼
- 关键词:自尊大学生生命意义家庭亲密度
- 庄园劳作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2015年
- 现有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大多是从个人、学校和社会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教师心理健康。通过观察和访谈调查研究,庄园劳作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 孙洪礼
-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 COVID-19疫情早期和控制期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早期和控制期的心理应激反应,为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策略提供支持。方法分别在2020年2月初(疫情早期)和3月初(疫情控制期)进行2次问卷调查,共选取上海市高校25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认为疫情较为严重(疫情早期为96.2%,疫情控制期为80.0%),7.0%(疫情早期)和3.3%(疫情控制期)被调查者对疫情相关信息每日关注时长在3 h以上。大学生心理状态总体上来说是积极乐观、平静的,但紧张、担心等负面情绪也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大学生能积极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支持。疫情对个体躯体和行为改变影响主要是作息不规律、失眠、食欲下降和注意力差等。与疫情控制期比较,大学生在疫情早期认为疫情更严重,对疫情相关信息每日关注时间更长(P<0.05)。结论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应注重和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供必要的心理防护支持,以提升大学生应对突发疫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疫成功的信心,改善情绪状态和躯体不适。
- 孙洪礼张田
- 关键词:心理反应大学生
- “心理二维码”技术在一例个案咨询中的应用
- 2017年
- “二维码”作为一种便捷承载信息的方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仅在商界大行其道,而且也受到学校、事业单位等团体的青睐。作为独立的个人,本身也具有多维度、多方面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唯一的“心理二维码”。
- 孙洪礼徐芳芳
- 关键词:二维码心理个案多维度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19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应付方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和自责;2除求助因子,其他方面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006,5.111,3.781,5.266,3.781;P<0.05)。生源地类型与应付方式各个因子无显著差异,文理科生在解决问题上面有非常显著差异(t=2.694,P<0.01);3SCL-90各因子与中国青年常模相比,仅在人际关系敏感(t=-4.073,P<0.01)和忧郁(t=-2.104,P<0.05)有显著差异;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7.967^-2.483,P<0.05)。SCL-90多数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之间正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因子呈现出负相关(r=-0.187~0.417,P<0.05);4回归分析表明,应付方式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85.5%的变异量。结论:应付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 孙洪礼
-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民办高校
-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大数据意识的培养
- 大数据作为一种趋势已经深入到生活各方面,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者应主动了解大数据,并主动培养个人大数据意识及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 孙洪礼
- 关键词:大数据
- 文献传递
- 走走路,静静心
- 2018年
- 近几年,经常会有朋友向我诉苦,说自己的生活很浮躁,难有大段时间可以静下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参加不完的应酬,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信息……一个在高校工作的辅导员朋友说,他上午计划阅读几篇文献或者写点东西,但是总不能静下来。
- 孙洪礼
-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保健法